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海战

作者: 越过谎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23:44 被阅读4次

    关于甲午海战,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侵华战争,这是一个老牌帝国(清廷)与一个新兴帝国(日本)的较量。当时,几乎大部分人都认为清廷会赢,日本不过是撮尔小国,在强大的北洋水师面前定会土崩瓦解。

    可结果却出乎意料,清廷败了,是大败,是惨败!

    清廷不仅损失惨重,还为此出了两亿三千万两的战争赔款,并且割让了台湾宝岛。而日本呢?直接在在一年内完成了一个新兴工业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从此崛起,并且在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中大获全胜,彻底在东南亚奠定它的强国地位。

    关于这场战争的失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北洋水师军费不足,大部分武器相对落后。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慈禧太后为办寿宴,不给北洋水师调拨军费购买铁甲舰(也就是吉野号,后被日本买去,成为战场上一大利器),成为北洋水师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只是军费不足的一个侧面,并非全部,可也能从中反映一些东西,如当权者对军备的不重视、对海战的疏忽。

    当时,北洋水师不但在成军六年后没有购进一艘新舰,就连一些基本的维护费用都捉襟见肘。当时清朝的年收入为八千多万两白银,而北洋水师年均耗费一百三十万两,军费占比支出约为1.6%,且许多武器年久失修,比如炮弹打出后不爆炸,炮筒是哑炮等。

    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下诏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勒令大臣子女进纺织厂工作,所有官员拿出十分之一的俸禄补充国库。而且有日本民间女子还自发下南洋卖淫赚钱,为的就是购买吉野号。多年后,有个日本军官称:“这些女人,才是真正的日本人!”(由此可看出日本当时士气与斗志之高昂!)

    相对日本,中国则宽裕许多,因为紫禁城上下一天开销只需五万两白银,吉野号是买不起吗?错,是不想买,起码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日本在当时国人眼中真的很小,小到人们对他的威胁视而不见!

    二、清军情报战的不重视和失利。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些关键的情报往往能左右一场战争。

    早在战争之初,日本就对华派遣了大量间谍刺探情报,他们有的化身旅行家;有的化身外国商人;甚至有的改换姓名,以留洋华裔自居。而且基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情报体系,其中最大的组织叫“玄洋社”。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几件事情给大家说一下,第一件,收买李鸿章的外甥。石川伍一是日军的情报工作人员,他以商人的身份为掩护,通过一位叫汪开甲(北洋水师船员)的人,结识李鸿章的外甥刘芬,刘芬此人极好财色,石川通过日本妓院买通了他,从他这里源源不断的得到了很多情报,比如清军援朝的有关计划,致使1894年7月25日清军运兵船被毁,七百人淮军精锐丧生海面,葬身鱼腹。后来刘芬被抓(这年的9月20日),清政府也对外国间谍活动有所察觉,不过效果并不理想。第二件事,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破解了清朝的电报密码,但却装作毫无此事。但之后北洋水师的失败、包括《马关条约》的签订,都与此事有关。当时李鸿章谈判时与北京的往来信件,都被了解的一清二楚,其中就包括清廷割地赔款的底线。第三件事,北洋水师行军期间,许多日本间谍化妆成老百姓跟踪舰队,意图窃取军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岂不是“呜呼哀哉?”

    三、清军前后不稳。

    一方面朝廷战和不定,另一方面党争不断(虽然主要是帝党和后党,但是当时慈禧太后已然放权,正在颐和园养老)。

    当时,光绪皇帝主战,这是北洋水师最大的后盾,也是北洋水师最有力的保障。

    但可笑的是,光绪皇帝居然拿记录康熙皇帝征战的《圣武记》(作者为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他认为,统治者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和对战争的态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作为行动参考,在大后方指挥前线。

    而且当时光绪皇帝对于前线战斗了解并不多。

    之所以说他可笑,第一,当时是热武器时代,冷兵器作用减小。第二,陆战的方法又岂能复制海战之中?真是贻笑大方,况且他受情绪的影响也比较大,这绝不是一个优秀指挥者在大战来临时应有的反应。

    四、战略。

    李鸿章想保存实力,对北洋水师下达避而不战的命令,以至于在战争刚打响时错失良机。北洋水师为近战雁行横阵,便于发挥冲击近战战术。可惜战况不允许。

    日军主要是采取积极的攻势,寻觅时机。日军为单纵队阵型,有利于发挥日舰侧火力强大的优势。

    五、有识之士(邓世昌,刘步蟾)成长太慢,未达高位。

    邓世昌为北洋海军将领,海战经验丰富,多次往来于东西方之间,思想与常人不一。

    刘步蟾与东乡平八郎均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当时曾进行过一次测试。刘步蟾排第一。东乡平八郎排第四。可以说。刘邓二人才能非凡。但是他们从未成长起来。为能够参与朝廷军事决策。最终二人在甲午海战中英年早逝。

    可悲。可叹!

