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

作者: 4edcfddc72f6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09:47 被阅读3次
冥婚

这件事发生在1995年的山西。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何三御,山东临沂人,父亲是上门女婿,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外公家。

我外公是村里的村支书,小时候在镇头的破庙里念过几年私塾,虽然没有什么大文化,但是却写的一手好字,直到现在我们家过年时候贴的对联还是外公自己写的。

我外公属于那种德高望重的长辈,不光村里人对他礼貌有加,就连镇上的人每逢赶集碰到他了也会递上根烟寒暄一番。

也正因此,我从小仿佛就有光环加身,在学校老师同学都对我客客气气,身边朋友受到欺负只要找我绝对好使,我都不用做什么,只需要告诉他们我外公的名字,他们听了就会松了眉头笑呵呵的说误会。

其实我也知道镇上的人为什么对我外公那么尊敬,说白了就是怕得罪他,我外公在村里是“办事儿”的。办什么事?红事、白事、以及一些少见有悖科学的怪事。

在我们当地没有阴阳先生这一说,只是谁家结婚或者是奔丧需要有人主持那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外公。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的很快,但谁能保证自己家不死人不结婚的,有红白事就需要有人主持,我外公干这行几十年了名声在外,就算不是因为迷信但传统风俗那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甭说乡上,就看看上海广东这些一线城市,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喜丧风俗文化?

好了,再说下去扯得就有些远了,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冥婚的故事,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事。

那是初三的暑假,刚考完期末考试,回家的时候发现我三姨姥来了。

三姨姥是我外婆的堂姊妹,回去的时候她跟我外公外婆正坐在堂屋,三个人在聊些什么,当时我也没仔细听,最后才知道三姨姥是来找我外公帮忙的,帮什么忙不知道,只是当天晚上我外婆就开始给我外公收拾东西。

我一看这样子就知道我外公肯定是要出远门,当即就吵吵闹闹要跟着外公一起去,外公外婆还没说话就见三姨姥拉着脸说:“净捣乱,还不赶快进里屋睡觉,你姥爷出去办点事过几天就回来了。”

那我肯定不依,长这么大说实话我连我们市都没出过,见有这机会我怎么可能放弃,于是不依不饶的央求我外公带我出去见见世面,再说都放假了又没有学业压力。

外公想了想便同意了,我估计他是怕自己走了外婆管不住我,所以才同意带我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醒了,生怕外公骗我一个人偷偷的走了。吃完早饭外公招呼我带上课本预习,虽然不情愿但是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去外地也就没什么情绪了。

当天三姨姥是跟我们一起走的,在车站还给我买了一大盒圆形的泡泡糖,我嚼着泡泡糖问外公去什么地方,外公告诉我说去三姨姥家。

三姨姥家在哪我不知道,只晓得嫁到别的省去了,等买到车票才知道那个地方叫山西,具体什么地方不方便透露,不过去年还在网上看到当地盗尸配阴婚的新闻。

坐了一天的火车,等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七点了,下了火车三姨姥带我还有外公去附近吃了疤饼喝了羊肉汤,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匆匆忙忙开始接下来的路程。

从市里到县城再到三姨姥的村子,这一路又耗了不少时间,尤其是从县城到村子的那段路,坐的是三个轮子的小皮卡,一路给我颠的够呛,来之前的喜悦随着小皮卡行驶时的噪音变成了满腹怨气,本来还以为能看看大城市的繁华,结果还是逃不开乡下,心里一点都不明白外公来这鬼地方干嘛。

抱怨归抱怨我可不敢当着外公的面发牢骚,而且我也发现自从进了三姨姥的这个村子后外公就一直拧着眉毛,脸也拉的好长,黑的要命。

小皮卡停在贴着红白瓷砖的平房门口,三姨姥付了车钱就一个人进去了,外公点上一根皱巴巴的卷烟,还没刚抽两口屋里面就乌泱泱跑出来一群人,当头的一个中年妇女出来后“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我外公面前,还一边抹着眼泪说让我外公救救她的女儿。

我外公也不吭声,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三姨姥附在我外公耳边说了些什么,我外公眉头皱的更紧了,对着那个中年妇女说:“带我去瞧瞧孩子。”

