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窝在家里,刷了两天的《大明王朝1566》。皇帝传达自己的旨意,上级与下属说明一些不便明言的话,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含蓄婉转,用意曲折。
1
大明嘉靖年间,皇帝沉迷于修仙养道。内阁成员严嵩和徐阶时常为皇帝写青词,二人被呼为青词宰相。
内阁成员严世蕃为了个人利益,指使郑泌昌、何茂才毁堤淹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无粮度日。浙江巡抚胡汝贞为了不使灾民饿死,向江苏巡抚赵贞吉借粮。
赵贞吉是内阁成员徐阶的人,为了使严党早日下台,想让毁堤淹田的事继续恶化,就不借粮给胡汝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倭寇觉察到了大明朝的内部矛盾,开始进犯浙江沿海一带。胡汝贞指挥戚继光抗击倭寇,但是粮草不继,胜败悬于朝夕之间。
嘉靖皇帝让严嵩和徐阶二人写青词,特意嘱咐要突出一个贞字。严嵩询问徐阶皇帝的用意,徐阶说答非所问,严嵩挑明了自己的看法,并暗示内阁首辅的位置要传给徐阶。严嵩说自己的学生胡汝贞有个贞字,徐阶的门生赵贞吉也有个贞字。严嵩联系时务,认为皇帝是想由他二人出面,分别知晓各自的下员要联合起来,一致共度难关。严嵩建议徐阶修书一封给王贞吉,让他借粮给胡汝贞。
也许皇帝并没有这个意思,可能是严嵩借皇帝的名义纾解门生胡汝贞的难局。
但是,联想到大明王朝遍布全国的特务机关,我们可以认为嘉靖皇帝已经知道了发生在东南沿海的所有重大事项。嘉靖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
2
宫里的太监杨金水,在浙江和严世蕃的党羽郑泌昌、何茂才搅在一起,想借改稻为桑,行贪墨之事。这才有了毁堤淹田的事。事泄,郑泌昌、何茂才被拘,海瑞审理何茂才时,杨金水在隔壁听到,吓破了胆,疯了。
这个信息被锦衣卫送到宫里,皇帝知晓了宫里人也有参与了贪墨之事,他让人带了一个玲珑球给掌印大太监吕芳,并让大太监拟旨,即日传到浙江。吕芳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说这个球外重内轻,巾帽局等供应宫里所需的机构要严厉查办,一切以东南抗倭为重。
皇帝用一个玲珑球传达自己的意思。这样隐晦的表达,也只有经常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才能理解。
3
海瑞给胡汝贞送军需。胡汝贞听说海瑞来了,把大帐里的文书全部搬走,只留下一部唐诗集。
在等待海瑞的一个时辰里,胡汝贞找了两首诗,一首给海瑞,一首给自己。送给海瑞那一首,是高适任县尉时所作的《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海瑞听胡汝贞吟完这首诗,感动莫名。
海瑞在出任淳安县令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谕,被谭伦举荐给裕王,做了淳安的县令。海瑞还没到淳安,就卷入了政局纷争,严世蕃的党羽郑泌昌何茂才为了开脱自己的罪名,给淳安的百姓安上了通倭的罪名。想借海瑞之手,除掉反对改稻为桑的百姓。
海瑞到了淳安,经过一番探察,发现事情蹊跷。并没有把被诬陷者直接砍头,而是监押了起来。后来,把被诬陷的百姓鞭挞了数十后,放了。
这些事情,胡汝贞都是知道的。所以才借高适这首诗颂扬海瑞的为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