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95407/bbbe57c0d07ab4c8.jpg)
一、迷茫
对于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曾经作为上班一族的自以为是的我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觉得这是一个在世人眼中几乎没有社会地位的角色。
等自己也阴差阳错不得不成为了做梦也没想到的全职妈妈。我才发现,妈呀,这恐怕真得是个有十八般武艺才能做到好的角色啊:家中0薪水、24小时待命的厨师、营养师、采购员、情绪灭火消防员、保健员、保洁员、家教老师…轻伤不下火线,你还想有假期?
一个好的家庭主妇必定得是时间管理大师呀,因为必须每天都处于多任务处理过程中,常常是这边还在洗洗刷刷、那边孩子拉着你,要求你跟她一起做手工、问作业……
同时由于全职妈妈工作效果不易考核、没有创造直接价值,所以这个角色苦、累、风险大无保障不说,还不容易得到社会甚至家人的认可。
虽说我的家庭不是大富大贵,但过去辛苦工作的积累也允许我脱离职场做个全职太太,虽然天天龙虾鲍鱼不行,但日日粗茶淡饭管饱。
可婆婆和天底下大多数婆婆一样,认为我对家庭的辛苦付出是女人的本分,她虽没有明里说我一直在家吃闲饭,花着自己儿子赚的钱,但暗地里给了先生不小的压力。(p.s.她自己30多岁就开始一直做着家庭主妇)
朋友们见面就问我,准备何时上班,对于过去工作狂形象的我赋闲在家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哎呀妈也,全职太太简直是天底下风险最高的职业。
况且曾经的我有着一份貌似光鲜体面的工作,一下子180度转弯,如今在家天天围着老公孩子锅台转,顿时感觉自己灰头土脸的,一时之间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放弃名利、社会地位的光环回归家庭,这个选择究竟是错还是对?茫然无措、焦虑不安中,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权似乎在渐渐失去。
内外交困…
二、遇见
虽然先生非常包容我,可偏偏生来倔强要强的我就是个不信邪的人。
虽然我过去顶不爱的事情就是做家务,但我还是负责任的用烂了一根根拖把,擦坏了一块块抹布,从东一下西一下的暴动似的扫除,到后来能把家基本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试着笨手笨脚地学习处理各种食材,煎炒烹炸都学了一遍,从先生和娃开始宁愿吃外卖到后来倒也能让他们多动几下筷子;
孩子学习也不能放松,先生每晚回家都是最好的沙发伴侣,搬他不动,于是每天晚上我又得把自己搬到娃的身边做她的家庭教师…
这个适应的过程简直不堪回首!可忙忙碌碌之余,我依然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离开职场,我除了能做全职妈妈还能做点什么?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使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满足生存需求后也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是吗?
偶然的机会遇上了简书,对于我来说,如同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宝库。
每天炒好菜、洗完碗,整理好内务,我放弃了喝口茶休息的时间,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在简书上写啊写,读啊读。
万事开头难,最开始写文章,正襟危坐在书桌前,一会儿两个小时过去了,手下也没憋出几行字来。
手里那支电脑笔估计最恨我,把它一捏几个钟头又不写字,疼也疼死它了,哈哈。说真的,那时真怀疑自己的脑袋是不是生了锈。
还好没有放弃,依然一点点的断断续续的坚持着,虽然至今没有写出什么爆文,但自己能感受到写作能力在不断的一点点的进步,写出的文章被收入首页的篇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新媒体来跟我约稿,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陆续也有几篇文章阅读量破千、两千,这着实让人开心。
年少时那个沉睡的写作梦让我的心又痒了起来。虽然知道这依然是个遥远的梦想,但“没有梦想,人和咸鱼又有何区别呢?”
写出来的文章,我很少发到朋友圈,因为觉得自己功力还远远不够,更担心被嘲笑:一个家庭妇女不好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瞎写些什么?做什么白日梦呢?
