文|希北
01
我每天都会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网络社交。逛空间朋友圈,刷微博、以及必要的感情维系。
以前,特别在乎空间发条说说,或者是在朋友圈发个动态会有多少人赞我,仿佛赞我的人越多,我的朋友就越多,圈子就越大。
这个平台像个画廊,有各式各样的主题的画作,悲伤忧郁的激情高昂或者小桥流水人家般的小清新的情感一一流露。
忆起高中时候发生在空间的一件小事。
那个女孩,是乖乖女,老师心中的三好学生。
后来,她喜欢上一个男生,男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和四面八方的邻座都玩得来,我们隔一条走廊,他经常借文具或者问作业,一来二去,平常也会隔着走廊聊天。
当时,他们是同桌,处于暧昧阶段并未公开,我们也没有避讳什么,某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宿舍后,拿起床上的手机照常逛空间,看到了那条说说。
具体内容忘记了,不过大致意思是她吃醋了,她认为男生经常不理她,头总是朝我们这个方向,然后用隐晦的词语在这个平台表露她对我的厌恶。
当时我的反应很大,感觉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和同学到处议论她的行为。
今天再想起那件事,觉得当初那些做法都幼稚的有些可笑。
02
“快看快看,xx赞了我的说说”
“真的嘛,看来,你成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
十七岁的那个年纪,我们除了拥有一些暧昧的对象,还有崇拜的男生,好友A总是在课间拉我去操场陪她看那个男生,据说是校队的,投篮那个姿势很帅。
那段时间,总会因为这些小事情开心大半天。
昨晚,我进了她的空间,只有最近的一条说说,空荡荡的主页面飘落着几朵樱花,没了过往的日迹。
自己发的动态少了,看的动态却比以前多的多。
我总是习惯在吃完午饭后逛逛空间,看着那些每天活跃在空间的头像,有些许感慨,总在思考他们每天有那么多内容和想法可发,我却每次默默的点赞后退出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空间内容也更新,有初中同学在深夜蹦迪后配图发的晚安,有凌晨三四点还在秀吃到鸡的乐趣,还有当天在图书馆看了书的佐证。
从来不缺少有趣的灵魂,我不羡慕他们的生活,但内心不定时出现失落情绪。
03
刚上大学那会,有几次总想在空间发点内容,怕时间久了不常在空间活跃,自己被过往遗忘,挣扎了几次后放弃了。
纪伯伦曾说:“一个世界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虽然,在空间里面不发动态,但是我一点也不吝啬发朋友圈,有时候喜欢在睡觉前,找一张喜欢的插图配上文艺的语录,发出后倒头就睡。
记忆就像个酒坛子的酒香,打开一丝缝隙便一发不可收拾,空间上演了很多丰富的故事,我们的小心思也不再轻易的流露。
其实,这算是一种脱离圈子的行为,我正在从一个圈子跨向另一个圈子,就像天上的飘忽的云,伴随着风会从这一部分分离,与下一部分融合。
04
安妮宝贝曾在《彼岸花》中谈到参加一个聚会时候的场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将近两百平米的空间里,笑容可人着装优雅的魅力女人和那些西装笔直的男人们拿着高脚杯穿梭于人群之中。
而,在一些角落会有一些沉稳平静的沉默者,显然不属于那个宴会,这时不如脱身离去。
说了这么说,不知所云,其实只是感慨已经感觉内心没以前玻璃心了,相比以前很多事情都可以独自一人承担,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判断也改变了,也不会有点丧就跑社交平台上去宣泄情感。
每天用社交平台和朋友聊天分享心情,这个感受就像夏天的夜晚穿着裙子手里拿着冰淇淋在晚风中散步那般清爽,远比在空间发说说来的快乐。
05
很多人从亲密无间到陌生,我现在享受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交谈乐趣。
朋友私聊发来的自拍照,拥有甜美的微笑,湿哒哒的头发披在肩上,我似乎能从屏幕这边闻到她刚刚洗完澡后,散发的熏衣草味的沐浴露香味。
我们并非发现不了世界的有趣和美好,只是不再喜欢把内心的感受用个放大镜放大给所有人看,学会屏蔽了无关紧要的人。
那些华丽的,炫目的东西,像是一圈圈的泡沫,带着不真实的感觉,飘忽在我们的上空。
即使泡沫在日光下会轻盈地飘逸,却很脆弱,很容易破碎,不在乎的人也不会为此而对你多一点想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