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6.人生的目标
7.成功的捷径
8.百岁之解
9.天时地利
10.得到与失去
6.人生的目标
皇帝一生,“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呈现了先人最高价值观模板。
皇帝人生目的地最终在哪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聚焦“成而登天”。
成而登天,成是成功、成就。
如果一个人,做人失败,做事也失败,一辈子一事无成,想登天是不可能的。
人如何能“成”?
成语“人文化成”,这是中华文明的灵魂,社会理想的表达形式。
“人文化成”,出自《周易》之《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指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矛盾运动,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深入观察研究人、人类、人类社会,天下人共创文明,天下人共享文明成果,推动人类社会沿着正确路径向前发展。
* 以民为本,是全部人文化成的起始点
人文化成,是以人、人类、人类社会为本位。
《尚书·泰誓》周武王:“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中华文明中,人很早就已深刻认识到,人的存在,乃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存在。中华人文的形成和发展,人从草昧到文明,文明的不断前行,都和人类群体性联系的不断扩大、不断强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层次化、人越来越能够自觉合理地处理好这些关系联系在一起。
人为贵,民为本,是全部人文化成的起始点。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左传·庄公十四年》中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说明决定国家命运的是民众,而非神灵。
老子《道德经》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论述都非常清晰地说明,正是这些现实的、具体的人,普通的平民百姓,实实在在的社会力量,才是文明生成和成长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
* 人文化成,人与人之间要仁爱。
孔子说:“仁者,人也。” 指人具有“仁”的品格,人也只有具备了“仁”的品格,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
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对社会群体中的其他人,应当做到爱人、立人、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仁爱的人构成社会主体,群体才能稳固,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成长。
* 天下为公,是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 的大同世界,是几千年来人类希冀达到的最高理想,是 “文明以止” 的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或终极奋斗目标和必然趋势。这是历代有识者所憧憬的理想世界,是一代代人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的深厚历史基因。
* 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为人文化成提供政治和社会保证。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政、德治,执政者必须始终不渝地以民为本、以民生为本,使民众都能够仓廪实衣食足,知礼节明荣辱。德政德治,发挥道德教化对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引领作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指仅靠政令和刑罚,可以防止犯罪,但难使人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荣辱观;用道德教化引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百姓能自觉产生羞耻心,恪守正道。德政德治,要求执政者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严以律己,才能得到群众拥护、爱戴和支持。
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故鼎新,指要适应时代和形势变化,革除已经过时的制度、法令、礼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创立新的制度、法令、礼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保证自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新,增强自身生命力。
任人唯贤,出自《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说苑》:“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郑玄注解《周礼》曰:“贤,有德行者。能,多才艺者。”
孔颖达《毛诗正义》云:“有德谓之贤,有伎(技)谓之能。”
《资治通鉴》中论德与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中国自古就以任人唯贤为治国要诀。
* 天人合一,将人文化成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新水平。
天人合一,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人不可脱离自然而孤立地存在,人性既有超越自然性的一面,又具有与自然性互相统一的一面。
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正确了解和尊重。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可使自身的自然本性得到提升,又能确保自身与自然和谐地共生共长,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和宇宙万物融为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人与天地万物是共存关系,相互包容、相互依存,人类必须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然心存敬畏,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维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共生。
* 人文化成,落实到每个人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八个字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处事,应像天那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奋斗不止。同时,应增厚美德,像大地那样容载万物。
这是中华文明影响极为深远的人生观、历史观、实践观。
* 人文化成,落实到人与人、国与国相处,就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
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礼义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中华文明一贯崇尚的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精神在人与人、国与国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坚持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正是对中华文明“人文化成”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人文化成的这些核心思想,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等核心观念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演化成为人们普遍思维和生活习俗,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可置疑的应有之义,“人文化成” 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华文明之灵魂。
皇帝“成而登天”,是人生的大成。
为什么学皇帝,为什么把他的一生当榜样,作参照物,为什么一开篇就把皇帝的生平摆出来?
