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正是因了这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今人把这一天叫作中国的情人节。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好象并不接受这一个情人节,他们更乐意过西方的情人节,这使得这一天变得有些尴尬,许多人在忙碌中可能根本想不起这个日子来。
这几年,反倒是各路商家越来越热衷于这个中国的情人节,早早就开始造势宣传,举办各种七夕活动,虽然看起来挺热闹,也不过是盯着情侣们口袋里的钱罢了。
其实,在我国古代, 这一天是叫作“女儿节”的,也可以叫作“乞巧节”,是女孩子们的节日。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据说过去广州地区的乞巧,就是少女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这与文献记载的“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倒也十分相似。
唐代诗人林杰有《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翻译过来就是:今天就是七夕啊,大家一起仰头望青天,牛郎织女缓缓走过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少女啊,对着秋月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这写的是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
唐朝王建也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写的是皇宫里的乞巧。七夕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散发出珍珠般的光芒,宫女妃子们锦衣华服,淡妆浓抹,在星光下嬉戏乞巧,钗裙摇曳,笑语盈盈。多么美的一幅七夕乞巧图!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可见在唐朝的时候,无论在民间还是皇宫里,七夕乞巧都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最为喜爱的活动。到了宋元时期,乞巧更是成为不亚于春节的一个隆重盛大的节日。
“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
女孩子们会在这天的晚上,在院子里摆好桌子,布上果品,点起香烛,在月光下一起拜织女星。女孩们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
宋元时期,还演变为漂针,就是各人将绣花针放入水盆中,让针漂在水面上,看水中针的影子占拙巧。谁漂的针影细长则得巧,漂的针影粗则输巧,即笨拙。
当然,七夕除了穿针乞巧、漂针验巧之外,古代还有用凤仙花染指甲,抓小蜘蛛放盒子里或瓜果上让其结网来卜巧,用绿豆、小麦等泡在水里等其发芽称“泡巧”,用面粉、糖、油、蜜等做成巧果叫“食巧”,等等,很多习俗。
乞巧过后,大家会互相结拜姐妹,并且拿出各自的女红活儿,比谁的手工做的更精致,或者互相赠送手工作品。总之,七夕之夜就是一个热闹闹活泼泼的女儿节大趴。
这一天出生的女儿,老人们会给她取个带“巧”字的名儿,比如巧玉、巧珍等等,希望她长大后能变得心灵手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女儿因是农历七月初七生的,凤姐觉得日子不好,刘姥姥便为她取名“巧姐”,原文是这样写的:
刘姥姥听说大姐儿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便给她起名巧姐,“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从这‘巧’字上来”。
可惜呀,这么美丽的传统节日,到了今天,却几乎失传绝迹了,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七夕是女儿节,也许这跟当年破四旧移风易俗有关,也和时代的进步有关吧。
今天的女孩子们,享有和男孩子们同样的权利,读书、工作、社交,她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家里。
现在恐怕很多女孩儿不会做针线活儿了,即使有做,那也是在时尚的手工作坊里,作为一种休闲和消遣。
时尚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哪一样都比“乞巧”好玩,女儿节的衰落和消失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但是,我仍然希望,女儿节这么美丽的传统节日能够得到重光,希望媒体商家们在宣传七夕情人节的同时,能更多地去宣传一下女儿节,把女儿节大趴重新办热闹起来,让女孩子们在七夕夜也来乞巧,祈愿自己更加心灵手巧,拥有更多智慧,而不仅仅是想着怎么样去傍大款认干爹找男朋友去吃情侣餐开房。
时代在进步,传统节日可以与时俱进,乞巧的形式可以变化,我们不需要再去穿针问巧,大可比试现在的各种技能,或者借着这个节日,教给女孩子们自尊自重自爱,让她们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具有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能够更好地避免遇到各种骚扰性侵等伤害。
同时,借着举办女儿节,也让整个社会都来重视女孩子的保护问题,在媒体不断地报道女学生或农村留守女孩被性侵、女性单独出行遇害、或者女留学生在国外遇害的今天,女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希望,七夕女儿节,能变成一个像儿童节、妇女节一样的重视女孩、保护女孩的节日。
在女儿节的晚上,我愿意焚一缕清香,在月光下,祈愿天下所有的女儿们都能聪慧活泼巧智,幸福美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