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经年_川
我想找到这样一只风筝:它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之上,与无数风筝遨游在同一个春天里,交错的风筝线下是奔跑的孩童,他们笑着闹着去往远方,无关国籍,不论肤色。
可我却见到了这样一只风筝:它挣扎着冲向苍天 ,又飘摇着坠落,满身褴褛的仆人小孩拼了命地追赶,他把风筝紧紧搂在怀中,却被衣冠楚楚的富人孩童残忍地辱骂和殴打。蓝色的风筝最终落入泥沼,殷红的血滴默唱着无声的哀歌。
这是一个来自阿富汗的故事,却又不止来自于阿富汗。
哈桑是少爷阿米尔的玩伴,是阿米尔家仆人的孩子。他生长着丑陋的兔唇,拥有阿富汗人最底层的血统——他是个哈拉扎人。在年少时的阿米尔看来,他就是个卑贱的玩偶,是无聊时取笑的对象,是孤单时才会想起的玩具,是仆人,是兔唇,是哈拉扎人。
但在年少时的哈桑看来, 阿米尔是他唯一的朋友,是他要用一生去守护去效忠的主人。
阿米尔把这称作为友情,而哈桑将其珍藏。
直到那天,风筝线断。
在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上,阿米尔一举夺魁。当他美丽的蓝色风筝向着远处飘落时,哈桑拼命地追赶——在阿富汗,追上胜利者的风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哈桑在为他的朋支努力争取这份荣誉。
睛日下,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原本惊叹于这样的友情。直到阿米尔在小巷口默默注视着被殴打的哈桑,默默注视着洇上了血渍的风筝。直到他只是默默注视着这一切,最后甚至拿着染血的风筝向父亲邀功时,我愤怒却又无能为力。
因为阿米尔说:“他不过是个哈拉扎人。”
………
我早该想到,在充斥着偏见的阿富汗社会,如此地位、身份、血统都相差甚远的友情,本身就是一个可悲的笑话——在这样的思想下,阿来尔少爷与哈桑永远无法做到“平等”。
纵观当今社会,平等仍然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千万年来,人们都在苦苦追寻着平等,却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平等。古有帝玉将相专制剥削,对着劳苦大众发出“何不食内糜”的荒唐言论;今有种族纠纷、性别歧视——平等被无数名为出身、贫富、性别、种族的枷锁束缚了,它想挣扎着重见天光,却被更多的恶言和舆论所深埋,最后只留下一句单薄的口号回响在历史长河之中。
其实平等不过是由一块块叫做“理解”“尊重”“包容”的基石所垒起。我们或许无法做到绝对平等,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让平等自由的光辉洒向社会。当网络上有对女性的不正当言论时,都会被无数网友所抨击。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为平等发声,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敢于发声的人,而不是畏缩在巷口的“阿米尔”。当女性不再对自己的生理需求所羞耻,当黑人能够和白人同享一片阳光,当性别、种族、贫富的界限都不再那么明显,当平等终于挣脱束缚,当全世界的人类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至少我期待会有那么一天——那么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将会被改写,少了歧视与纠纷,多了勇气和尊重。
我们都在奔跑,追寻名为平等的风筝。
我相信,黑夜终将散去,阳光终将万里,自由与平等的光辉永远不息,鲜花怒放,白鸽盘旋。
2022.1.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