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有很多读者以为,健身就是健美,或者说是健美的初级阶段,只要谈到健身,他就必定大谈必须得孤立刺激目标肌肉,得力竭泵感收缩充血,所以他们会认为,
凡是不讲孤立训练,不讲目标肌肉发力感觉的健身,都是歪门邪道!
事实上,我认识的一些高段位健美选手,都强大而谦逊,因为他们清楚,健美只是一个项目一种方法,但不代表健身就等于健美。
从运动层面来说,健身训练不会把“孤立刺激目标肌肉”作为主要训练手段,这也导致,健身与健美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什么是健身?
关于健身的定义,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按日常理解,“健身”是通过体育锻炼手段,来提升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增强身体机能,提升健康水平的目的。
这个定义,也与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保持一致。
“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健身是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直接挂钩的,跑步,打球,自行车,太极拳,广场舞,都是健身,远不是一些朋友所想象的“健身就是练肌肉,就是健美”。
什么是健美?
健美的目标,是提高身体素质吗?不是。
是提高健康水平吗?好像也不是。
尽管健美训练,有可能也会提升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但这只是顺手捎带,它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标,还是“形体美”。
健美所追求的肌肉体积、体脂率、这个比例那个线条,都不属于身体素质的范畴!
正是这个目标的差异,导致
健美更接近“选美”和“艺术”,而不是“健身”和“体育”。
这就是为什么古典时期的健美比赛裁判,通常来自解剖学、雕塑艺术家。
这并非看不起艺术,但艺术与体育终究是两回事,艺术的追求是“美”,体育是“强”,就像舞蹈家,体能也不错,身体与平衡控制能力更是顶尖,但你没办法把他叫做“舞蹈运动员”,更适合叫他“舞蹈艺术家”。
健美也是一样。
所以不谈打球,游泳,跑步等等这些其他的健身形式,单就以健身房里做器械训练而言,
你做基础力量训练,为了提升力量素质,那么这是健身;
你做“目标肌肉孤立训练”,为了形体美,那么这是健美;
我对健美没有偏见,作为舶来品,健美进入国内时间早,影响力大,启蒙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健身房,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包括老杨在七年前走进健身房时,最开始学的也都是健美的方法。
一直到现在,在我的力量训练进程里,也还是会借鉴健美的一些手段。
毫无疑问,单从发展局部肌肉体积和形体的角度,以及一些脱脂脱水手段来显露肌肉线条而言,健美训练是非常有效。
假如你的目标,就是把身材练好看,那么选择健美毫无问题。
当然,如果你坚持认为,老杨你上面说的都不对,甭管是为了美还是啥,也甭管它是不是特化的力量训练,我练健美,身体素质也不差,所以它就是健身,不是艺术。
这也没问题,我充分尊重你表达的权利。
但如果因此认定,健身就只能是健美,只有孤立刺激这一条路,那你未免也太霸道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健身,是为了“好看”之外的其他目标,比如获得健康或者强壮,那么健美就不再是一个高效和唯一的选择。
尤其是,当你想要提升运动表现,将健身训练得来的能力,迁移到日常生活或者其他运动中去(所谓的“功能性”),那健美就更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为什么健美不是运动?
人体基础的动作模式,蹲、拉、推、屈、支撑、旋转、跳跃、步态一共八种,无一例外都是多关节的复合动作,而大多数运动的技术动作,无非是这些动作模式的组合与延伸,但健美真的不一样。
运动技术层面
其他运动项目的技术改善,着眼点都是“让更多的肌肉群参与动作”“更省力”,而健美是反其道而行,它要求尽可能减少其他肌肉群的参与,来达到孤立训练的目的,并且还要通过“离心收缩”“慢速控制”“多角度刺激”等手段,好让动作做起来尽可能地费力。
所以健美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不一样,
与我们身体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省力地完成动作的本能,也不一样!
