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可能包含关键情节透露,如引起不适请多谅解!
本书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现苏州)文人之家。著六卷,如今仅存四卷。本书记录作者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描述了真情实感和淳朴从容不迫的生活,让我切身体会到苏轼那句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境。若无处为家,便让四海处处为家,只要心安,无处不成家,无处不是故乡。也许我们终生所找寻的,是那一方心灵的净土,不是可以躲避风雨的屋檐,也不是可以接纳我们的驿站,而是可以让心灵得以释怀,得以安然栖息的地方。就如三毛所言那般∶“人的这一生至少要有一个理由去坚强,要有一个理由去流浪,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书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的命运,善苦中作乐相敬如宾不离不弃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1d445e8dbcb13ca5.jpg)
你相信爱情吗?我想每个人都想嫁给爱情,嫁给能让你内心安定、执子之手、相融以沫的人。三白与芸的爱情真是让人好生羡慕。本书分为四章,其中前两章描写他们恬适自甘神仙般日子。夫妻二人如知己密友,谈论诗词古史、品月评花,饮酒作乐,癖好不尽相同。芸算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有趣的女子,自幼就学刺绣勤俭持家,自学认字是个谈书论书的才女。二人还相约今生来世一起遨游天下,如今却都向往田园隐居布衣菜饭的生活。芸有次女扮男装逛庙会在古代算是个敢做敢为真性情的女子了,而且还充满了智慧,脑袋里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能够雇了馄饨担子为丈夫等一众朋友的赏花会温酒。并且主动为夫君寻觅佳人谋妾室,和有主意为自家公公找姬妾。她心胸宽广知书识大体,实属可贵。古人未必有如此会心的女子,有着自己的想法,弄假山石,把虫子刺死绑在花上作画,还教别人做活花屏,用一切藤本香草植物随地都能拿来使用编织,绿荫满窗,透风遮日随时可更换。光想着就觉得既养眼又心情舒畅。夫妻二人尤其在沧浪亭和萧爽楼的时光最逍遥自在,经常有画画等众多好友相聚终日品诗论画,尽管手头拮据也热情款待朋友,如此看重友谊和尽情的享受生活。朋友聚会和良辰美景从没有敷衍随意度过,一起喝酒游玩好不惬意,每次大家都玩的尽兴陶醉。平日里设身处地想方法俭省,衣服自己织作缝补,器具自己制作上色,用白纸糊了墙壁还制作了栏杆,发挥每件东西最大的用处。把茶叶放在夏天荷花心里,第二天取出烹雨水来泡茶,可以看出尽管贫寒也抵挡不住享受生活的雅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2ec737714a9d4007.jpg)
第三章是最为伤感的,先是芸被公婆误解被驱逐家门,又被结拜的姐妹薄情寡义引来各类非议。身体每况愈下,病势加剧。然而三白又给朋友做担保,朋友跑路放贷人找上门还被他父亲训斥,绝境时不得已去芸的幼时姐妹家躲债调养身体。只不过此经离去骨肉分离肝肠寸断,芸生下一双儿女,大女儿十四岁只好托付给诗礼之家当童养媳,至于十二岁的儿子另托友人转送去别处学习。待芸的病稍有好转,总这样住别人家终归不是办法,于是想办法找人借些盘缠找份工作。三白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苦楚还好遇到好心人算是绝处逢生。好在平日结交的朋友多,经常慷慨为他人解囊,轮到自己遭遇困境时,命运不会待你不薄,指不定会在什么时候能帮你度过难关,所以说吉人自有天相。本来一切还算顺利等稳定下来把芸也接到了身旁,可好景不长三白丢了工作,家里又被奴仆卷了东西逃走了。芸的病又受到打击,最后病入膏肓怀恨辞世。芸乃是重情重义之人,一生不贪荣华富贵,只求布衣饭菜能温饱。只不过是薄命人,躲不掉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的命运。可幸好还算遇到恩爱之人,可不能一起白头的夫妻真是命苦,恩爱的两个人无论谁先走,后面的人要半生深陷相思之苦。想起了一部电影《只有芸知道》好巧女主人公名字里都带芸,也是一部动人的爱情故事,讲述平常生活里的温情相融以沫的陪伴,其实大多数的女人想要的安全感从来都不是钱和房子,想要的不过就是内心只有你的人。爱情不过就是“你在哪,哪就是家”,两个人相依相守,谈论共同的感兴趣的事物,夫妻兼密友,像朋友更像亲人。但如果恩爱夫妻不到头,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之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6b030f486e11aaa1.jpg)
回到书中,芸去世没过多久,随后三白父亲也去世了,临终前也没能尽到孝道侍奉身旁,他感到万分悲痛。弟弟等家人怕他争遗产,更使他心灰意冷,毅然决然两手空空想就此出走深山。好在有朋友相助暂且有安身之处。并询差事游走四方,但不料突然接到家信,儿子已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此生是何等凄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4ae68637c051493f.jpg)
最后一章节主要讲三白的云游天下,他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随着别人。所以风景名胜,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所得。这句话我非常认同,跟着别人的路线去玩,体会不到另一种美妙之处,旅途中所见所想可以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主人公三白出生在苏州地带,可谓江南的好风景铸就成他那洒脱不羁心中装满诗书文墨的胸怀。去年四月底我有幸到苏州游玩了三天,真真切切感受到江南古风园林的庭院清幽和雅致的大家风范。正逢赶上下暴雨,在雨中游览虎丘很具别致,下雨和姑苏绝配。看到书中所描写的假山园林,很有代入感让我不由得想起我在旅途中的时光。我也去过杭州,西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后山上的灵隐寺飞来峰,空气清新幽深僻静,尤其是云栖竹径里面的竹海美若仙境。以前也去过济南大明湖,悠闲散步在湖边,烟雾萦绕在湖面上伴着荷花香,远方还传来阵阵悠扬笛声,无人能不陶醉其中。从书中的描述把我又带回当下,回味了一遍有着不同的感触,这一次更多的是超脱世俗,心静让人流连忘返还想在深刻体验一次。本书中还写了很多的地方,让人神往,我去的地方还是太少,有机会能亲身体会三白所描述的此情此景更是绝妙。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a9790256aba4b387.jpg)
本书像午后一束阳光,不紧不慢的打在身上,感受到一股暖意。又像一杯酣畅浓烈的酒,辛辣的苦涩呛得人落泪。还像如沐春风一般,洒脱自由无拘无束的漫步在深山里。此番小记如实还原了古代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如此生动让人回味无穷,被命运摆布的人们依然坚强努力认真的生活着,真的是一部经典名著。“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人这一生就好像是一场梦一样,真正拥有的快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所以该享受时就应当享受,以免后悔。古人与生俱来的潇洒自然,广阔胸襟,让人钦佩。他们不乏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欢快时刻的心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9795/a5c5de6968f82fd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