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一闺蜜找我吐槽,说是发现男人的一大特征,极度现实。
我兴冲冲的跑过去,美女抿了一口咖啡:“你发现了吗?现在男的怎么都这么现实,自己没多大本事,还都指望着女的能买车买房!”
闺蜜是广大剩女的一员,在新一线的大县城里,身材高挑,工资过万,家境也是拔尖的,看着她气愤又略带失望的眼神,我无从安慰,但妹妹,这现象不挺正常的嘛
25岁,你不嫁!现在呢,面对30多岁的剩男。这个群体,装起来,可以拿下学生妹,但找同龄,呵呵,只差把你上一辈的关系网查的清清楚楚干干净净透透澈澈清清明明。(一激动,有点词乏)
我觉得无可厚非,人过30岁,凡是不跟你谈现实的,都是装。
一
说到男人装,不知你会想到哪一位。(图文无关,我是CXK粉)
太多装男了!
不想怼,我打算用一个遥远的案例来解答,男人到底要什么?
自古以来,从没变过。
只是如今社会,大家现实物质起来,变得更早也更为普遍。曾经我也十分渴望卓文君的爱情,但闪耀的背后,却有不被告知的凄凉、悲痛。
对历史大不了解的人,对司马相如的印象可能是其文质彬彬,文采斐然,与卓文君的爱情也是一段传奇,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
然而,我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正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男人,也是普遍相同,之所以给人的印象不同,只不过是能力与情商的差距罢了。
二
“史记”所记载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一见钟情,共度贫苦。
初见卓文君的司马相如,正值36岁,高不成低不就,陷入贫困之中,没有合适的工作,他的前途看上去一片灰暗,宛如一条咸鱼。
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凤凰剩男,有些虚名。但司马相如穷归穷,还是知道穷思变,要混圈子,在他那个可以合法买官的时代里,他的如意算盘打到了第一首府卓王孙身上。
司马相如将手头仅有的钱,买了一辆宝马325,同好友王吉一起去参加卓王孙举办的精英派对,其翩翩风度口述首都风情,立即打动二线城市的精英们。
司马相如完全找到了明星的感觉,充分入戏,越来越自信,一曲奏罢,全场陶醉。
司马相如装到了出神入化境界,是有目的的。好友王吉常来卓王孙家,知道无缘此宴的卓文君喜欢听琴,而且17岁的卓文君守寡已有一段时日,正愁嫁呢!
三
“史记”没有记载卓文君的长相,历史上的卓文君很可能是个相貌平平的女人。正因为这个原因,卓文君当时的心情是“恐不得当也”,也就是害怕自己配不他。
司马相如的琴音,卓文君听懂了,她一刻也没犹豫,接受了勾引,连夜主动私奔了。
两人回到成都,司马相如的装逼预算有限,购买行头和介绍费,已经花光了全部资金,卓文君面对的,是婆家家徒四壁的现实。
现代社会,这样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充门面花光钱,把女人骗到手再说!还美名曰:为了你,我拼尽全力!
四
看来只好坑爹了,二人卖车开起酒馆,就是让当爹的没个好名声。
卓王孙最终败给女儿,给了他们一百万和十几个仆人,司马相如一跃而为成都富豪,完成了咸鱼翻身第一跳。
好运一来,便是连绵不绝,汉武帝继位,读了“子虚赋”,立即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到了空前的赏识,成为皇上的红人,一直活跃在京城,老家留下卓文君与妻子相对。
司马相如高明至极的造势与炒作,并非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只是这种差距恋爱,一旦男方得手,女方的悲剧就接踵而来,而历史却草草几笔带过。
五
传统意义上,未婚女人如同枝头最红的苹果,众人仰望时,越看越好看,一旦从树上摘下(婚嫁),便身不由己了。
虽然我们总喜欢给童话故事套上一个完整美好结局,但卓文君婚后如何,却已不得而知。
“史记”没有关于相如和文君子嗣的任何记载,两人的爱情没有结出应有的花朵,卓文君很可能终生未育。
晚年的卓文君,广有钱财,天天出入高档会所,随心所欲地购物商场,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作为一名妾,卓文君忍受了居人下的尴尬与屈辱,忍受了与丈夫长年分离的孤寂与落寞,最终还要经受老公移情别恋带来的失落与愤怒。
这样的案例,如今社会,多如牛毛!
抛开感情道德因素,司马相如的人生是成功男人的楷模;
但从女人的角度看,是至今仍然在上演的女人无奈心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