中年妇女听了后赶紧起来带我们进去。

平房里面还有个小院子,进去后我发现院子里摆的有花圈还有火纸以及一些其它丧事用品。外公看到这些东西脸顿时就沉了下来。

进到堂屋我看到地上躺了一个人,走近点发现是个女人,说是女人其实看样子比我也大不了多少,身下垫了几层稻草,稻草上还有一层铺盖,身上盖的有被褥,闭着眼睛穿戴整齐好像睡着了一样安静极了。

看到这我心里就有些发毛了,我也是农村人,我知道睡在堂屋垫有稻草的地上寓意着什么,这代表这个人是将死之人,活不了多久了。在我们老家但凡是医院治不好的病重之人,家里人都会趁他还有一口气的时候给他在堂屋准备最后的栖身之所。

为什么不让病人在床上?

我们那里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如果病人在床上死,那么死后无论去哪儿都要背着一张床,还一个就是认为若是在床上死,他的灵魂就吊在床上,无法超度。

这个我向外公求证过,外公当时只是笑笑并没有告诉我。直到后面我慢慢长大,一个学医的朋友告诉我将死之人括约肌都会放松,屎和尿都是带不走的,如果躺在床上肯定会流出来,虽然活不了多久但有的人凭借最后一口气可以吊好几天,这好几天屎尿会混合在一块,等人咽气后那床自然也就不能要了。

后来我认识了河南的神棍老马,跟他说了这个颇具科学道理的答案后,他冷笑着回答我:“那床才值几个糟钱?从前可能真是为了节省成本,但你瞅瞅现在都啥时代了,谁家还在乎那千把块钱?”

“既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那应该就是风俗文化吧?咱们中国人不是讲究传承来着。”我说。

老马闷哼一声:“屁嘞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他娘的还有几个人记得?早他妈忘得一干二净!”

“那你倒是说道说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又问道。

“为了什么?”老马嘿嘿一笑说:“当然是为了让人赶紧死呗!”

当时老马的这番话可把我给惊住了,还没等我问其原因,就听老马说:“从前农村穷,舍不得糟蹋一张好床,就让将死之人睡在地上等死。可是地上湿气重啊,本来就是病重的人,你再让他湿气缠身病能好才出了鬼了。按理说到了现在这种习俗早就应该没有了,可你现在去农村瞅瞅,基本上家家户户还沿袭这一糟粕文化。”

“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太快,现在人忙啊,家里长辈病重急匆匆的从大城市跑回来准备奔丧,你说人还没死就准备好后事了,这不扯他妈蛋吗?!要是放在床上好好伺候着,再活个三两个月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家里的亲朋好友等不了啊,大老远请假从城市回来,这一来一回都是开销,所以干脆让他睡在地上死快点。”

“要是再往细了说,湿气对人死亡时间的快慢其实起不了主导作用,可关键架不住那人自己胡思乱想。别看他躺在地上跟死了一样,可心里那是明镜的,你把他放在地上这不等于主动告诉他没活头了吗?!癌症想要痊愈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呢,这他妈倒好,都告诉他没几天时间好活的了,你说他还能乐观起来吗?只有等死呗!”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身边的人都是想让他快点死。你多苟活一天身边的儿女就要多伺候你一天,你死了给你风风光光的办场白事我们也就做到尽儿女的责任了。”

我还记得老马最后砸着嘴说:“真鸡巴荒唐,不想伺候就告诉他安心离去,谁他妈不想多活几天......”

这就是老马告诉我的原因。

说回那个平房,当我外公看到中年妇女的女儿躺在堂屋的地上后,气的脸都涨红了,怒视着周围的人说:“你们这是造孽啊!人还没死呢!你看看你们像什么话!既然后事都准备好了还找老汉我帮忙作甚?!”

说着外公拉着我就往门外走。

见我外公要离开那个中年妇女赶紧跪在地上拼命磕着头说:“您老行行好帮帮我这苦命的娃儿吧!哪个当娘的愿意给自己家娃儿准备后事,还不是老刘家人祸害的哟!”

