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读诗不可抬杠》中,讲到一个故事。
有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
老师气得无语,让他坐下。
后来讲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学生又质疑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
听了这话,老师大怒,一拍桌子,把他赶出了教室。
作家李小墨曾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喜欢逞口舌之利的人,只会将自己困在狭隘的认知中,原地踏步。
遇事少点反驳,把话让给别人说,才能在自省中不断精进。
1909年,陈独秀在杭州当教员,经常与友人们闲坐谈论。
有次,他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一幅字画,是一首五言古诗,落款是同校的教员沈尹默。
陈独秀认真看了会,忍不住大摇其头。
第二天,陈独秀就专门跑到沈尹默家,一进门就说沈尹默的字“其俗在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沈尹默并不急于反驳,而是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足。
陈独秀见沈尹默如此谦虚,便乘兴和他谈论起书法。
一连数个小时,沈尹默专注地听着,直到陈独秀告辞离去。
自那以后,沈尹默更加勤勉练习书法。
十几年间,他笔耕不辍,直至写出的字俗气脱尽,其骨挺立,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看过一句话:
盯人之短,则天下无人可交;看人之长,则世人皆可为吾师。
面对批评质疑,愚笨的人,会下意识反驳,将自己困于成长的边缘。
而聪明的人,会第一时间反省自己的问题,从自身找答案。
把话让给别人说,才能借人之长,补己之短。
当一个人拥有了包容他人的胸怀,也就拥有了快速成长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