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三国
诸葛亮死前,刘禅托人传话,孔明听完瑟瑟发抖:原来他只是在装傻

诸葛亮死前,刘禅托人传话,孔明听完瑟瑟发抖:原来他只是在装傻

作者: 铁杆三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9:55 被阅读0次

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借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来了场黄巾起义。尽管没有这场农民进行起义革命运动被彻底平定,但是之后东汉政权也开始名存实亡。在黄巾之乱被平定后,天下也开始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就在这一时期就开启了艰苦创业的模式,讲真,他的创业史是非常艰难的。

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07年,在这23年时期,因为刘备没有诸葛亮那样的顶级军师辅佐,因此他在这段时间里经常过着被人追打的生活。从投靠曹操到暂投袁绍,再到栖息荆州,刘备始终寄人篱下。

公元201年,刘备投靠了虎踞荆襄九郡的汉室宗亲刘表,并只能在新野小县暂时隐忍着。公元207年,刘备在这一年里找到了贵人——诸葛亮。刘备实现“逆天改命”的重要转折点就是诸葛亮的辅佐。

诸葛亮跟了刘备后,协助他赢下了赤壁之战,还占据了荆州,后又成功拿下了四川,最后将刘备扶上了皇帝的宝座。说真的,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逆袭人生,而刘备对诸葛亮也是礼遇有加。刘备曾经亲口说:“孤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刘备对这个孔明军师基本上言听计从,而且还让儿子喊诸葛亮为“相父”以示敬重。

后来刘禅做了皇帝后,也是十分尊敬诸葛亮,一点也不敢怠慢自己的“相父”。整本演义看下来,好像刘备父子对于诸葛亮的尊敬已经到达了顶点。

刘备还在人世时,就从来没有跟诸葛亮红过脸。发兵伐吴的时候,就算诸葛亮劝刘备说不要出征,刘备没有呵斥诸葛先生,只是没有采纳。而大夫秦宓却因说了几句话,差点就被刘备给斩掉了。这样看来,刘备对于孔明先生还是十分尊敬的。

刘禅的话就更不用说了,诸葛亮在平五路安居的时候,刘禅登门探望诸葛先生,还看到相父在观鱼,君王刘禅专门等了诸葛亮半天,因为怕打扰到诸葛先生。历史上记载,刘禅执政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以看出,刘禅对自己的相父也是怀有崇高敬意的。

然而,准确地说,刘备和刘禅都对诸葛亮不放心,从他们对诸葛亮说的一番话就能彻底看出来,两人确实对诸葛亮有所顾忌。

公元223年,刘备驾崩之际,他专门派人请来了诸葛亮交接后事,其中就谈到对于诸葛亮代替刘禅坐上皇座的话题。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记载。

那个时候,刘备只留下了诸葛亮一人在旁边,就说:“先生的才华是曹丕的十倍,要是太子实在扶不起来,丞相就自己做皇帝吧,那样一定可以重兴汉室。”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刘备这句话的意图。诸葛亮惶恐地跪下磕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全力辅佐刘禅。当时,诸葛亮吓得差点把头磕破了。

刘备的话其实是对诸葛亮的试探,因为刘备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几斤几两还是非常清楚的,连个正常人都不如,所以怎么可能比得上诸葛亮,万一诸葛亮来个“另起炉灶”那就麻烦了。于是,刘备临死之前想断了诸葛亮的反叛之心。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的用意。

无独有偶。诸葛亮在死之前,刘禅又对自己说了一些话。这个时候,诸葛亮才明白刘备父子其实一直对他不放心。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重,在弥留之际。刘禅从成都送信。那个时候,皇帝刘禅派遣官员传话,意思是“相父的子女如何安排呢?”孔明听完冒了一身冷汗,估计早就在心里想,原来他只是在装傻。

刘禅的话语跟刘备如出一辙,都是在封诸葛亮的后路。刘禅的潜台词就是“诸葛亮即将死去,你会将军政大权交给你的儿子吗?”诸葛亮啥都懂,所以立马撑着病恹恹的身体起来回复:“臣家里有八百颗桑树,够我的儿子度日了,不用为官。”

刘禅对于诸葛亮的这个回答很是满意,他知道诸葛亮肯定不会把大权交给儿子,这就放心了。

刘禅明白诸葛亮一直都掌握着蜀国的军政大权,朝廷大臣更看好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哪一天翻脸了,整个蜀国的江山就易主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才知道原来刘备和刘禅一直都不信任自己,尽管心有不甘,但也无济于事。

【整点游】公众号定期分享有趣的最新资讯,快来get~小编等你好久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死前,刘禅托人传话,孔明听完瑟瑟发抖:原来他只是在装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cz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