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古镇行

作者: 执古之道_能御今之有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9:24 被阅读3次

余秋雨先生书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早已成了都、青二城的金字招牌,这二城数年也迎来送往了诸多游客,其中便有一个我。

近来在成都闲度数日却不甘闲,便决心出门游玩。早在五年前,我便跟着旅行团踏足两城。也恰恰因此,不再乐意故地重游,毕竟,去过的地方,吸引力往往不如那些没去过的。

稍作计议,来到了青城山的后花园—街子古镇。

坐公交直达目的地。落地后,舒了懒腰。细雨嘀嗒,微风着面,吹散了几日来的高温与心头的烦躁。漫步时,深深的吸一口气,再缓缓的吐出,真是莫大的舒服。

前行不远抬头处,一座充满年代感的门楼最先映入眼帘。

正中央四个大字—街子古镇,便是它了。

穿过中门,寻觅住处。此处的客栈大多都有一些有趣的名字,类似于寒舍,云隐,缘源等等,价位不高,标间基本在百元左右,环境还不错,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推开窗户,一眼望去,一色都是青青的瓦房,加之古木房梁,倒是别有情趣。眼光稍作停滞,再望远,青山隐隐,犹如仙境。

略加休憩,便踏出了客栈。此番没有奔着景点而去,不开导航,任由双腿择路。

走不多时,便看到一座木塔模样的建筑。

街子古镇字库塔

它高15米,六边型,共五层。根据它下边的字碑介绍,此塔名为字库塔。有文化的街子人,觉得把有字的纸随便乱扔,是有损功德的事,就建了这个塔,用来烧废弃不用的有字的纸,故名字库塔。

离字库塔不远有一座桥,名为瑞龙桥。乍眼一看,与现代的桥风格完全不同。在桥的顶端和两边的长廊上,有很多名家的字画,奈何学疏短浅,竟不能完全读通,罢了,不强求了。

街子古镇瑞龙桥 瑞龙桥侧影

继续前行,人越来越稀少,环境也越来越清幽,偶尔能碰到一两个当地的老人无忧散步,心中暗暗自忖,此地真乃是养老的好地方。

远望处,几间瓦房,若隐若现,云雾缭绕,恰似桃花源一般。

街子古镇边缘某处

逛着逛着便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身在何处。恰逢肚子开始抗议了,计定循着香味去覓点特色小菜。

古镇上商业店铺密密麻麻,与丽江古城,大理古城有些类似,好在此处价格比较亲民,一碗中份的渣渣面加一碗冰粉总共十三块,口味算是不错了。

渣渣面与冰粉

古镇中的在古镇当中转了一圈,逐渐有些疲惫。最初的兴奋与突如其来的舒适也慢慢消失不在,这或许就是习惯吧。

常有人把旅行说成:从一群人呆腻的地方到另一群人呆腻的地方。我始终不认同这样的观念,在我看来,旅行,更像是思想的交换。

比如此次古镇行,无论是店铺名称,还是建筑细节,亦或是小桥流水,从中都能让人感受到千年古镇自身蕴藏的的文化韵味。而这种感受,是仅仅依赖书籍所不能做到的。

在旅途中,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路上所遇到的人,路边所看到的景,旅途中所产生的思考都将改变我们。只有见证事物万千,才更能增添我们的包容。

相关文章

  • 雨后古镇行

    余秋雨先生书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早已成了都、青二城的金字招牌,这二城数年也迎来送往了诸多游客,其中便有一...

  • 江西快乐行(2):古镇淘宝之缘(原创)

    江西快乐行(2) 古镇淘宝之缘 雨后的上清古镇,显得格外宁静,像一棵古老的千年樟树,微风轻拂...

  • 雨后江南古镇

    又消耗一张明信片。根据照片画的,画面上东西很多,画到后来好累就随便涂了。哎我真是没有耐心…但是好歹也马马虎虎画完了...

  • 古镇新雨后

    谷雨时节,数场春雨及时而来,万物被反复滋润后,清新而充满活力。雨洗后的天空,尚留着许多没走的云,犹如刻意为我等撑了...

  • 长相思 四首

    长相思 真如古镇 风后街,雨后街。楼上云窗独倚怀。河边柳树排。 站楼台,坐楼台。巷口卿卿无处栽。只留行步...

  • 再遇丽江。

    回到丽江。难得连日阴雨后的大太阳。整个古镇在雨后变得很清爽。玉龙雪山在云雾里露出了真颜。还没到假期,古镇的小胡同并...

  • 诗|雨后的古镇

    伊尹 2018.11.8 雨后的古镇, 安然而静默地 等着一场风的唤醒。 殷红,枯黄的落叶,斑驳又斑斓。 石砌的老...

  • 尧坝古镇行

    尧坝古镇行 By Alex Lee 行...

  • 古镇行

    《古镇行》 冬去春来夏如花 枯藤老树发新芽 河水流响远天涯 古韵足惜在今华

  • 古镇行

    小桥古镇月千明 花开几度愁 新绿溅溅古藤苍 雨落杏衫湿 青伞冷雨谁独行 栏外空蒙色 几度笛声 却只道是寻常 柳岸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后古镇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ee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