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历史的描述总会陷入宏观的陷阱。以至于当我们谈起往事时,印象里只有死伤的人数、战争的意义、将领的谋略、军士的勇猛。
这些符号化的解读,常常会折损历史的真实价值。因为,历史的意义常常不在宏大的场面中,而在每个鲜活的生命里。
遗憾的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历史的笔墨和我们的记忆也常常给了那一将之名,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万千白骨。
所谓见微方能知著,今天就从细处入手,拿出放大镜,讲两个关乎人性的故事。看看你是否能有新的所得。
01
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中,曾经历过几次刻骨铭心的战役。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仗,莫过于湖口之战。
在湖口之战不久以前,曾国藩才刚刚率领湘军获得了田家镇大捷。火烧连营,损敌无数,成为湘军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全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场同样惊心动魄的战役正在逼近。
田家镇战役后,太平天国实际控制人杨秀清紧急调来翼王石达开和骁将罗达刚共守湖口,以阻挡湘军的九江之行。
很快,曾国藩水陆近3万人抵达湖口、九江城下。由于太平军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整体防御可谓稳固到令人绝望。
曾国藩用兵向来求稳,在没有必胜把握前不会贸然出动。于是双方就在这里开始对峙,磨洋工。时日一久,曾国藩开始焦虑。
正值焦灼之际,石达开调遣湖口水军,在近40里的水面上一字排开,作出要决一死战的姿态。曾国藩此时已经等到花儿都谢完了。虽知可能是诱敌之术,但依然没有按耐住内心的急切,开始应战。
剧情沿着老套路顺利推进,曾军追击,太平军溃散而逃,展开追逐游戏。当曾军的小舰艇冲入鄱阳湖后,忽然天平军收紧湖口,将大炮船和小舰船完全隔开。
大炮船船体巨大,动作缓慢,最后沦为了石达开小舰艇的炮靶子。
曾国藩的水师几乎被全歼,人员、装备损失无数。曾国藩内心彻底崩溃,欲跳船寻短,幸好左右相救,才捡回一条命。
湖口破湘军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曾国藩站在残破的船甲板上,望着远处敌军大营的点点光亮,陷入沉思。
此时凉风习习,夜色明美。多想和那对岸的人席地而坐,对酒当歌,执手言欢。
如若没有这谋反和叛乱的战役,你我何必如此骨肉相残?而一切都不可能了,原本无冤无仇的人,却被命运变成了敌人。
在《湖南社会史》一书中,我们了解到太平军的来源:
一个是因湘南传统商路衰落而失业的手工业者、运输工人在沦为游民、会党成员之后,又于太平军入湘时,大批加入太平军。同时,还有一些贫苦农民、手工业者(特别是矿工)也因生活无着落加入太平军。
有研究指出:天平军初入湖南时不足万人,至出境时已成为15万人的大军。
而湘军呢?当然也是来自于民,大家同根同源而已。书中说:
大批农民为寻求生活出路或追求升官发财,投身营伍,这也是湘军兵源的重要方面。
可见,双方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无所依、被逼无奈才投身行伍,各选阵营。从此,短兵相接,刀来剑往。
湘军兵勇什么是敌人?哪来的仇怨?大家不过是为了苟活于世,而选了个高风险职业而已。
为什么在很多地方,太平军入境,百姓会“从逆如归”,而非闻风丧胆?
