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Day64为昨天写的周复盘和月复盘。
01
“物是人非”,这个词在我的学生时代,出现在很多书里面。
场景基本上是老朋友许久未见,或者阔别某个地方很久之后,就会用到这个词。
那时阅历太浅,总有点伤春悲秋,偶尔写几篇小文章,也会用到这个词。
但当我大学毕业、见到了更多的人情冷暖、人心易变,我才明白这个词有多残忍。
我的朋友很少,一个是我不喜欢人群,不爱主动去认识别人;另一个是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其实是没有几个的。
自从高中毕业,接触到的人更多是利益驱使,总少了一份真心。
02
我的朋友们基本都是在初中和高中认识的,彼此熬过痛苦昏暗的中考高考。那段时间里,除了父母我们彼此之间是最好的支撑。
毕业之后,我们基本上都是各奔东西了。有的留在老家,其他人则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
想来我们离开象牙塔已经四年多,期间我们各自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有顺境有逆境,开心过也痛苦过,从以前的每天朝夕相处,变成了一年、甚至两三年才能见上一面。
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家,我们无数次路过曾经的学校,去过熟悉的肯德基,有大广场的银座,人群熙熙攘攘的中街,搬得越来越远的书店…
虽然跟老朋友聊天非常放松,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不同,很多事情的看法更容易出现分歧。
有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并且觉得无聊,因为从事的工作不同所以聊起来总是缺少了一份默契。
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再见面时反而只能尬聊。
03
最近这两年,是我进步最快的两年,我看了许多文章,学了一些课程,加了几个社群。也许是身处北京,很多事情可以提前接触到,许多行业的变迁给我带来巨大的认知改观,甚至是震惊。
随着许多行业的兴衰,我也渐渐知道了内容时代、IP、AI、Python,我对AI时代的来临既觉得兴奋又感到恐慌;
内容时代的来临,让觉得自己多了一倍的机会,而不是只能在公司里重复忙碌同样的事。
也许是吸引力法则,相似的人总会慢慢汇聚。在加入的一些社群里,我认识了许多相似的人,我们把这称之为“同频”。
这里聚集着一群热爱生活、不断精进自己的人。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无法理解,甚至可能觉得“疯狂”。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管是读书还是运动还是坚持其他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多么地乐在其中。
当你把读过的书po到朋友圈有人说你装逼,当你把决定开始减肥的想法发出去有人说你放弃吧死胖子,但在同频的氛围里,收获的只有加油和鼓励。
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它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身在其中的人。而在一个正能量的环境里,人更容易得到正向的激励,于是这种能量可以开始传递、流动、循环。
04
曾经我也为“朋友之间感情好像越来越淡了”这件事情非常烦恼,直到后来我在小川的书里看到一句话:“前进是一个动词,没有时间为停留在原地的人而叹息。”
后来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个回答我觉得特别赞:
为什么没人承认,是社会资源地位见识差距变大,你的苦闷他无法理解,他的仿徨在你而言,是变相炫耀。
两个人无话可说,只能叙旧,直到过去被反复咀嚼,又碍于情面,怕被指责势力,还要勉强维持点赞的情分。
当然,有很多超越阶级的友谊,但两者的见识和思辨能力,一定是对等的。许多年少时闯祸的朋友,只能被拿来怀念;许多因为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我越来越觉得,要从同路者中寻找朋友,而不是硬拽着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叉口,温柔道别就好,过年时发一句“羊年吉祥”,也好过两个人口不对心地把酒话桑麻。
终于,我也可以觉得释然,不再为“物是人非”这个词而叹息。
生活总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推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奔向各自该去的地方。
虽然现在的生活很少有交集,但想起曾经一起相处过的年少时光,还是觉得温暖窝心。这份记忆,会静静地躺在心底,但闪闪发光。
我想,这就足够了。
虽然天各一方,但我们都在好好生活不是么。
最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