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摄影人物
菲佣用一张香港的孤独照,击败 6 万摄影师,被保送进纽约大学

菲佣用一张香港的孤独照,击败 6 万摄影师,被保送进纽约大学

作者: 徕摄街头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0:15 被阅读474次

“香港是第二个家,但我永远不属于这里”。

她是菲佣,也是摄影师,

拍下了在香港的孤独,

登上《纽约时报》,受纽约大学青睐

这张对小女孩的无意抓拍,帮她击败了 6 万专业摄影师,从 HIPA(哈姆丹国际摄影比赛,奖金最高的摄影比赛之一)脱颖而出,拿下第一名。

评委从无数照片中一眼就挑出这张作品,因为情感非常触目。

“连女孩手指摆放的角度和方向,都流露着美感。这需要有相当的天份和经验,才能预知女孩的动作并拍出。”

凭借这些作品,她登上了《纽约时报》和 CNN,获得美国 Magnum 机构的资助,得以前往纽约大学进修。

而就在不久前,摄影杂志《PDN》公布的“年度 30 位最值得关注的摄影新晋”中,也有她的名字—— Xyza Cruz Bacani 。

01

她是个菲佣,也是个孤独的摄影师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菲佣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角色。

她们需要背乡离井,为了生计和家庭远渡重洋去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从事苦闷劳累的工作。

除了巨大的工作量和生活压力,精神上的空虚也是她们每天都要面临的难题。

在香港,这样的菲律宾女性,有接近 30 万人。

一般情况下,她们一周会进行 6 天的工作。因为平日工作强度大,而且相处的都是语言不太相通的“异乡人”。

所以一到休息日,她们都会聚到公园里,谈天说地、打牌娱乐。

不过,在这个群体里面,有一个女生不太一样。

她将打工获得的酬劳节省下来,扣除了寄给家人的一部分后,再找74岁的雇主借了些钱,购买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Nikon D90。

每个周末,她都是孤身一人背着相机,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与无数人擦肩而过,用镜头记录这个城市的寸寸流光。

在她的镜头下,有明明相对而坐却只顾着玩儿手机的情侣。两人各自怀揣心事,任手指在键盘上驰骋......

她喜欢拍摄那些寂寞的人,因为他们萧瑟的身影与身为菲佣的自己,从这座大城市领会到的东西是那样的相似。

行色匆匆的过路人、清晨街头的环卫工、忙碌在后厨里的厨师......众生百态,在她的镜头下,一展无遗。

她拍出的照片多半都带着种疏离的气质。黑白色调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无论他们在干什么,是否在一个画幅之中。

她喜欢将目光聚焦到社会中的小人物、小角色身上。通过对光与影的追逐,捕捉出都市里的一张张面孔。

02

菲佣没自由、不平等

作为一个二代菲佣, Bacani 的母亲在她8岁那年就来到香港做佣人。

17岁那年,她为了弟弟妹妹的学费来到香港,变成广大菲佣中的一员。

Bacani觉得香港是个神奇的地方,能给她安全的生活。

“我可以自如地走来走去,不用担心有人袭击我。在老家时,白天也不太敢一个人出去。”

但生活得久了,她越来越肯定:这座城市并不认可她们,无论多努力地工作,多努力地想要融入,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她们都是异乡人。

她非常明确地认识到:以菲佣身份生活在香港,毫无自由、平等可言。

从小就热爱画画的Bacani,尤其喜欢把色彩、线条搭配在一起的过程。但因为穷,儿时的她并没有学习的机会。

上学后,她又爱上了摄影。同样是构建画面的过程,但拍照更快,只要摁下快门,瞬间就能定格成永久。

然而一架相机对她太过奢侈,妈妈也说:

“那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东西。”

家里的贫穷让她不得已放弃了爱好。在来香港的前五年里,她和其他菲佣过着同样的生活:工作日做着无尽的琐事,休息的时候就去中环,消磨宝贵而无聊的时间。

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迷失,而摄影让她感受到了自由。

“摄影不一样,按下快门的声音都一样。拍照的人们说着同一种语言,这个时候,她和那些本土人,是平等的。”