三姨姥也在旁边劝我外公,外公停住脚步又掏出一支烟点着,叹口气说:“你们先给我讲讲这女娃是咋被看上的吧。”

中年妇女把我还有外公请到里屋,抓了点瓜子糖果放在桌子上,又给我外公泡了杯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把这事给讲了出来。

先说一下我三姨姥为什么会跑到山东请我外公。

这位中年妇女是我三姨姥婆家的亲戚,按照辈分叫我三姨姥一声婶子,他们住的这个村子大概有100户左右人家,一半姓刘一半姓李,这个中年妇女随夫姓李,在这里就叫她李氏吧。

李氏丈夫死的早,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堂屋地上躺的那个女娃,叫李芳,这个暑假本来是考大学的,结果考试前期却无故昏迷,错失高考不说人也一直昏迷至今,大小医院都跑过来了也没能没查出什么毛病。

就在家里人准备把她转到北京医院治疗的时候,村里一户刘姓人家大清早竟然敲锣打鼓带着迎亲的队伍来到了李氏家里,说要娶李芳做他儿媳妇。

李氏被这莫名其妙的话给搞糊涂了,她知道刘家婆娘有个儿子,可他那儿子大前年就得白血病死了,怎么可能娶自己女儿。而李氏看外面敲锣打鼓的队伍又不像是开玩笑,就问刘家婆娘到底什么意思。

刘家婆娘左一口亲家右一口亲家的叫着李氏,说李芳答应了她要做自己儿子的媳妇,这次来就是接亲来的。

听刘家婆娘这么说李氏不愿意了,李氏嫁到这个村子也有二十多年了,她自然也明白刘家婆娘说的这个“亲”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亲”指的就是“娶阴亲”,也就是所谓的结冥婚。其实冥婚在当地很常见,几乎所有早逝的男女他们的父母都会在孩子死后给孩子操办冥婚。

而李氏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女儿不过是昏迷了几天,呼吸心跳体温啥的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差异,老家医疗条件有限一时间看不出来很正常,可首都那边医疗条件好啊,有钱的当官的都去那里瞧病,本想着这次过去自己多花点钱把孩子的病瞧好,结果倒好,你大清早一上来就说要我女儿嫁给你那鬼儿子,这不是存心咒我女儿死吗?

所以李氏当时就跟刘家婆娘急了眼。

那刘家婆娘也不是省油的灯,见李氏态度强硬,扯过迎亲队伍的锣就敲了起来,从村东头敲到村西头,一边敲一边嚷嚷着骂街,骂李芳不守信用,骂李氏不要脸收了彩礼还想反悔,最后搞得半个村子的人都出来嗑瓜子看热闹。

李氏见不得刘家婆娘在同村人面前污蔑她女儿,当众发誓自己要是收了刘家的彩礼全家不得好死。

谁知刘家婆娘勾着嘴角说:“你没收可不代表你女儿也没收。”

说着就让李氏翻一下李芳的口袋,看看彩礼是不是被她揣在兜里。

李氏对此本来是不以为然,应付着在自己女儿的口袋里随意翻了翻,谁知这不翻不要紧,一翻还真从李芳口袋里翻出来一个烫着金箔“囍”字的红包!这件事发生在1995年的山西。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何三御,山东临沂人,父亲是上门女婿,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外公家。

我外公是村里的村支书,小时候在镇头的破庙里念过几年私塾,虽然没有什么大文化,但是却写的一手好字,直到现在我们家过年时候贴的对联还是外公自己写的。

我外公属于那种德高望重的长辈,不光村里人对他礼貌有加,就连镇上的人每逢赶集碰到他了也会递上根烟寒暄一番。

也正因此,我从小仿佛就有光环加身,在学校老师同学都对我客客气气,身边朋友受到欺负只要找我绝对好使,我都不用做什么,只需要告诉他们我外公的名字,他们听了就会松了眉头笑呵呵的说误会。

其实我也知道镇上的人为什么对我外公那么尊敬,说白了就是怕得罪他,我外公在村里是“办事儿”的。办什么事?红事、白事、以及一些少见有悖科学的怪事。

在我们当地没有阴阳先生这一说,只是谁家结婚或者是奔丧需要有人主持那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外公。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的很快,但谁能保证自己家不死人不结婚的,有红白事就需要有人主持,我外公干这行几十年了名声在外,就算不是因为迷信但传统风俗那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甭说乡上,就看看上海广东这些一线城市,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喜丧风俗文化?

