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和波罗的海的立陶宛

作者: 李镜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4:56 被阅读6次

    去年是一战停战一百年,11月11日是停战纪念日,新闻里到处都是有关纪念活动的消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英联邦国家这天也是放假的节日:Remembrance Day。这几天在街上常看见胸前佩戴红色虞美人花的人,也是用来纪念1918年协约国和德国签订一战停战协定的一天。

    十月份的时候去了一趟波罗的海国家,从赫尔辛基往南先坐船到爱沙尼亚的塔林,之后坐车到拉脱维亚的里加,在之后是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因为一战结束的1918年也是波罗的海国家宣布独立建国的时间,所以今年有很多纪念活动来庆祝独立100周年,街上也能看到很多独立百年的旗帜。

    经过19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浪潮,无论是东欧和西欧,传统的帝国主义正在逐渐衰退,让路给新兴民族主义国家,而20世纪初的一战让欧洲三个延续数个世纪的旧帝国:哈布斯堡奥匈帝国,奥斯曼和沙俄,直接崩溃解体。处于这几个帝国势力范围的东欧土地上,从波罗的海到向南一直到亚得里亚海,开始出现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

    与作为一战导火索的东南欧巴尔干地区相比,波罗的海显得要安静一些,毕竟巴尔干地区从历史开始就是各种宗教文化利益冲突的前线。而波罗的海,我至今不知道它们算东欧还是西欧。

    但这片地方从来不乏觊觎者,日耳曼东扩运动,使得波罗的海地区在中世纪就成为受德意志人影响的地方。在德意志商人,传教士和骑士团之后,还有瑞典人,俄罗斯人等。18世纪初在打败瑞典之后,一直到一战,波罗的海东岸都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而一战也第一次给了波罗的海国家成立自己民族国家的机会。

    历史上(1569-1795,但之前就已经是联合状态)立陶宛和波兰曾经组成过一个强大的联合王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是当时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势力之一,也是抗击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主要力量。鼎盛时期的立陶宛大公国领土包括今天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东部的领土。

    如果没有后来的考古发掘,欧洲边缘地区的文字历史可能都要追溯至来此传教的传教士的记叙。而波罗的海地区正是欧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区,立陶宛则是最后一个。一直到13世纪,野心勃勃的欧洲基督文明已经有了数次前往中东的十字军东征之后,波罗的海尤其是立陶宛还是异教徒的领土。也因为这个原因,第五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在中东逐渐丧失据点的条顿骑士团将目光投向北方,受教皇指派,开始征服波罗的海东岸的异教徒,尤其是立陶宛人。

    13世纪初在帮助波兰消灭异教徒古普鲁士人(和后来的德意志普鲁士没有关系)之后,条顿骑士团获得了这里的土地,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东普鲁士,即立陶宛南部和波兰交界的地方,现在主要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州。16世纪后条顿骑士团由勃兰登堡家族继承,改宗路德教。日后普鲁士成为推动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力量。

    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不同,那里很早就有德意志商人(如汉萨同盟)和传教士出现,德国人也一直控制着当地的经济教育和文化。而立陶宛人则在13世纪就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国家,和骑士团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持续抗衡,一直到立陶宛和天主教国家波兰联合,天主教才成为主要宗教(与此同时,立陶宛也逐渐波兰化)。

    18世纪开始,俄国取代瑞典成为波罗的海东北部的霸权,与哈布斯堡帝国,普鲁士一起三次瓜分波兰和立陶宛联邦之后,俄国人取得了立陶宛的绝大部分领土,其他大概10%由普鲁士占领。之后的一个多世纪,波兰和立陶宛这个曾经强大的联合王国从欧洲版图上消失。之后立陶宛开始俄罗斯化,尤其是在几次复国的起义失败之后。

    19世纪初不少立陶宛人参加了拿破仑对俄国的远征,就像之后参加德国对俄国的战争一样,希望藉此摆脱俄国统治。19世纪的立陶宛和欧洲很多国家一样,也是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时代,一些学者开始用立陶宛语言书写立陶宛的历史(当时的立陶宛语言主要是波兰语,俄语还有犹太人的意第绪语),出版立陶宛语言的报纸刊物,复兴立陶宛语言文化,追溯又或者说重建立陶宛的传统,当时有不少立陶宛语的书籍是在美国由立陶宛移民出版再引入回国的,因为沙俄禁止立陶宛语言。

    至一战,民族情绪强烈的立陶宛人要求从沙俄独立,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从而求助于正在波罗的海和俄罗斯交战的德国。占领立陶宛之后,德国也准备扶植一个效忠德国的立陶宛国家。之后成立的立陶宛议会在1918年宣布立陶宛独立,今年刚刚庆祝完独立百年。

