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教什么

作者: 鱼之约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19:57 被阅读0次

    这两天讲《赤壁赋》一文,两节课完成第一段的学习,不是不能快,而是第一节课时每说完一句话都要停顿下,这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节课做的事情:苏轼背景,引入苏轼初入黄州的词,得出苏轼的豁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赋文体解读,引入司马相如《子虚赋》,从形式上比较骈赋和文赋的区别;点第一段的疑难词。

    然后就是赏析景色,在赏析景色时本能的引入景后的人,也就是苏轼的情感,得出苏轼是带着悠闲惬意和平静的心来赏玩眼前的赤壁月色。

    但是,总觉得不对劲,少了点儿什么,翻单元导读得出关键词自然之美,看单元任务得出情景交融的写法。结合本单位的其他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的理解,这一单元的大概念应该就是:能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整体来看,第一段的详细讲述是没有错的,引入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肯定也是对的,但是少了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我没有用散文的教法教散文。

    但是话说回来,什么是散文的教法?散文应该怎么教?

    借用王荣生教授的说法,散文教学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散文是什么”。王教授认为散文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语言,即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第二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第三是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

    根据王教授的说法谈我的理解:散文教学最终落到作者的情感上,毕竟形散神不散,得找到这个神——情;接着要寻找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有两个路径:语言表达和描述对象。

    这样来看,其实散文也是要分析内容,但是这个内容分析应该是在情感梳理之后。

    故而,我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我没有按照散文的路径来教学,而是以分析文本的形式来对着这篇文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这篇文章既然是散文,那么一定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找一找或者概括出来。(情感线索:乐——悲——喜)

    但是明显不对,乐和愀然是苏子的,悲和喜是客的,把情感归为一条线合适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探讨苏子和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得出结论:苏子积极乐观,享受自然,受释道两家影响较深;客悲观消极,敏感多情,看到江月就想到人生短暂,听到美人就想起圣君贤臣,美好理想,想起建功立业的曹操如今也消逝在岁月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让学生思考:依据这两个人的性格体现,你认为情感能不能归为一条线,也就是全部属于苏轼本人?

    苏子与客明显是两个极端,他们可以是苏轼的两面: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在现实的种种中,在自然的熏陶中,苏轼最终选择了释然,以旷达之心看待一切,与自己和解,故而可以是一条情感线。

    这条线是苏轼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而在不同的情感中,景在苏轼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乐的时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悲的时候是山川相缭郁乎苍苍。

    喜的时候不知东方之际白,也就是超脱于现实的束缚,走上身心自由的生活。

    情景交融的情感在苏轼的每一种情感中都是有体现的,而我狭隘的只看到了第一段。

    果然,语言反思梳理,这样就清晰许多。

    备课真的要细心了,此次是因为自以为对苏轼非常理解,对《赤壁赋》中的理非常明白,故而没有细细探究。

    教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教学教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y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