可是在简书上,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却互相尊重和鼓励,没有歧视和嘲笑,只以实力说话。
简书,是我的诗和远方。
这里不论出身、不论身份,只要你认真的写,用心的写,总会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
简友们的每一个赞、每一个认可对我来说都是如此珍贵。在这里,我感觉我沉睡的生命活力慢慢被发掘了出来,感受到我存在的一丝丝价值。
在简书的每一天,都是愉悦的。摆脱了生活的琐碎,我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在简书,我可以思考、可以表达也可以沉默;可以个性可以随和也可以做自己。
三、深度思考
“书到用时方恨少”,坚持写作了一段时间,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的匮乏,于是暂时停下了手中的笔(这支笔终于松了口气,哈哈),告别了韩剧、日剧、拒绝了朋友们的喝茶闲逛,我躲起来捧起了过去由于工作的忙碌、浮躁的心态而多年未曾触碰的蒙了一层灰的书籍,开始恶补自己知识结构的亏欠。
想起来大学毕业以后自己都未曾如此认真学习过。我觉得“25岁我就把自己埋了”,这句话特么太适合我了。只不过,很多年后的今天,简书又让我把自己给挖了出来!
每天的阅读,思考,频率不高但持续的写作极好的让温水里的青蛙--我跳出自己原来那一亩三分地,明白了原先放弃了梦想,只想做着稳定工作,拿着固定薪水不用再费力气学习进步、稳稳当当过完这一生的我的生活是多么乏味。
这让我不禁思考究竟过去的自己为何如此认同“标配”的人生?自己是不是足够完整?缺失的那部分在哪里?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地图更为完整?
记得《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段话:“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是的,人生应该是有多样化的选择的。也应该是有所追求的,我们这一生都应该在不断的探索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这也许是我来到简书最大的收获。
慢慢的我释然了,一颗心从浮躁到沉静,随着阅读思考的一步步深入,我慢慢也对人生有了多维度的认知。
我不再因为自己是家庭主妇而自卑和焦虑,因为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地图,我们拿着别人的人生地图是无法走通自己的路的,探索自己的未知领域并拓展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地图才是重大的人生意义。
我深深体会到找到自己的人生地图、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所能迸发的潜能是无限的。乔布斯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够成功”。
知乎有篇13万点赞的文章说“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回首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
我是谁?
我的性格如何?
我有什么优缺点?
我适合做什么?
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最大的缺失。
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这些东西最终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
这些问题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塑造。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反复,你会不认识自己,也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也许我并不执着于结果,成名成家更不敢想象,但是通过写作我所找到的人生乐趣给了我成长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写作训练了我的思维能力、教会了我深度思考,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离开职场做全职妈妈不代表我不能继续自我提升,反而在非舒适区,我探索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码着一个字一个字中、在读着一页一页书时,我开始感觉自己因为有了新的努力方向而有了力量感,甚至感觉渐渐失去的对生活的掌控权又慢慢回到了我自己的手中。
四、陪伴
最可喜的是我的孩子惊奇的发现平时除了家务就是抱着电脑看韩剧日剧的懒懒散散的妈妈,居然捡起了秃笔开始陪在她的身边读书写字,她懵懂的心灵好似也受到一些正能量的引导。
过去对于阅读虽不排斥但也不甚热情的她,我曾经费尽口舌也不能让她多热爱几分阅读,这不,现在开始有样学样的读起书了,慢慢的她的作文不太需要我指导了,甚至对于我写的文字也爱评说一番。
身教果然大于言传。
当我把她的画作放上简书被收入首页和各项专题后,她的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画起画来更用心了。
就这样,讨论书籍和文章、绘画成了我们母女相处的一点生活乐趣,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我的陪伴无形中也变成了更高质量的陪伴。
五、结语
也许今后还将重新步入职场,但我已经开始学会不给自己贴标签,也开始不在意别人给我贴标签。
我终于明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
谢谢您的好文给我很大鼓励。
而,努力学习,不断反思,让心灵跟生命一起成长。这才是我们来到世间,体验万千甘苦的真正意义。
加油。
非常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