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个爱读史书的男子,发现历史读物大都晦涩枯燥,便萌生了创作历史小说的念头。
为求成功,他跑到寺庙求了支签,给自己取了笔名。
男子叫石悦,他的笔名是当年明月。
这个笔名,来自一句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他在网上发的第一篇帖子,写的是朱元璋的故事,题目叫《明朝那些事儿》。
书中有帝王将相,王公权贵,市井小民等等,都做了详尽的描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活生动。基本上涉及的每个人,都立体饱满,性格突出。
因此,《明朝那些事儿》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目前还是最好看,最流行的通俗历史读物。
作者当年明月仅此部书,就收获版税4100万元。
当年明月说:“很多人看到的历史是故事,而我看到的是情感,是痛苦、悲伤、挣扎、追悔莫及。”
01 宏图霸业,终成过眼云烟
小说第一部,“洪武大帝”——朱元璋。开篇,就是朱元璋的一份履历。
世代务农的朱家,出了朱元璋这样的帝王,那应该说是祖坟上冒青烟,甚至是冒了黑烟。
朱元璋出生不久,父母亲都相继因饥荒离世。哥哥和姐姐也都抵挡不了荒灾,一个个死掉。
朱元璋为了活下去,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沿街乞讨过。
就这样一个,生活凄惨的不能再惨的贫苦娃,在反元的浪潮中,凭借超凡的头脑和才能,建立了自己的战斗军队。
通过战胜最大的割据军阀,陈友谅和张士诚,最终取得了雄霸天下的宝座。
朱元璋的强大,还体现在,他永不知疲倦地处理国政上。
他废除了宰相制度,一人干了皇帝和宰相两职的活。这是真正的劳模,真正的创业型帝王。
即使如此剽悍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抵不过岁月的风尘,在七十一岁时,终究尘归尘,土归土。
朱元璋之后的永乐大帝朱棣,是在军事战争中崛起的一代英主。
朱元璋很喜爱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很早就立了他为太子。可惜朱标早逝。
出于对他的疼爱,朱元璋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储君。
朱允炆即位后,感觉到他的叔叔们严重威胁到君位,坚决实施削藩。这时,作为燕王的朱棣,就不干了。他于是联系其他的藩王,打算造反。
凭借自身不同凡响的军事才干,又取得了哥哥宁王的特种部队“朵颜三卫”,以及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助力,朱棣成功篡夺了朱允炆的江山。
当上皇帝的朱棣,干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
修书,《永乐大典》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宝库;迁都,从南京到北京,这份勇气和魄力,也许除了朱棣,没有第二个人;远航,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此时发生的。
这样的丰功伟绩,朱棣成了一个少有的雄主,被誉为“永乐大帝。”
然而,当年明月在书中感慨:
“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凡事都有兴衰起落,万物终将走向寂灭,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
世事不过大梦一场,荣辱得失转眼成空,富贵贫贱亦稍纵即逝。宏图霸业,终成过眼云烟
02 权贵将相,百年随风而逝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宠幸宦官王振,听信他的怂恿,在瓦剌入侵时,带兵亲征。
由于王振的愚蠢,致使朝廷二十万军,几乎全军覆没,发生了惨烈的“土木堡之变”。从此明朝几代的积累,一朝化为乌有。
后来瓦剌突袭首都北京时,如果不是于谦奋起抗争,力挽狂澜,也许明朝就从此在历史改写了。
于谦的功勋,彪炳千秋,终明一朝,都该感激他的不朽贡献。
而在朱祁镇复辟后,却考虑到于谦对自己的威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这么个大功臣。
无论创下多么了不起的功绩,拥有多么至高无上的权力,终究都成了被岁月掩埋的过去。
大明一朝,出现了无数的贤臣名将,可要说治理能耐之高超,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数一数二的。
扶持年幼的明神宗处理政务,还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爱惜人才,严厉惩治贪腐,减轻民众赋税,被称为“千古一相”。
群臣敬重他,宦官惧怕他,太后和皇帝也不敢在他面前摆架子。为了实现国泰民安的目标,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繁华落尽是沧桑,喧嚣过后是尘埃; 所有的风光和得意,都是昙花一现;无尽的平淡和挣扎,才是世间常态。
03平凡小民,也有自己的精彩
我们都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第一次开通了海上交通。
而且,正因为郑和远航,才有了永乐年间的万邦来朝。
实际上,郑和本人,不仅是个太监,还是一名战俘。
郑和原名马三宝。在朱棣还是燕王时,一次远征云南,明军大获全胜,俘虏了一批当地居民。而马三宝正是其中一员,这时他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
依据当时惯例,马三宝到了朝廷,要被阉割,当做一个宦官来服侍主人。
马三宝就这样,以一名宦官的身份,跟着朱棣东征西战。
没有什么快乐和幸福童年的马三宝,生活中只有战火和战争。
可马三宝聪明伶俐,头脑聪颖过人,在一次战役中,因为他的献策,朱棣取得了战争的巨大胜利。
朱棣后来夺位成功,就赐给马三宝国姓郑。从此,他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郑和。
后来,朱棣对他很器重,加上他的过人智慧,就有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小人物,只要能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头脑,一样可以活出光耀千古的精彩。郑和正是这样的佼佼者。
在这部荡气回肠的史诗末尾,当年明月笔锋一转,轻飘飘地引出了一个浪荡游子的故事。这个不务正业的游子,名叫徐霞客。万历十五年,徐霞客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江阴,从小就喜欢亲近自然。当时,想要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只能选择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但徐霞客极其讨厌考试,也不在乎功名利禄,索性放弃了科考。他定下计划,一年只休息一次,其余时间都去游历大好河山。
多次游历时期,徐霞客差点客死他乡。多次遭到强盗,身上钱财被劫掠一空,衣食无着落的他,差点死在异地。
然而这些,都没能挡住他继续前行的脚步。
在游历期间,徐霞客考察地形、地貌、水利等情况,留下了丰富的地理资料。后人根据他的经历,编成了《徐霞客游记》。
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
作者当年明月让徐霞客最后出场,有着他自己别样的深意。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04 写在最后
后来作者当年明月,曾在采访中感慨道:
“他们不断地挣扎,想出头想出名,有的是为了正义而奋斗,有的是为了失意而奋斗。但无论这些人怎么折腾,你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
当你与苦难和挫折相逢,不知该何去何从时,不妨看一看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想一想自己活着的意义。读史明智,以古鉴今,阅尽朝代兴衰。当你看过历史兴衰,就不会为眼前的琐事沉沦。
可惜的是,当年明月就只出了这一部书。网传他有打算再写另一部书。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停了笔。
本来是公务员的他,现在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祝福当年明月,有个光明的未来。
也许置身官场,他已经没那份,再继续写书的心情。不管怎样,都感激他,为我们带来一部,如此精彩绝伦的历史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