    维尔纽斯老城中心Pilies街上有一个博物馆 House of Signatories,就是一战时立陶宛的建国领袖们秘密会议,并且签字宣布成立陶宛共和国的地方。1918年开国领袖们宣布立陶宛独立,并将一份德文版的声明送往德国,因为当时的德国已经同意支持立陶宛独立建国(虽然并不支持他们完全独立)。后来立陶宛人自己的那份独立声明莫名消失,至今没有找到,所以今天在博物馆存放和展出的这份建国独立宣言是从德国借来的德语版。我去的时候,发现两位保安站在旁边常年值守。

    玻璃箱里边就是德语版的独立声明,照片来自维尔纽斯游客中心的网站

    和很多欧洲老城一样,维尔纽斯老城中心也已经是世界遗产了,历史上它曾经是欧洲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堡,教堂,宫殿,城墙,不一而足。维尔纽斯也拥有数量众多的教堂,可能和这里历史上长期的多元信仰有关,天主教,新教,犹太教,东正教,还有Uniates (Greek Catholic or 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东仪天主教会,即采用东正教礼仪但从属于罗马教廷的教会),同一宗教下还有不同的教派等等。

    历史上立陶宛的宗教信仰就十分复杂,在13世纪立陶宛王国的建国者Mindauga虽然接受天主教的受洗,但立陶宛人并没有,多还是异教徒的状态,之后立陶宛在向南扩展的过程中,取代基辅俄罗斯占有今天的白俄罗斯,乌克兰,领土上开始有数量众多的东正教徒。因此东正教信仰和习俗,连同他们的古东斯拉夫语言在之后的立陶宛也一直盛行,甚至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

    而和条顿骑士团之间的持续的战争,并没有加快立陶宛接受天主教的速度,暴力的征服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有碍这个进程,教皇也不止一次明令条顿骑士团停止对立陶宛的战争。和波兰联合之后,跟随国王(大公)的受洗,贵族然后是平民们才开始大规模皈依天主教。随着宗教改革,又有很多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派信徒。因为和波兰一样的宗教宽容政策(1573年的Warsaw Confederation,欧洲第一个宗教宽容法案),维尔纽斯也是欧洲著名的犹太人聚居地,被称为北方的耶路撒冷。1916年的一个人口统计显示,维尔纽斯41.45%的居民为犹太人(和欧洲很多地方一样,犹太人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主导自然也是二战时期被一些追随纳粹的本地人迫害的原因)。

    维尔纽斯的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主教座堂和广场附近,立陶宛大公的皇宫就在后边,然后皇宫后边的是一个可以俯瞰城市的城堡(很小)。从主座教堂朝着市政府和黎明门的方向走,一路上能遇见很多历史宗教建筑。维尔纽斯的一些教堂历史也常常能看到这个处在东西交界的国家所经历的各种冲突,尤其是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

    维尔纽斯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主教座堂 The Chuch of Holy Trinity的大门,洛可可风格

    建于1761年,教堂在后边的院子里边,同时还是一个修道院。17世纪的时候属于Uniates教会,19世纪被交给俄罗斯东正教会,20世纪末又还给Uniates教会。

    Church of St. Casimir

    马路对面是巴洛克风格的Church of St. Casimir。一开始是天主教徒堂,后来也被改作俄罗斯东正教堂,最终也还给了天主教。

    黎明门

    从市中心往南走接近市中心的边缘是黎明门 Gate of Dawn。维尔纽斯还残存的一段城墙的城门,这里有不少游客还有信徒。因为城门上有一个小教堂,里边供奉着一个著名的圣母像,历史上就有不少千里迢迢来此朝圣的信众。

    圣安妮教堂,apse部分

    Church of St. Anne,哥特风格,后边紧挨着一个文艺复兴风格的Bernadrdine Chuch和修道院。

    十月中旬的立陶宛,以及另外两个波罗的国家,甚至芬兰的赫尔辛基,中午温度还能几乎到20度。维尔纽斯在北纬54度,比中国最北的漠河纬度还高,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才45度的纬度,我离开的时候温度已经10度了,而纬度比维尔纽斯稍微低一点的埃德蒙顿,九月就已经见雪了。不过当地人说今年天气意外的暖和,所谓的Indian Summer天气, 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如此。我和一个在维尔纽斯居住的美国老太太聊天,她抱怨说这里漫长的冬天,每天都一样的,天气,穿的衣服,食物,几个月不会有什么变化。我说我懂。

    还好我来的是秋天,叶子红黄绿交错,但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已经开始浸染维尔纽斯,尤其是公园和河道两边,林木多的地方,这种秋天的颜色完全铺开。

