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街坊 】第一季 01期

作者: 一个影视文案的自白 | 来源:发表于2014-06-27 16:09 被阅读68次

本期导读           

           名人,就是能被记住的人名。在名人街坊,你就是名人。

          【名人街坊】第一季 第01期,故事的主人翁是我自己,有点臭不要脸。

           不过,这种将自己撕烈开来,与自己深度对话的形式,或许是一件有趣的事。

嘉宾概况

           姓名:醉在长安街   (真名:张伟)

           职业:影视公司  策划文案  项目经理

           年龄:28

           性别:你猜?

           爱好:文字。摄影。读书。篮球。乐器。

街访开始

           问: 一句话概括你现在的状态?

           答:穿行在文字与影像之间,徘徊在梦想与现实边缘。

           问:听着似乎有点抽象,你工作多久了?能详细讲讲你现在的工作,以及你对这份工作的感觉么?

           答:如果从正式毕业算起,只有三年,但我总觉得工作了好久。可能是我长得比较急的缘故,经常自嘲自己87年的人,78年的脸。我现在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做影视策划,同时是一名项目经理,手里做的,主要是宣传片、微电影这类东东。关于对这份工作的感受,我刚才说过,穿行在文字与影像之间,徘徊在梦想与现实边缘。我特别点享受自己的想法变成影视作品的那种感觉,以前,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工作是画图纸,现在做影视行业,其实工作依然是在画图纸,只不过以前是在建人住的房子,现在是在建心住的房子。

           问:你的这个比喻很经典,不过我很好奇,学土木工程的,为什么要选择传媒行业?

           答:兴趣吧。回想大学时光,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身在建筑与艺术系,学土木工程,混到校记者团做了一名校园记者。这一做,就是四年。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基本上是和文字在谈恋爱。我对所学的专业没有丝豪兴趣,专业课上我基本上在看闲书,或者写东西。有时候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会拿给哥们炫耀一番,领几十块钱稿费兴奋得不行。大二的时候,用一年时间写了一本并未出版的书,书名叫《掠过》,印了40本,全部送给了身边的朋友。我至今依然记得从印刷公司拿到自己书的那个激动劲。大学期间,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会从事建筑行业,一直梦想着做一名记者或是作家。在大二这一年,我结识了一位学者教授,他是我的恩师刘云龙,《我的大学》杂志主编,从此,我进入了杂志社,这在在校生中,是一件荣耀的事。在此期间受到了恩师的悉心栽培,恩师特立独行的人格和卓尔不群的才华对我影响深远。不过,在我毕业之际,受互联网冲击,传统杂志不景气,我认为影视行业更有前途,所以离开武汉来到广州,投入影视行业。

           问:换过几份工作?跨行业从事,当初会受到很多置疑吧?

           答:没换过工作,我算是一个比较有定力的人。或许是因为我对这个行业认得比较准。当时俞敏洪的一句话很激励我,大意是一个人要做自己比别人做得好的事,如果没有比别人做得好的,至少要做自己喜欢的、善长的事。这句话让我找到一份策划文案的工作。我记得工作的前几天,有同事知道我是学土木工程后,不可置信,哈哈大笑,在工作的第一年,有客户会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答,学建筑的。客户会面透难色。但是时间证明,我足够胜任这份工作,而且做得挺好,请原谅我的不谦虚,因为我一直都觉得我天生就是块料。

           问:你觉得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什么?

           答:自问自答你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你知道,我想说说这个行业的本质。我以为影视行业的本质是改变人的情绪。或者说,控制人的情绪,因为看一段视频,你的心情发生变化,这必定是一段成功的视频。在商业范畴,情绪意味着成交与否,认可与否,购买与否。在文化范畴,情绪是影响心灵的开始,它是哲学,是有教化作用的。你想,看一段广告,你会喜欢或者不喜欢,视频作品以更多元、更立体的形式刺激人的七情六欲,影响人你的喜、怒、哀、乐。看一部电影,其实你是在游走一段被精心雕琢出的虚拟时光,广告,微电影,宣传片,都是如此。弄清楚一个行业的本质后,才会干得明白,也忙得明白,我特别关注别人看我做的片后的感受。TA是哭了?还是笑了?还是激动了?我很在意。

