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藝第四論:
灵感与创新 是增强书法美学价值的动力
塞北剑豪“書艺六論”之四灵神幻化的第四部曲就是获取灵感,灵感是创作的源泉,书法的艺术效应就体现在创新手法上。而创新要运用哲学 “度”的标准来加以界定,“度”的书法创新标准就是遵循规律。2006年暑假,我决心进一步提高书法的质量,研究创新手法,就翻阅古籍书典,查看三希堂法帖,不论张芝的创新,还是颜、柳的创新,灵感告诉我:毛泽东的书法系“羲之风骨,怀素神韵,融入哲学家的风格”,具有承古创新的美学艺术价值,是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巅峰。特别是1923年他写给杨开慧的贺新郎词,如风云流荡,疾驰无束,情思绵绵,意境高翥,骨劲锋利,曲尽人间之妙。“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笔法嘤咛,爱意缠绵;“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如泣如诉,洋溢着送别之苦;“要似昆仑崩绝壁”极尽创新特质;“恰像台风扫寰宇”透露出一种漫天驰骋的灵气和神韵。从古代草书集大成者,毛体书法格局中体悟出书艺美学效应的第四准则是:书法实践的积蓄产生灵感,灵感推动作品孕育精华,是绽放书艺之蕾的重要因素,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体验创新,就要从这里开始。纵观中华3000年的书学历史,从甲骨文到篆书,从隶书到楷书,到篆书,从隶书到楷书,从行书到草书,日益繁华的书法园林盛开着各式各样的鲜花,而且,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临摹的很相像,而且在于创新发展。书艺美学效应的辩证发展史揭示:书法源于古而不囿于古,以古为鉴,承古开来,拓古创新,新意古风相谐相长。“古”就是创新所要把握的“度”,承古拓新就是书法继承必须遵循的规律。一提起创新,人人都会觉得是书学的较高境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只要掌握了书法的运行规律,就会觉得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乃至水到渠成,似乎也就不像想象的那么难了。书家欲达到创新的目的,必须做到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先要获取灵感,然后在灵感的启示下唤起笔墨灵性,顺势而就,因势利导,进入字形合理创作空间。实践证明:灵感是创新的泉思涌流,创新是灵感的转化形式,没有灵感就没有创新的作品出现,一次次的灵感推动创新不断发展,一次次的创新促进书家的灵感持续而不断的爆发,导致书法艺术境界高度提升。何谓灵感? 灵感是书家反复追求某种书学境界时,那种忘我的精境界时,那种忘我的精神凝聚突然展发的现象,是关于对某字,某词,某句进入书学意境研究中,百思而不得其法时,突然在一觉醒来,或者半醉半醒的朦胧状态中,萦绕于脑际书学方法的提示。使你感到豁然开朗,翻身跃起,伏案疾书的过程。凡是灵感启动的创新作品,不一定很完美,也容易遭人非议,这只是暂时的。犹如少年行事多于孟浪,青年多与果敢一样,缺点会显而易见。是多所指责,还是推动其向无限发展的书艺空间迈进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课题。我小时候拿着毛主席诗词手稿,将书面翻过来,把字呈给外公参详。外公一看就说好字,我却说:好啥呀,横竖歪斜,每个字都不合规范。(我当时真是这样想的)他老人家说:“你小孩子懂得什麽!”然后,又突然说:“这不是皇帝的字吗?”他老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毛体就是皇帝的字体,真不愧为是老私塾先生啊!这一次,我可领教了毛体就是皇帝体,一改过去“毛体是因人而贵”的肤浅认识。我决心研习毛体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毛体确实是一种创新体,别具一格。这就是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创新是在书法规律链条上找到适当的结点,就势演进的创造,就是在古体的外延形态中探索适于自己的新书风。决不能完全抛离古体,更不能随心所欲。那种任意涂鸦,故意造作,绝不等于创新,而是背离“度”的界定标准。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没有1+1=2的自然数论作基础,也绝不能出现1+1>2 的高度证明。这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能离开既定的规律,书法也是一样,遵循规律,探索规律,运用规律实现书法创新才是书学方法论的辩证思维。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书法偏执。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的 “行书论”书轴呈现行草结合,行隶变体穿插,肥瘦交融,藏金露骨,波耀奇石的特征,洋溢着黄庭坚的风骨外延形态,传阅古今,使人盛赞不已,就是源于古而又拓于古的创新杰作。书法实践又一次证明:创新是书法提升档次的通天云梯。灵感激励创新,是书法创作中达到艺术价值与商业效应的高度体验,更是书法创作的动力之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