好了,再说下去扯得就有些远了,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冥婚的故事,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事。

那是初三的暑假,刚考完期末考试,回家的时候发现我三姨姥来了。

三姨姥是我外婆的堂姊妹,回去的时候她跟我外公外婆正坐在堂屋,三个人在聊些什么,当时我也没仔细听,最后才知道三姨姥是来找我外公帮忙的,帮什么忙不知道,只是当天晚上我外婆就开始给我外公收拾东西。

我一看这样子就知道我外公肯定是要出远门,当即就吵吵闹闹要跟着外公一起去,外公外婆还没说话就见三姨姥拉着脸说:“净捣乱,还不赶快进里屋睡觉,你姥爷出去办点事过几天就回来了。”

那我肯定不依,长这么大说实话我连我们市都没出过,见有这机会我怎么可能放弃,于是不依不饶的央求我外公带我出去见见世面,再说都放假了又没有学业压力。

外公想了想便同意了,我估计他是怕自己走了外婆管不住我,所以才同意带我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醒了,生怕外公骗我一个人偷偷的走了。吃完早饭外公招呼我带上课本预习,虽然不情愿但是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去外地也就没什么情绪了。

当天三姨姥是跟我们一起走的,在车站还给我买了一大盒圆形的泡泡糖,我嚼着泡泡糖问外公去什么地方,外公告诉我说去三姨姥家。

三姨姥家在哪我不知道,只晓得嫁到别的省去了,等买到车票才知道那个地方叫山西,具体什么地方不方便透露,不过去年还在网上看到当地盗尸配阴婚的新闻。

坐了一天的火车,等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七点了,下了火车三姨姥带我还有外公去附近吃了疤饼喝了羊肉汤,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匆匆忙忙开始接下来的路程。

从市里到县城再到三姨姥的村子,这一路又耗了不少时间,尤其是从县城到村子的那段路,坐的是三个轮子的小皮卡,一路给我颠的够呛,来之前的喜悦随着小皮卡行驶时的噪音变成了满腹怨气,本来还以为能看看大城市的繁华,结果还是逃不开乡下,心里一点都不明白外公来这鬼地方干嘛。

抱怨归抱怨我可不敢当着外公的面发牢骚,而且我也发现自从进了三姨姥的这个村子后外公就一直拧着眉毛,脸也拉的好长,黑的要命。

小皮卡停在贴着红白瓷砖的平房门口,三姨姥付了车钱就一个人进去了,外公点上一根皱巴巴的卷烟,还没刚抽两口屋里面就乌泱泱跑出来一群人,当头的一个中年妇女出来后“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我外公面前,还一边抹着眼泪说让我外公救救她的女儿。

我外公也不吭声,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三姨姥附在我外公耳边说了些什么,我外公眉头皱的更紧了,对着那个中年妇女说:“带我去瞧瞧孩子。”

中年妇女听了后赶紧起来带我们进去。

平房里面还有个小院子,进去后我发现院子里摆的有花圈还有火纸以及一些其它丧事用品。外公看到这些东西脸顿时就沉了下来。

进到堂屋我看到地上躺了一个人,走近点发现是个女人,说是女人其实看样子比我也大不了多少,身下垫了几层稻草,稻草上还有一层铺盖,身上盖的有被褥,闭着眼睛穿戴整齐好像睡着了一样安静极了。

看到这我心里就有些发毛了,我也是农村人,我知道睡在堂屋垫有稻草的地上寓意着什么,这代表这个人是将死之人,活不了多久了。在我们老家但凡是医院治不好的病重之人,家里人都会趁他还有一口气的时候给他在堂屋准备最后的栖身之所。

为什么不让病人在床上?

我们那里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如果病人在床上死,那么死后无论去哪儿都要背着一张床,还一个就是认为若是在床上死,他的灵魂就吊在床上,无法超度。

这个我向外公求证过,外公当时只是笑笑并没有告诉我。直到后面我慢慢长大,一个学医的朋友告诉我将死之人括约肌都会放松,屎和尿都是带不走的,如果躺在床上肯定会流出来,虽然活不了多久但有的人凭借最后一口气可以吊好几天,这好几天屎尿会混合在一块,等人咽气后那床自然也就不能要了。

后来我认识了河南的神棍老马,跟他说了这个颇具科学道理的答案后,他冷笑着回答我:“那床才值几个糟钱?从前可能真是为了节省成本,但你瞅瞅现在都啥时代了,谁家还在乎那千把块钱?”

“既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那应该就是风俗文化吧?咱们中国人不是讲究传承来着。”我说。

老马闷哼一声:“屁嘞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他娘的还有几个人记得?早他妈忘得一干二净!”

