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14个不同的人生,有的人一出生,他的命运就已注定,有的人,改变了所谓的宿命。
1964年,英国导演Michael Apted从英国各地选取了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进行跟拍,每7年拍摄一次,这就是著名的《人生七年》。当年,他们都只有7岁,7岁时因家庭背景而产生的巨大差异已显露出来。
来自上层阶级的Andrew和John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要上哪所中学以及要去剑桥上大学。来自中层的Paul和Neil没有上大学的打算。来自底层,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Paul不知道什么是大学,Simon只希望能有份工作吃饱饭。
半个世纪后,Andrew从剑桥法律系毕业,成了一名成功的律师,John从牛津法律系毕业,成了一名皇家律师,Peter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后来成了公务员,Neil是名议员。Paul是一名砌砖工,Simon在冷冻厂当了几十年的搬运工。
这样看来,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这样的定律仍然成立。
John在表达对这节目的不满时说,观众们只看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规划顺利完成了学业,但没看到他们深夜埋头功课的样子,没看到他们为考大学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的成就被看作是生来就有的,人们不知道他们平时有多刻苦。
没错,富人阶级的孩子也需像普通人一样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学术成就。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优越的出身就无视他们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家庭为他们从小就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优越的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使他们领先在起跑线上。而底层出身的孩子做着廉价的劳动力,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
难道普通人就无力改变命运吗?
听了无数次,我还是要告诉你,知识改变命运。
农民的儿子Nick,他是村庄里唯一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三英里的路,他的学校只有一个教室,21岁时他在牛津读物理,28岁时移民美国,在大学当教授。我们都能想到从乡下到牛津这个过程有多艰辛,Nick克服了出身的局限,改变了他的命运。
再反观Simon和Paul,年幼时,Simon想当工程师,Paul想当运动员,而14岁时,他们只希望能有一份工作,成年后,他们都只是普通的工人,做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还时刻面临着失业的威胁。56岁时,年过半百的Simon为自己的人生没有努力感到后悔,他觉得如果他在学校用功了,现在一定会过得更好。Paul也说,人身上只有一样东西拿不走,那就是学过的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们已经听得耳朵起茧,从小我们便被这样激励,但这句话仍然在被人证明着,这是一句真理。
在对Paul和Simon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因为出身,他们始终缺乏自信,这也是他们没有勇气突破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出身就像一道悬在头顶的天花板,令他们望而生畏,只能老老实实待在下面。Nick在14岁时,还是一个害羞,没有自信的孩子,而他21岁在牛津学习时,已是一个充满自信,令人如沐春风的人。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他的视野变得开阔,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他可以轻松地发现限制他的天花板也就只有方寸大,向前走一段,头顶就是广阔的天空。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走的每一步。
来自中层的Peter和Neil,是童年的伙伴。56岁时,Peter是一名公务员,还有自己的乐队。Neil经历了多年的流浪成了一名落魄的政客,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从同一个起点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Peter,21岁时在大学学历史,彼时的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能留下些什么,不要庸庸碌碌过一生。28岁时,他是一个不得志的老师,放弃了音乐梦想。而几年后,他就辞掉了工作,学习法律成了公务员,还重组了乐队,在音乐上成绩斐然。
Neil,他没能如愿考上牛津,在上大学一学期后退学,当了一名建筑工人。21岁时他说希望能从政,身居要职。28岁时,他在英国各处游荡,无家可归,靠救济金生活。49岁时,他的生活有了好转,成了当地的议员,靠着微薄的薪水度日。
Peter和Neil人生的巨大差异源于性格。Peter生性豁达,当教师的生活令他不如意时,他就果断放弃,选择重新开始,坚持着音乐梦想。他觉得,生命就是不后悔,生命就是要体验,最重要的是不要感觉对人生做过太多的妥协,你要继续按照你的梦想生活下去。
Neil的性格十分悲观,21岁时,镜头前的他十分落魄,他说他去上学的地方没有聪明人,他期望他会成为天才,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理想远高于现实,他却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选择了逃避。28岁时,镜头前的他,精神出现了问题,42岁时,他的生活有了改善,他的精神状态变得稳定,但他的人生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性格决定命运,在此刻显得无比正确。人生的每一步,都基于一个人的性格,这使他选择了冒险或是保守,坚持或是放弃,抗争或是妥协,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走向。
可能你会说,性格是天生的无法改变。没错,性格改变不了,但你对待人生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谨小慎微的人,要多告诉自己,忘记可能产生的后果,尽管去试,生活都是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乐于冒险的人,要时刻记得,考虑你的言行可能带来的影响,用理智代替冒失。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那就改变自己的态度,态度取决于意识,意识完全取决于自己。
女性,你要独立,婚姻不是全部
片中只拍摄了四位女性,Suzy出身富人家庭,从小接受着名媛的教育,23岁时嫁给了一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她之后的生活十分富足,没有经历太大的起伏。其他三位平民女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Jackie在19岁结婚,35岁离婚,未婚生子,再婚生子,再次离婚,她人生的前半段全部给了婚姻,42岁时,她因为健康问题不能出去工作,只能靠着救济金和婆婆的资助过日子。Lynn稍微幸运些,她的婚姻美满,这让她的生活平稳度过,几乎没有什么波折。
她们把人生全部交给了婚姻来决定,她们是否幸福,取决于婚姻是否美满。
但我想说的是另一个平民出身的Sue。她35岁时离婚,一个人抚养2个孩子,在孩子上学的年纪,她在办公室同时打几份工,49岁时,她成了大学里的负责人,买了自己的房子,算是上升了一个阶层。在那个年代,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实在不易,但镜头前的她始终乐观坚强,从不自怨自艾。56岁,她实现了年少的梦想,在工作之余还在剧团演戏。这样自立自强的女性,自然也收获了爱情。
很多女性将自己的人生寄托于婚姻,婚姻美满,人生就美满,婚姻不幸,人生就不幸。经营一段婚姻,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双方的性格,责任感,甚至是双方的家庭,女性要将自己交付给这样的不确定性,未免将自己处在被动与弱势。而拥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女性,她们把婚姻看作生活里的一部分,生活仍有无限可能,她们不与社会脱轨,一直保持进步。
我并不是说女强人就能幸福,而家庭主妇就很不幸,女性有自己的事业或是全职照顾家庭并不是判断她们是否独立的依据。不因为爱情或婚姻忽视了自己的生活,精神独立,心灵自由,即便是一个人也能活得精彩,这才是真正的独立。
普通人有千千万万,就像海里有千千万万的小鱼小虾,总有几只在巨大的洋流中逆流而行,因为,它们不愿意随波逐流。
网友评论
所以大家还需要努力. 才可以.
人生是接力跑,不是百米赛
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