因为他“成而登天”,他的人生有大成就。想要获得这些大成就,需要的条件是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具备与神灵沟通的能力,具备超常的觉察力、敏锐的观察力。
需要建立沟通的,还有我们自身的神灵,必须直视自己的内心。
7.成功的路径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榜样是皇帝,以他为标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成而登天”。达到成而登天的目的,需要四个条件:
1.生而神灵,指生来有聪明的资质。
2.弱而能言,指幼小时善于言辞,能准确表达所觉察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必须拥有能觉察,能有所感受,能正确表达感受的能力。作为一个患者,绝大多数人在感受上做得不好。明明已经病到比较严重了,可他自己并不知道,甚至还认为自身挺好,这叫没感受,没觉知,或叫麻木。还有一部分人虽有感受,但说不出来,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是需要训练的,尤其对于感知的表达。当你越来越懂得表达的时候,你就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3.幼而徇齐,指长成少年时对事物理解特别敏捷。
4.长而敦敏,敦是不动、不变,敏是动、变。长大后,敦厚淳朴又勤奋努力。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这个不变的东西之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中国禅修系统,就是在具备感知力、觉察力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觉察,知道哪些东西在变,把变的排除掉,找到“不变”的东西。
感知力和觉察力,都是养生保健中需要重视和培养的能力。通过提高这些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感知世界,保持身心健康与和谐。
* 感知力
感知力,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并解释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的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通过感知力,我们能够获得对周围环境的直接认识,进而作出反应和决策。在养生保健中,感知力的良好发展可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身体的各种信号,如疼痛、疲劳等,从而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
* 觉察力
觉察力,指个体对自身内部状态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身体感觉、情绪状态、思维过程和行为习惯的觉知,还涉及对周围环境中声音、视觉信息、气味等元素的感知。通过觉察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在养生保健中,觉察力的培养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如疾病、紧张抑郁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恢复。
与生俱来、生命中不变的东西,就是真正的“你是谁”。
禅把这个不变的东西,表达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法叫“自性”。
所以,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是皇帝一生不断修正的一个缩影。生而神灵,是他的根。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是成因,最后成而登天,超越人生境界,是他修成的结果。
皇帝的一生,值得我们去了解,值得每个炎黄子孙学习效仿。
8.百岁之解
“乃问于天师曰”
通过了解皇帝的一生,可知,皇帝不是糊涂人,是个明白人。一个明白人问道,一定不会去问一个糊涂人。
皇帝的问题是什么?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皇帝把以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做了一个对比,关键问题,它揭示了中国文化对生命状态的一个标准 “动作不衰”。
中国文化对生命状态的表达,不仅是活了多少岁,而且是“动作不衰”,是能动能坐并且不衰。
养生直接的作用,是保证人的状态一直维持在“动作不衰”的状态,而不仅是益寿延年。
只要能一直保持动作不衰,最后一定老当益壮。
人生需要一个质量好的状态,是高密度,而不仅仅追求长度。
对养生治病来说,首先是不衰,在不衰的基础上,再想办法活得一天比一天好。
现代对疾病的治疗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叫恢复性治疗,一种叫替代性治疗。
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常现代医学选择的方法是吃药控制指标。这听起来很合理,血压高,降下去,血糖高,控制一下,这种治疗叫替代性治疗。
血压高,血糖高,指标出了问题,一定有一个背后的成因,简单说一定是部分机能衰退而造成的。可我们现在不但没找病因、去恢复身体机能,反而用一个外来的药品替代身体本身的功能。
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们身体的这部分机能在持续被替代的过程中,不停衰退,直至丧失功能。常年吃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保健品的人,实际上他们放弃了自身的代谢能力,到后面就会严重丧失代谢功能。
为什么很多病到后面会严重失控,会引起全身器官衰竭,就是因为我们对生命不够了解,盲目控制所谓的指标,而造成器官衰竭的后果。
现在那么多吃补品的老年人,从真正经典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他们放弃了让自己身体生产、制造、加工的功能,试图通过补让身体变好。其实越补,身体的运化能力就越懒惰,整个身体的机能衰败得就越快。原因是现在的人违背了自然规律。
我们现在听说谁得了癌症,过不了多久就会化疗,目的在于杀死癌细胞。但真正的结果呢?化疗之后癌细胞不能完全消灭,身体的各个机能反而都在急速衰退。
真正的养生治病,一定是以“恢复功能"为准则。
凡是替代性治疗,最后换来的一定是毁灭性的结果。
所以,遵从自然规律,不违背养生之道,才是真正的养生。
9.天时地利
黄帝向岐伯提问,谈到“动作不衰”。通常说一个人运气不好,叫这个人有点衰,甚至有时会说,一个人长得有点衰,所以,衰又代表“运气”不好。
“运气” 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东西。什么叫运气?