“那你倒是说道说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又问道。

“为了什么?”老马嘿嘿一笑说:“当然是为了让人赶紧死呗!”

当时老马的这番话可把我给惊住了,还没等我问其原因,就听老马说:“从前农村穷,舍不得糟蹋一张好床,就让将死之人睡在地上等死。可是地上湿气重啊,本来就是病重的人,你再让他湿气缠身病能好才出了鬼了。按理说到了现在这种习俗早就应该没有了,可你现在去农村瞅瞅,基本上家家户户还沿袭这一糟粕文化。”

“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太快,现在人忙啊,家里长辈病重急匆匆的从大城市跑回来准备奔丧,你说人还没死就准备好后事了,这不扯他妈蛋吗?!要是放在床上好好伺候着,再活个三两个月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家里的亲朋好友等不了啊,大老远请假从城市回来,这一来一回都是开销,所以干脆让他睡在地上死快点。”

“要是再往细了说,湿气对人死亡时间的快慢其实起不了主导作用,可关键架不住那人自己胡思乱想。别看他躺在地上跟死了一样,可心里那是明镜的,你把他放在地上这不等于主动告诉他没活头了吗?!癌症想要痊愈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呢,这他妈倒好,都告诉他没几天时间好活的了,你说他还能乐观起来吗?只有等死呗!”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身边的人都是想让他快点死。你多苟活一天身边的儿女就要多伺候你一天,你死了给你风风光光的办场白事我们也就做到尽儿女的责任了。”

我还记得老马最后砸着嘴说:“真鸡巴荒唐,不想伺候就告诉他安心离去,谁他妈不想多活几天......”

这就是老马告诉我的原因。

说回那个平房,当我外公看到中年妇女的女儿躺在堂屋的地上后,气的脸都涨红了,怒视着周围的人说:“你们这是造孽啊!人还没死呢!你看看你们像什么话!既然后事都准备好了还找老汉我帮忙作甚?!”

说着外公拉着我就往门外走。

见我外公要离开那个中年妇女赶紧跪在地上拼命磕着头说:“您老行行好帮帮我这苦命的娃儿吧!哪个当娘的愿意给自己家娃儿准备后事,还不是老刘家人祸害的哟!”

三姨姥也在旁边劝我外公,外公停住脚步又掏出一支烟点着,叹口气说:“你们先给我讲讲这女娃是咋被看上的吧。”

中年妇女把我还有外公请到里屋,抓了点瓜子糖果放在桌子上,又给我外公泡了杯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把这事给讲了出来。

先说一下我三姨姥为什么会跑到山东请我外公。

这位中年妇女是我三姨姥婆家的亲戚,按照辈分叫我三姨姥一声婶子,他们住的这个村子大概有100户左右人家,一半姓刘一半姓李,这个中年妇女随夫姓李,在这里就叫她李氏吧。

李氏丈夫死的早,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堂屋地上躺的那个女娃,叫李芳,这个暑假本来是考大学的,结果考试前期却无故昏迷,错失高考不说人也一直昏迷至今,大小医院都跑过来了也没能没查出什么毛病。

就在家里人准备把她转到北京医院治疗的时候,村里一户刘姓人家大清早竟然敲锣打鼓带着迎亲的队伍来到了李氏家里,说要娶李芳做他儿媳妇。

李氏被这莫名其妙的话给搞糊涂了,她知道刘家婆娘有个儿子,可他那儿子大前年就得白血病死了,怎么可能娶自己女儿。而李氏看外面敲锣打鼓的队伍又不像是开玩笑,就问刘家婆娘到底什么意思。

刘家婆娘左一口亲家右一口亲家的叫着李氏,说李芳答应了她要做自己儿子的媳妇,这次来就是接亲来的。

听刘家婆娘这么说李氏不愿意了,李氏嫁到这个村子也有二十多年了,她自然也明白刘家婆娘说的这个“亲”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亲”指的就是“娶阴亲”,也就是所谓的结冥婚。其实冥婚在当地很常见,几乎所有早逝的男女他们的父母都会在孩子死后给孩子操办冥婚。

而李氏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女儿不过是昏迷了几天,呼吸心跳体温啥的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差异,老家医疗条件有限一时间看不出来很正常,可首都那边医疗条件好啊,有钱的当官的都去那里瞧病,本想着这次过去自己多花点钱把孩子的病瞧好,结果倒好,你大清早一上来就说要我女儿嫁给你那鬼儿子,这不是存心咒我女儿死吗?