作为异乡人,Bacani喜欢摄影,她认为镜中的世界朦朦胧胧,就如她和香港的关系一样,伸手可见,却触不可及。

03

“因为你是菲佣,就什么都不能做”

有人说她是现代版的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是一位大半辈子都住在芝加哥的保姆,并没有很多人认识她。

直到2007年,因她拖欠租金,一家保险箱出租公司才公开拍卖她保险箱里的物品。这时,人们才发现她是一位狂热而执着的街头摄影师,而此时她已81岁高龄。

这些珍贵的照片大多拍摄于1950-1990年代,几乎记录下近半个世纪美国街头的变迁。

但Bacani并不喜欢这个比喻,她更喜欢做自己:

“Vivian Maier已经是一个传奇了,而我想创造自己的声音。”

在获得国际大奖后,越来越多的目光投放在她身上,她的作品也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

她用自己的摄影,为同是菲佣的人们发声。

这组纪实照片揭开了残酷的现实,反映了菲佣悲惨的生活, 广泛流传,引起了极大反响。

Bacani因此荣获马格南人权基金,此前,这个奖项仅4名中国摄影师获得过。

「菲佣、摄影、大奖」,当这些毫不相干的词碰撞到一起时,不少人开始用一种猎奇的目光来看待这件事。

面对这些惊讶和好奇时,Bacani没有借助工作的原由,诉说自己成功的不易。相反,她说:

人们在知道我的职业后,往往会露出一丝诧异,就像因为你是菲佣,就什么都不能做一样。

但其实,当我在拍摄时,我便不只是菲佣。

或许,比起天赋,这一份“即使身处底层,仍坚持追逐梦想”的生活态度,才是Bacani成功的主要原因。

来源:美艺国际艺术教育

相关文章

  • 菲佣用一张香港的孤独照,击败 6 万摄影师,被保送进纽约大学

    “香港是第二个家,但我永远不属于这里”。 她是菲佣,也是摄影师, 拍下了在香港的孤独, 登上《纽约时报》,受纽约大...

  • 香港 菲佣

    7月16日:菲佣 前两天家里的费用姐姐跟我商量想回菲律宾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但是这疫情下,这个情况就比较麻烦。机...

  • 港摄影师 夺《国家地理》大奖

    香港再在国际闯出名堂!本地摄影师Brian Yen,凭一张「黑暗中的光点」,揭示「低头族」陷入交际困境,击败来自逾...

  • 我眼中的香港(六)

    离不开的姐姐 由于香港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所以很多妈妈选择出去工作而家中事务则大多交给工人姐姐(菲佣或者印佣)...

  • 菲佣玫瑰

    菲佣玫瑰 作者:木清琳 (音频作品经由作者授权) 菲佣可以说是菲律宾妇女命运的代名词。她们大多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然...

  • 菲佣,香港的微笑之花

    菲佣是港岛永不凋零的花朵,每逢周日,遍地盛开:在广场,在墙角,在地道和天桥两侧。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出门,找好空地,...

  • TA凭什么和阿娇相处了20年?

    前几日刷新闻时,看到了钟欣潼(阿娇)发布了一张图片,图片中穿红衣服的女子是在她家中工作了20年的菲佣。原来这位菲佣...

  • 夜不夜

    万家灯火璀璨, 独照孤影凭栏。 斑斓霓虹好看, 心中无光总是难。

  • “菲佣”

    在实习之前,我听说过保姆,也知道月嫂,但对于菲佣还闻所未闻。据说很多保姆会虐待婴儿,月嫂收入上万,不知道菲佣是何方...

  • 菲佣?

    菲佣为何那么受欢迎 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界知名品牌。菲佣的足迹可以说遍布全球。这与菲律宾多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菲佣用一张香港的孤独照,击败 6 万摄影师,被保送进纽约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ho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