这就导致你通过健美训练,所得来的能力,无法很好地迁移到其他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去。
竞技导向层面
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更健康更长寿更养生”,这导致很多竞技体育项目,都与伤病、违禁药物如影随形。
但任何一个体育组织,都必须去宣传运动的健康导向,运动员上场比赛的时刻,往往也是他们的体能乃至精气神都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样才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运动与竞技之美。
唯有健美例外,健美选手上台时,经过脱脂脱水,反而是他最虚弱的时刻。
——这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其他竞技运动项目,尽管可能也使用违禁药物,但从不敢明目张胆只能是掩盖,也唯有健美,会赤裸裸地把药物摆上台面,特别是曾经风靡的女子职业健美(现在已经逐渐被比基尼所取代)。
以上两点,是竞技健美很难被奥运会,以及其他体育赛事组织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评判标准层面:
凡体育运动,都有评判标准,跑的更快,跳的更高,举的更重,即使是体操、跳水这样的主观打分项目,也有一套打分标准,转体两周就是比一周得分更高,那么运动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可以按这个标准来提高自己的技术。
但是健美呢?打分标准是什么?甚至裁判自己都不清楚,比谁更大?更干?更协调?那要怎样去定义“大”、“干”、“协调”呢?
难道要拿个尺子上台去量围度,再搬抬体脂仪去测体脂率?
竞技过程层面
竞技运动除了结果,竞技的过程,也是展示体育之美不可或缺的,就好比打篮球,你能想象两队人往球场上一站,按身高排序直接排出第一名第二名,然后裁判宣布身高最高的队拿冠军吗?
不能,观众会骂娘的。
健美不一样,他走上台的时候,直接展现的就是结果,而竞技的过程,都是在台下,在幕后,在选手训练的过程中,但观众看不到。
更遗憾的是,健美的比赛结果,往往在你上台之前,甚至在你开始练健美的时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你的基因完全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健美是为有天赋者,而不是普通人准备的
凡体育运动,没有不吃天赋的,但是天赋的权重,大到后天你再怎么努力训练,再怎么改善运动技术,都无法弥补差距的,也只有健美,最主要的两点天赋是:
你先天的肌肉生长潜力;你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耐受能力;
细分下来还包括
你的肢体比例;你的睾酮和生长激素水平,受体的活性;你的胰岛素与脂肪酶的敏感性;你的对高容量训练的恢复能力;
......
这点与其他运动有很大不同,还是以打篮球举例,个子高是天赋,但是个子矮的,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和技术的不断打磨,也还是能出现一米八三的得分王。
你说艾佛森太快,这也是天赋,好,那么库里呢?他高吗,快吗?
你总不能说运球技巧和投篮手感这些东西,也是靠天赋吧?
但这种“天赋不够,技巧来凑”的情况,在健美领域,就不可能会出现。
健美体系的整个理念到训练方法,其实都是为围绕这一小撮顶级天赋的选手来设计和服务的,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即使你只是为了练“好看”,健美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你。
因为前面我们说了,健美对增长肌肉的高效,是基于高容量训练的基础上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不使用药物,天赋也一般的健身爱好者,学健美的训练计划,走分化训练,某个部位的单次训练容量非常大,但是
你的恢复能力跟不上,那么训练频率就会很低;训练频率低了,总的训练容量就低;你的整体肌肉增长就缓慢;孤立训练导致你违背了身体整体协调发力的本能,你的运动能力反而退化了;
......
这样的例子,相信在你身边的健身小伙伴里,一定不少见。
如果不使用药物,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从健美的训练方法中受益,比如天赋爆炸的李普瑞斯特,但很遗憾,大多数人都不是李普瑞斯特。
写在后面:
关于健美到底算不算运动,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定论,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各自的理由,本文把健美划到“艺术”领域,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理性讨论。
但如果说健身就是练肌肉,就得按健美的练,那可就太霸道了。
健身是个容易卖幻想的行业,每天都会有无数人编织,关于健身和健康的鸡汤或者谎言。我是一名营养师,力量举运动员,我将会告诉你一些,关于科学健身,饮食,还有这个商业社会本来的真相。更多原创请关注公众号:健身小食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