           问:说得好像很深刻似的,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答:看它未来的发展,要从它的本质说起。前面说过,影视行业的本质是改变情绪。哪些时候需要改变情绪呢?除了文化,就是商业,说到商业,我就想提到营销。商业在实现着这个社会的财富运转,推动着社会延续、进步。营销是商业的核心,所以个人认为,影视行业应该逐渐与营销紧密相连。如果单纯为了做一个宣传片而做一个宣传片,单纯为了做一个广告而做一个广告,它充其量只是一个作品,很难真正产生价值。所以,一是要把影视作品做成动态的营销活动,研究它的受众,研究它的传播路径,研究它的形式。二是,影视作品本身的诞生需要站在深思熟虑的美学铺垫和心理学铺垫之上。好像没说太明白,因为篇幅不够。

           问:说说你为什么要发起《名人街坊》吧

           答:我今年说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是营销。我希望逐渐将营销与现在的工作融合起来。那么,做《名人街坊》,本质上是在做营销。我有一个理念: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名人街坊》将以一种采访营销的形式讲述品牌故事。工作这几年来,接触大小客户百余人,大多数都处在创业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营销,需要走出去,我想把《名人街坊》做成一个平台,这里的嘉宾,可以是我接识的客户、朋友,甚至不曾谋面的网友。只要你有表达的冲动,就可以来做《名人街坊》的嘉宾,我们可以QQ、电话沟通,我向你了解我想知道的,你告诉你想表达的。我最终把它整理成文。

          《名人街坊》的灵魂是我,是我的角度,是我的文笔。  《名人街坊》的灵魂也是你,是你的真实,是你的故事。

         《名人街坊》有一句口号,名人就是能被记住的人名。“名人”只是一个概念,本质上,谁能算名人呢?而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自己心中的名人。 

          欢迎来做客。  

相关文章

  • 【名人街坊 】第一季 01期

    本期导读 名人,就是能被记住的人名。在名人街坊,你就是名人。 【名人街坊】第一季 第01...

  • 你为啥要写蹭热度的文字

    实话实说,我最讨厌那些蹭名人热度的文字,因为那简直就是拾人牙秽的东西。 除非你是个狗仔,或者是名人的街坊,你对名人...

  • 街坊

    我常去对面邻居家里玩,对面老太太罗伊和蔼可亲,很有爱心,特别喜欢我们家俩娃娃。她家有只狗卡提,个子很小,特别热情,...

  • 街坊

    所谓的老街坊,就是左邻右舍。不知道是不是传统遗留问题,很多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同时,也带着糟糠的某些“习俗”。 ...

  • 街坊

    搬家了。隔壁住的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女儿。 老婆坐电梯碰到过几回隔壁家的太太,老婆形容她说话很和善,也很爱运动,因为...

  • 街坊

    有次经过我们小区一户一楼带小院的人家,掌柜的叹曰:“要是他们家能开个粉店就好了。”在珠海住着他最大的不习惯是早餐吃...

  • 街坊

    很喜欢家附近的这条小街,很窄很长,街口一边链接这马路,一边连接着老旧的小区,老人,小店,各种小商小贩,附近鞋城的租...

  • 那个叫小凤的女孩(上)

    小凤在村里是个名人,出名的原因不是聪明不是美貌,而是“偷”,她从小偷窃成习,她家附近的街坊邻居无一幸免。正...

  • 每一道珍爱的食物,都藏着故事

    《早餐中国》第一季的第一集,主角就是湖南长沙的米粉,在岳麓区的一家普通粉店。 每天早上,都围着街坊邻居,热气腾腾的...

  • 你好!街坊

    今日阳光娇媚天空晴朗我又在街上看见你 你提着一只篮筐身着明黄色的衬衫深绿的短裙里面装着两只鸡蛋 云朵不见花儿笑得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人街坊 】第一季 01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sj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