所以李氏当时就跟刘家婆娘急了眼。

那刘家婆娘也不是省油的灯,见李氏态度强硬,扯过迎亲队伍的锣就敲了起来,从村东头敲到村西头,一边敲一边嚷嚷着骂街,骂李芳不守信用,骂李氏不要脸收了彩礼还想反悔,最后搞得半个村子的人都出来嗑瓜子看热闹。

李氏见不得刘家婆娘在同村人面前污蔑她女儿,当众发誓自己要是收了刘家的彩礼全家不得好死。

谁知刘家婆娘勾着嘴角说:“你没收可不代表你女儿也没收。”

说着就让李氏翻一下李芳的口袋,看看彩礼是不是被她揣在兜里。

李氏对此本来是不以为然,应付着在自己女儿的口袋里随意翻了翻,谁知这不翻不要紧,一翻还真从李芳口袋里翻出来一个烫着金箔“囍”字的红包!

这一下可不得了,在当地办冥婚收了人家的彩礼就代表同意了这桩婚事。

刘家婆娘顿时乐了起来,又让李氏把红包打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着五百块钱。

李氏打开点了点,正好不多不少五张大团结,每张大团结的右下角还写着刘家儿子的名字,而且红包里面还装着一绺头发丝,不用说,这肯定是刘家儿子的头发,估计是刘家婆娘在儿子下葬前剪下来准备以后给儿子办冥婚用的。

虽然确确实实从李芳口袋里找到了红包,可李氏但并不买账,她知道自己女儿的秉性,绝不会轻易收别人的钱,而且还是一笔五百块的巨款。她觉得刘家婆娘就是故意找茬,自己女儿还在昏迷当中,没人跟她对证还不是由着她怎么说。

到这里附近的邻居也有些看不下去了,不管怎么说总要等人家把孩子的病瞧好才能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可刘家婆娘不愿意啊!硬是缠着李氏不让她出门,还招呼外面的人进来,结果进来七八个老太婆,岁数都在60往上。

为首一老太婆一边哭骂一边咔咔吃着药片,抱着牌位捧着孝服,非要姑娘披麻戴孝跟她孙子的灵牌拜天地,否则就要一头碰死在李氏家门口。

最后没办法李氏叫了村长又报了警,问刘家到底要什么条件才能不闹,那老太婆瞪着眼说:“就不能让她女儿去治病,必须死在家里,她家收了彩礼就等于答应了,答应了俺孙子她就是俺家的人!”

过了一会儿警察也过来了,听完事情的前后把警察都气乐了,说你五百块就敢买大活人性命?

老太婆一听,满地打滚,堵着门不让人出入,谁一拉她她就翻白眼浑身直抽抽,跟着她来的几个老东西马上就叫唤“打人啦!打死人啦!”过来掐人中喂药片,整的跟真事儿似的。

因为她们年纪大,排辈分也高,又装疯装死,村长和警察谁都不敢碰这群老流氓,只能是和稀泥,等这群老王八蛋撒泼抖威风玩的差不多了,刘家这边就提了条件——要走可以,让姑娘家退彩礼。

不过这退彩礼可不是把李芳身上的红包还回去那么简单,本来五百块钱的彩礼,要退可以,不过得退一万,而且还要李氏全家披麻戴孝去她孙子坟上摆供。

95年的一万块钱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95年猪肉一斤1块8毛钱,黄金一克只要70元,房子一平200元。

一万块钱,对李氏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刘家接下来又提了一个条件,彩礼钱可以不要,你们全家也不必披麻戴孝,只要你们能在半个月内给我家孩子再找一个女人结冥婚。这个女人也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必须要年轻貌美,没结过婚,高中以上学历。

听听,听听这条件,现在农村人结婚找对象也不敢要求那么高,然而人刘家就是这么说的。

这下李氏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李氏的婆婆却答应了刘家的第二个条件,当天下午收拾好东西就走了,说什么去娘家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结冥婚且符合刘家要求的女人,给点钱也行。

就这样,李氏的婆婆一走就是好些天,李氏想带女儿去首都看病屡次被刘家人拦下来,全刘家的人轮番监视李家的动态,不给他家孩子找到冥婚对象压根不让李氏出门。她们孤女寡母的怎么能拗的过刘家一大家子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病情越来越重,到后面李芳好几次都差点过去了,李氏实在害怕所以就提前准备了丧用品,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连李芳的后事都办不好。

