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三百六十六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15:56 被阅读0次

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许浑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亲。

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

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

【注解】

1. 下第: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唐 韦应物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

2. 朱方: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 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 杜预注:“朱方,吴邑。”

3. ]刘三复: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穆宗长庆初任金坛尉,二年(822)为浙西观察使李德裕掌书记。文宗大和三年(829)随德裕徙镇义成,四年又徙西川。七年德裕拜相,荐为主客员外郎。八年随德裕再镇浙西,九年府罢。开成元年(836)随德裕三镇浙西,二年徙淮南。五年入朝为谏议大夫,迁给事中。武宗会昌四年(844)任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判馆事,未几卒。

4. 素衣:布衣。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餘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5. 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汉班固 《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

6. 萧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7. 庾楼: 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宋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峯,北临大江,气象雄丽…… 庾亮尝为江荆豫州刺史,其实则治武昌。若武昌南楼名庾楼,犹有理,......”。

简译:

我的归舟刚刚过了朱方的南津,布衣上还带有京城洛阳之地的风尘呀。

想起你这个旧友心里尤其觉得亲切,之前我们在故里的往事历历在目。

月明的萧寺之夜我们一起吟诗,春天暖风吹拂的庾楼上我们把酒共欢。

以后我恐怕没有时间和你一块喝酒吟诗了,因为我准备北游塞上,天天都会在旅途中呀。

相关文章

  • 许浑诗解三百六十六

    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许浑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亲。 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 诗酒应无暇...

  • 许浑诗解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二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三

    早秋三首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

  • 许浑诗解十四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 许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

  • 许浑诗解十六

    广陵道中 许浑 城势已坡陀,城边东逝波。 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 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 因高一回首,还咏黍离...

  • 许浑诗解十五

    赠契盈上人 许浑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树...

  • 许浑诗解五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惘与困惑,写下这三首诗。...

  • 许浑诗解六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七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许浑诗解三百六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ro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