    右边是维尔纽斯的城堡 Upper Castle, 左下角是皇宫的一部分,前方是Neris河 Vilnia河 主教座堂旁边

    途经维尔纽斯有两条河,维尔尼亚河(或者维尔纽利,Vilnia)和内里斯河(Neris)。从市中心向东跨过维尔尼亚河,有一个叫Užupio的地区(立陶宛语意思就是对岸),现在又是一个叫作奥苏比斯共和国(Užupio Respublika,也即对岸共和国)的地方,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于1997年4月1日由一群艺术家在愚人节成立。这里在苏联时期是一个破落和废弃的居民区。

    当然这是一个只有自己承认的共和国,但他们有自己的宪法,总统,政府,国旗,货币,之前还有一个大概10人的军队,国家持续稳定运行至今。通向共和国的桥上有一个路牌,提醒你一个进入国家,一些建筑上还能见到悬挂的国旗(国旗是一个有洞的蓝色手掌,说是意味着没有什么可以在手中隐藏的)。每年愚人节也即是这个国家国庆的时候,访客还能在一个在护照上得到一个这个国家的印章。

    进入对岸共和国前的标识牌 一个干净点的路牌,看来这个国家快不行了,没钱清理小广告。图源BBC Travel

    在一条街的一面墙上挂着这个国家于1998年颁布的宪法,有41条,分别有不同语言的版本,还有繁体中文。虽然是一本正经做荒唐事,但有几条还挺有意思。如第1条:每个人都有权在维尔纽利河畔生活, 而维尔纽利河有流经每个人的权利。第3条:每个人都有死亡的权利,但不是义务。

    墙上不同语言的宪法,图源BBC Travel

    有些还涉及到了动物。11:每个人都有权照顾狗直到其中一方死去。12:每只狗有权去做狗。10:每个人都有爱和照顾猫的权利。13:每只猫没有义务要爱他的主人,但必须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还有一些对比的条文:6: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7:每个人都有不被爱的权利,但不是必须的。16: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17:每个人都不快乐的权利。

    之前看BBC Travel做过关于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的报道,采访了他们的外交部长还有旅游部长,问这些宪法条款是什么来的,当然是总统和外交部长两个人当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了。比如第2条:每个人在冬天都拥有热水,暖气和瓦片屋的权利。就是因为当时的总统家里没有热水洗澡。然后关于猫狗,也是两个人其中一个养猫,另一个养狗,民主一些,两种宠物都照顾到。

    但一些条款如果联想到这个国家第二次独立之前的历史,倒也意味深长。

    5:每个人有变得独一无二的权利。

    9:每个人都有无所事事的权利。

    15: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利,但不是责任。

    21:每个人都有欣赏自己是不重要的权利。

    20:没有人有暴力的权利

    一战结束之后到二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维尔纽斯被波兰占领,立陶宛的东南一部分也属于波兰的领土,直到今天维尔纽斯还有15%以上的波兰裔人口。

    在立陶宛出生长大的波兰裔诗人米沃什在维尔纽斯度过了整个青年时代。米沃什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Dictionary of Wilno Streets (Wilno是波兰语的维尔纽斯)里写过他记忆中在两次大战之间的生活过的维尔纽斯。篇首是他写维尔纽斯的一首诗,里边提到了很多当时维尔纽斯的地理名词,一些至今还在。

    一战结束后,维尔纽斯被波兰和苏联军队几次争夺,在二战之前属于波兰。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划分了德国和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之后,苏联迅速出兵占领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并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进行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1941年当德国宣布进攻苏联的时候,立陶宛人又一次将他们视为解放者,不过这并没有实现。德国人除了最大限期的撰取战争资源之外,同样在也在立陶宛人的配合下屠杀境内的犹太人。立陶宛20万以上的犹太人人口,只有约%10活了下来。直到今天如何评价这些纳粹合作者,在波罗的海国家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二战之后,苏联卷土重来,波罗的海国家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一直到苏联解体。

    80年代末,这几个波罗的海国家再次要求独立也是从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的。他们认为那是一次不合法的协议,因此当初苏联对于波罗的海的占领也不合法,而苏联一直不承认这个秘密协定的存在,声称三个国家当时加入苏联是自愿的。198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从爱沙尼亚塔林经拉脱维亚的里加到立陶宛的维尔纽斯,三个国家的数十万人搭起来了一条约600公里的人链,要求苏联承认那次秘密协定的不合法性,这条人链又被称为为Baltic Way。几个月后,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苏联共产党。次年3月,立陶宛宣布第一个从苏联独立。

    Baltic Way 人链,图片来自thebalticway网站

    立陶宛中部还有一处游客常去的景点,十字架山,堆满了据说已经有数十万个的十字架。虽说是个宗教场所,但我总觉得pagan气质满满的。

    最后坚决遵守当地宪法,在路上正当合理主动且毫不犹豫地拦下并爱护了一只路过的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战和波罗的海的立陶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x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