运气,就是运用气的能力。
当运用气的能力越高,你的运气就越好。当运用气的能力越低,自然你的运气就不好。
运气的奥妙,需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反应才能起作用,这是真正文化高危的地方。
中国文化表达运气,基于三个方面:“天、地、人”。
运气,就是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能力,
1.天时
中国文化强调时辰、时机。
结婚要挑良辰吉日,搬家要选时间,养生也应该选时间。如冬病夏治,就是选择节气来做治疗,节气灸、三伏贴,都是为了跟时间建立一个链接。
2.地利
中国文化有“良禽择木而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时间参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参数,即地理空间。
中医对于药材的标准叫“道地药材”。
什么叫道地?
道指的就是时间参数,地就是指的空间参数,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生长出来的药材,才叫“道地药材”。
当我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就会发现我们不会像以前那样执着于自我层面了,而是在知道自己是什么材料以后,选择在什么时间,在什么领域,去发挥自我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有运气的,也是不衰的。
“衰”,最低维度有身体的衰,每况愈下。有几十年的衰,有一辈子的衰,甚至还有世世代代的衰。国人最怕“一代不如一代”,最怕“后继无人,家道没落”。国家高度强调文化复兴,抗“衰”要靠文化复兴和教育。
中国文化对“最高为医生”的表达叫“上医治国”。
为什么把《黄帝内经》定义为文化课,而不是养生课?
养生是围绕着疾病和健康展开的,当我们把眼界聚焦在疾病和健康来看待生命,实际上就形成了大的局限。
而文化学习,是通过打开眼界,刷新价值观,提高见地,从而改变生命状态的一个系统。在学中国文化过程中,既能把身体养好又能获得健康。
学习、教育,最终目的是让人获得智慧。
10.得到与失去
皇帝向岐伯提问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之将失耶?”
除了衰这个现象,他更多的是想跟岐伯探讨,到底是时间变了、还是人变了?
很明显是人变了。
人之将失耶?人到底失去了什么?
在失去这个地方,绝大部分人是糊涂的。
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更可怕的甚至是,我们一直在失去,而我们还不知道已经失去了,甚至以为没有失去。
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我们的价值观是追求得到,而没人去关注失去。
人的一生,到底是“在得到中失去”,还是“在失去中得到”?
这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问题,每个人对得到和失去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
1.一方面,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得到中失去。
人在追求名利、地位、财富等物质、精神上的满足时,可能会忽略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失去与家人、朋友、自然的联系和感知。人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可能失去初心和信仰,变得迷茫和空虚。因此,得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反而可能会让人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
2.另一方面,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在失去中得到。
人们常需要面对失去亲人、朋友、工作、健康等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失去可能会让人感到痛苦和无助。然而,在这些失去中,人们也可能会得到一些更加深刻和珍贵的东西,如对生命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对自我价值的认知等。这些得到的东西,可能会让人更加成熟和坚强,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3.人的一生,既是在得到中失去,也是在失去中得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面对得到与失去,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感恩的心态,珍惜每一个当下,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经典价值观要求我们多关注 “失去了什么”。
经典价值观,如诚实、公正、尊重、责任等,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智慧和共识,它们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首先,关注失去,可帮助我们更加谦逊、感恩。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时,很容易变得贪婪和自私,忽视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而当我们关注失去时,我们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激他人的付出和贡献,从而更加谦逊和感恩。
其次,关注失去,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我们不可能总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我们关注失去时,我们会更加意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珍贵,从而更加努力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寻找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最后,关注失去,可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时,就容易忽视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
而当我们关注失去时,则会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从而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经典价值观要求我们关注 “失去了什么”,而不只关注 “得到了什么”。
这不仅是一种谦逊和感恩的态度,更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
通过关注失去,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的不易和珍贵,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穷其一生追求财富、名誉、尊严、体面、精神、价值、舒服,但却没有关注过,在追求这一切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有些家长努力赚钱,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结果得到钱,却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你失去的那部分,是你本应该得到的,还是你本不该失去的?
没有得到的部分,是你失去的吗?未必。
搞清楚这些关系,就会知道,人生为什么有那么多失意、失望、失落、失败、失利、失衡、失足、失常........
今天这些自我反观的思考,不论是文化问题、还是教育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关乎“生命”的大问题。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瞬间,更好地把握每一个机会。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时间、健康、亲情、友情等宝贵的东西时,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珍贵,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某些东西时,我们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某些东西时,我们会更专注于当下,更投入地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把握每个瞬间,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某些东西时,也会激发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