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小时候没饭吃,便悄悄扒开老鼠洞,掏出洞里的食物吃了一顿饱饭,没成想,这一天还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节日-腊八节。
话说,当时朱元璋家里穷,揭不开锅。
于是朱元璋就去给财主放牛,没想到有一天,返回途中过一个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不慎将腿摔断了。
财主看到后火冒三丈,当即把他关到一间阴暗的房子内不给饭吃。
朱元璋饿的不行,看到一个老鼠洞就想碰运气,看能不能掏出粮食。

于是他立马扒开,没想到里面是老鼠的粮仓,不仅有大米,红豆,还有红枣等,于是他把这些豆子混在一起煮了一锅粥,特别可口。
多年后,朱元璋已经成为了一国之君,回想起那段时光,便命令御厨再熬一锅许多豆子混在一起的粥。
这一天,恰好是腊月初八。
关于腊八粥的来源和民间故事有很多,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将腊八和佛教联系到了一起。
在释迦摩尼立地成佛之前,也有过一段迷茫期。
释迦摩尼,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到生老病死的折磨,又对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十分不满,于是他坚持舍弃王位,自此出家修道,造福芸芸众生。
当时他苦苦修行多年,可是没有任何进步和成果,看不到光明的他决定就此放弃。
这时遇到了一个牧女,她见释迦摩尼饿的皮包骨头,便送给他乳糜食用。

吃了乳糜后的释迦摩尼,恢复了体力,又继续坚定修道的念想。
于是他每日坐在菩提树下打坐,每日只吃一麻一米,最终于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后人不忘他所遭受过的苦难,于是自发的每年腊八喝粥以表示纪念。
所以“腊八”在佛教中一直是十分盛大的节日,佛教徒在这一天会聚集在一起,念诵经文,并用香谷,大米等煮粥,再送给善男信女们。
“腊八粥”对于佛教徒来说,早已被赋予超出它本身的含义,传说在当天喝了粥便可以得到庇佑。
不仅如此,另一个民间故事还赋予了腊八粥别样的意义。
当时,有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每日都辛勤的劳作,为家里存储很多的大豆和粮食,家里还有一颗精心培育的枣树,在老两口的照料下,那枣树结的果子是又大又甜。
最终老两口去世了,可兄弟俩并没有那么勤劳。
他俩看着满屋子的食物,想着这一辈子应该是不愁吃的了,于是整日无所事事,也不去打理枣树。
可食物总有吃尽的那一天,这天兄弟俩看着空旷的家里,肚子饿得咕咕叫。
于是二人拿来扫帚,扫着每一个缸的缸底,想要收集那仅剩的十几颗大豆。
最后用那些大豆,煮了一碗最后的粥。
兄弟二人喝着粥,想着之前,不由得悔恨不已。

最终,他们不再懒惰,每日辛勤的耕种,像他们的父母一样。
在第二年,日子就好了起来,还娶了妻子,生了儿子。
在这个故事里,“腊八粥“的寓意为让人们明白懒的教训。
【曼婧说历史】

关于腊八的民间故事有很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也无法分清楚。
但是对我来说,过节过的是氛围,过的是心理寄托,过的是自我祝愿。
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参考资料:《民间故事,腊八粥的来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