听到这我外公已经抽了好几颗烟,眉头紧皱着,也不说话,我是第一次见外公这个样子。

把前因后果讲完后,李氏央求我外公一定要救救她的女儿,说李芳是个懂事的孩子,是不会随便收别人红包的。

我外公敲敲烟灰说:“你把刘家小子的坟头指给我,我去那里看看再说吧。”

于是吃完午饭我外公一个人就去了刘家的祖坟,整个下午我都没见到他。

大概是快到吃晚饭的时候,李家门被推开,我以为是外公回来了,谁知道进来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行色匆匆,李氏看到她叫了声娘,然后问她怎么样了。老太太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我,然后从兜里抓了一把水果硬糖给我,让我乖乖待在院子里不要乱跑,说完就拉着李氏进了里屋。

当晚我睡得很早,第二天是被院子的吵闹声给惊醒的,我下床去院子里看了看,发现外公正在跟李氏还有她婆婆争执什么,外公红着脸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外公让我去屋里收拾东西带我回家,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突然,但我能看出来外公憋了一肚子火。

我住的那间房子的对面还有一个小房间,是我外公昨晚让李氏准备的,之前是个谷仓,应该是李家囤粮食的地方,为了给我外公腾地方里面的粮食已经被李氏搬空了。

我想着里面应该有外公的东西,就进去看了看,走到门口发现房间的门上贴了一个“囍”字,我又左右看了看,发现院子里的丧用品已经不见了,而是换成了喜事用品。

我推开门走进去,进去房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床,床上坐着一个女人,地上也躺着一个。

我当时不太敢进去,总觉得有点诡异,就在门口看了看,看到地上躺的是李芳,还跟昨天一样昏迷着,不过她的身边围着摆了一圈红蜡。

床上坐着的那个女人穿着红色的旗袍,头发盘起来的,是新娘子的造型,不过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她的盖头是白色的。

她被白盖头盖着我看不到她的脸,不过能看到她的皮肤挺白的,个子比李芳还要高一个头,就安安静静的坐在床上。

后面我听到了门口的唢呐声,还有打鼓的声音,我就跑到院子去看,看到迎亲的队伍直接进到李家。这迎亲的队伍里面竟然还有敲大洋鼓的,穿的跟皇家骑士一样。

接着李氏跟她婆婆就去了里屋,等她们出来的时候两个人一左一右扶着我在房间看到的那个新娘子。李氏婆婆一边扶着那个新娘子,另一只手还摁着她头上的白色盖头,似乎很怕白盖头掉下来露出新娘子的脸。

这时候外面的鼓声、唢呐声、锣声更响了,李氏跟她婆婆一直把新娘子扶到门外面,我当时想凑凑热闹就跟着一起出去了,其实也就是想吃点喜糖。

外面有一辆老式桑塔纳,迎亲的队伍把车门打开准备扶亲娘子进去,车门打开的时候我看到后座坐着一个人,但又觉得不对,再仔细一看发现是个纸人,能看出来是个男人。

纸扎的男人,穿着大马褂,带着一个平沿毡帽,腰上还系着大红花。

迎亲的队伍走了后外公带着我也回了家,回家这一路外公很少说话,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后来我渐渐长大,我问外公当初为什么会跟李家人吵起来,外公起初不肯说,不过在一次醉酒后我还是从他嘴里把话给套了出来。

原来我那天看到的新娘子就是李氏婆婆找到代替李芳跟刘家小子冥婚的对象。

这本来没什么,我外公也把冥婚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等她嫁过去李芳自然也会醒过来。可是后面我外公慢慢发现不对,李氏婆婆找的这个冥婚对象有些怪,好像不会说话,只会咧着嘴笑,而且嘴角经常流着口水,怎么看怎么不像正常人,完全一副傻子样。

我外公就问李氏婆婆到底怎么回事,李氏婆婆不肯说,我外公威胁她,说你要是不说我现在就走。李氏婆婆慌了,这才说这个女人是她在娘家花500块钱买的,天生是个脑瘫,智力有问题,一直找不到婆家,父母年龄也大了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于是便把女儿卖给了自己。