    六、国际舆论战。

    一方面,日军在朝鲜战争,甲午战争中,把战争描述为野蛮与文明之战,东方与西方之战。试图取得外国列强支持。此方面清政府较为被动。

    另一方面,李鸿章将希望系于外国列强调节之上本就大错特错。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所总结的原因。

    如有不对之处,还请诸位读者在下面留言斧正,在下不胜感激!

    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总结这些原因?那些学者为什么要总结这些原因,难道是为了在大众面前作秀以展示自己知识的渊博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绝不是,一般人研究历史。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知道历史有趣。第二。这段他想从这段历史当中找到对他有用的东西,这个东西它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规律。

    我们反观甲午战争。他有趣吗?有趣。但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觉得他它更多的,是耻辱。战争是可怕的。但是战争过后的结果,更为可怕。它们似乎无所顾忌,理所应当的啃食着战败国的血肉。想想那两亿3000万两的赔款。这相当于清政府两年的两年半的全部财政收入。在再想想旅顺的老百姓们,两万多人,男女老少,惨遭屠戮。就更别说台湾了,我只能说闻者落泪,咬牙切齿。

    这是谁的错?尽管我们有无穷多的理由去证明北洋水师战斗不利、光绪皇帝瞎指挥、慈禧太后贪图享乐,不肯拨出军费购买吉野号。可究其原因。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下降了一个梯型,这才是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只能说当时国势衰弱,各方面能力不足。但是现在不一样,国势蒸蒸日上,人们继往开来,一个富强的盛世即将到来。我们离战争,越来越远!甚至,我们快把它忘了!

    第二个。我们能从这段历史当中找到什么?

    失败的原因、背景,以及战争爆发的因素。还有这件事情的作用。

    战争爆发与否?这个当然重要重要,但是我们能不能胜利更为的重要。

    如果我们败了,我们就要找出失败的因素。然后把它改掉,以图富强。如果说以前我们的国家不重视军事方面的建设。那么现在呢?蛟龙号下水,核武器诞生。中国的军事让整个世界为之刮目相看。让这个只认强权的世界,为之震撼。

    以前我们有人,一有钱了会去购买鸦片烟,然后满足自己的空虚的欲望,现在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又卷土重来了。没错。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剧,他们就像精神鸦片,不断腐蚀着我们的生活。当然,毒贩猖獗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这样的做法对吗?不对。鸦片,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是把它用作治疗头疼,或者说是把它当做一种麻醉剂来使用,而不是让人们吸食时为之疯狂。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手机也是如此。我们拿起手机会想它所代表的东西。游戏、社交,包括资料查询。但究其一切,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的形式兴盛,离不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工业时代悄然过去,信息时代早已到来。我们不是要放下手机,不去动它,因为那样,我们会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人。我们利用手机上的种种信息,我们才勉强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所以我认为。不使用手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懈怠吗?不能。

    因为当人们认为火车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时,谁又能想到日后的高铁?

    永远保持饥饿性,像狼一样,觅食,前进,围而攻之!

    从开始的辛亥革命和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期中国打了十五年的抗日战争、四年的解放战争。经过了七十年的伟大建设,这才有了如今的泱泱中华。我们怎么可以失败?在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去前进就相当于后退。

    你落后就要挨打,历史书告诉我们的。

    以上给大家讲的都是历史的直接作用。那么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

    历史是一国之过去,现在,未来。学习历史。就要树立起对这个国家人民的热爱,对这个国家民族的热爱。

    意义已经明了了。

    我们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中国人!

    下面是在下所喜欢的两句话,希望大家记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龚自珍(清代诗人)《定庵续集》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黄)。——钱穆(近现代中国史学大师)《国史大纲》

    关于甲午海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甲午海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cj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