我当时听了只觉得人心如墨,不禁为那个女人感到悲哀。

可外公接着说:“如果真是这样还好,她父母把孩子卖给李氏婆婆那也是算是答应了这差婚事,这叫父母之言,李氏婆婆作为中间人把他们俩撮合在一起这叫媒妁之约,冥婚当天刘家人明媒正娶这也是天地见证。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我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就当做一个故事听,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因为一件事又认识了李芳,那时候的她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模样。旧事重提我们聊到当年这件事,我说了一些自己的疑问,例如她当初到底有没有收刘家的彩礼。

李芳摇头又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算不算收。

那时候她已经快要考大学了,想着考完试趁暑假找个活儿做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也就是考试前期她去镇上找活儿的时候,意外就遇见了刘家婆娘,刘家婆娘一见到她就可劲儿夸她出息,还说什么我们村儿的骄傲,肯定能光宗耀祖之类云云的话。

之后说着刘家婆娘就从兜里掏出来一个红包塞到李芳手里,说什么是自己家的一点心意,就当做金榜题名后吃酒席的份子钱。李芳肯定不能要啊,隔着红包她自己也能摸出来里面有不少钱,那个年代谁家都不富裕,这还没考试呢就给个那么大的红包,吓得李芳根本不敢收下。

见李芳不要,刘家婆娘眼眶顿时就红了起来,带着哭腔说:“俺家儿子死的早,没有孩子,大娘从小看着你长大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给这钱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想你以后念着大娘的好,等大娘死了逢年过节也能有人烧点钱上个供...”

刘家婆娘把自己说的特别惨,李芳年纪小经不住这苦肉计,最后也就收下了这个红包。收下红包后李芳想着回去告诉李氏,看看要不要再把红包还回去,结果刚到家门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晕了过去。

听李芳说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种什么心情,人心如墨亦是人心如海。

我又问李芳当初那个跟刘家小子冥婚的女人怎么样了?

李芳告诉我死了,嫁到刘家没几天就死了,听说是患了疾病,最后跟刘家小子埋在了一块。

我长长的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可怜的傻女人。”

李芳也跟着叹口气说:“是啊,世界总会对一部分人充满敌意,小时候跟我奶奶一起回她娘家的时候,我记得她们村儿桥底下也有一个傻女人,什么话都不会说,白天就站在桥头上望着赶集的人傻呵呵的笑,话说我还跟她一起抓过鱼呢......”

相关文章

  • 灵魂摆渡—《鬼妻》

    冥婚流传已久,具体起源年代已经无从考证,时值今日,依然有许多信奉神灵的人为死去的亲人举办冥婚。 冬青的室友...

  • 冥婚

    富家子弟喜欢一个女的,然后那个女的男人是个会功夫的,一天晚上富少爷把女的掳走想霸王硬上,被一个和尚路过救了,后来女...

  • 冥婚

    老曹头的姑娘病了,李家村的村民们互相转告着。这个病可是邪病啊,听说是撞 鬼了,村民们都聚在一起惊恐失色的议论着。一...

  • 冥婚

    由于自己性格腼腆不善言辞到这三十而立的年纪都还有找到女朋友,自然而然的也加入了相亲的大军。 见来见去说实话我都看上...

  • Ⅶ冥婚

    鬼魅法医Ⅶ(冥婚) 恐惧有时候与你相隔就像一张纸一样,但此时的李国安与恐惧相隔一块玻璃。那个脸色惨白嫣红而薄的嘴唇...

  • 冥婚

    在很多个夜里,王明都会从床上爬起来,锁上院子门,偷偷往小娟家里走去。这样的夜里,通常是刘大不在家的时候,刘大不仅是...

  • 冥婚

    当倾心看到他倒在她面前,感到他就要消失她的生命,恐惧而又害怕,这个从小守护她的人,再不能出现,她该如何? 郡主倾心...

  • 冥婚

    吃晚饭的时节,南院羔爷爷家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老李太太放下饭碗,用手抹了把嘴,挪动着足有二百斤的身体走了...

  • 冥婚

    1 正月初七的晚上,高家欣做梦都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成功加薪,相恋多年明天就要成为新娘的张敏也在成亲的前一天晚上,意...

  • 冥婚

    我老家是在某个小村里的,而且是属于南方比较迷信的地方吧,所以听的特别多这些事情。今天只想说一说发生在我小学老师家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冥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n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