被满清压迫了百年的奴才们啊,终于要重见天日啦!管他什么神,什么王,能把满清推翻,让日子回归太平,那就是天国。何况,在那军队中,还有我的同乡,甚至子女。
所以,在这一幅战争主题的长轴画卷里,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敌人。那同样来自湘西的兵勇们,在未分门厅之前,都是同乡兄弟、邻里手足。
02
就在这边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大地上,一场世纪之战也在酝酿。
1860年11月6日,林肯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斯蒂芬·A·道格拉斯、南方民主党候选人约翰·C·布雷肯里奇和宪法联邦党候选人约翰·贝尔,当选第16任美国总统。
林肯在林肯当选总统的时候,中国这边的战场上,曾国藩正困守祁门。而英法联军刚刚烧了圆明园,咸丰逃亡热河。
林肯的当选,意味着代表北方人权平等观念的胜利。作为反击,南方蓄奴州南卡罗莱纳首先宣布脱离联邦。之后,佛罗里达、密西西比、亚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都紧随其后。
其中的六个南部州宣布成立新的国家:美利坚邦联国。
南北战争时美国形势(绿色为邦联)由此,南北对峙的局面渐渐拉开,最终形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其中,葛底斯堡战役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转折点的意义。这场战役南北双方共投入160000人,死亡51000人,其惨烈程度与上文所描述的“湖口之战”不相伯仲。
最终,北方军队在罗伯特·李将军的率领下,取得了胜利。
对此,我不进行宏观的描述,只讲这场战役中间的两个小插曲。
在今天的葛底斯堡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些纪念活动的照片。这些照片上,是那些战争中的幸存者,握手言和的场景。照片上的人已垂垂老矣,不如当年。
纪念馆里有一些陈列说明,此处摘录两则(略作删减,以便理解):
葛底斯堡战役威斯理和威廉·科尔普(后简称威廉)是在葛底斯堡长大的两兄弟,分别后,都参加了军队。最后在战场上相遇时,一个为“邦联”,一个为“联邦”。
1863年6月,威廉所在连队与其兄弟威斯理所在连队发成对战。几天后,威斯理的军队被调到其家乡参与战斗。
6月3日,他在进攻科尔普小丘时阵亡,那是他童年时玩耍的地方。威斯理的家人听到他的死讯后去战场寻找。他们发现刻着他名字的枪托,却未发现其尸体。
文字下面是两兄弟合影的照片,以及威斯理阵亡的科尔普小丘
另一个陈列说明如下:
葛底斯堡博物馆当地流传另一个有关威斯理和杰妮的故事。
温切斯特战役后,威斯理(邦联军)遇到一个年轻的联邦军伤兵、下士约翰逊思凯雷(后简称约翰逊)。威斯理认出那是他在葛底斯堡的童年好友。
他上去交谈,杰克交给他一封信,请他在路过时交给他的恋人杰妮。几天后,威斯理参加了葛底斯堡战争。在第一天战斗停火后,他去探望住在葛底斯堡的姐姐,并且提到他有一封杰克的信要转交杰妮。他姐姐说,可以替他送信,可他还是想以后亲自把信送去。
6月3日,在上述科尔普小丘,威斯理阵亡。当时,他手里还揣着这封信。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上述故事还有很多。那些被战争分为南北的军队中,到处都能找到童年的伙伴,同学,甚至亲友。
什么是敌人?哪来的仇怨?大家都是被战争裹挟,无奈地在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对垒而已。
03
太平天国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两个发生于同一时期,却相隔十万八千里,八百竿子都打不着的历史旧事中,却隐藏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1)南北对峙
太平天国发端于广东省,后其组织覆盖整个南中国。至洪秀全占领南京定“都”后,以长江为界,与满清政府已基本形成南北对峙的形态。如果不剿,很有可能造成分裂。整个战争,基本是围绕长江及沿岸城市的主导权展开的。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共计30个州。林肯当选总统的1860年,有7个南方州宣布脱离联邦,自称邦联。后来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州宣布脱离联邦,直至南北势均力敌(1:1)。整个南北战争围绕密西西比河展开,夺取密西西比河主导权也成为战争的关键。
2)全民参与
太平天国战役中,无论满清还是太平军均已倾尽全力。其战场几乎覆盖了中国境内的东南部和南部区域。前后十几年,死亡数千万人。
南北战争的战场覆盖了几乎整个北美东南部和南部,投入了所有能投入的军事力量。前后五年,死亡60万人(10%的20-45岁北方男性和30%的18-40岁南方白人男性)。
以上两点,是面上都能看到的,也是常见的历史叙事方法。而拨开历史的迷雾,拿出放大镜,我们能窥见的却是人性本质的惊人相似。而这才是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
两大战役中,对垒双方兵士均来自民间。原本同乡近邻,或为生计所迫,或为理念不同而加入不同阵营。
虽然战场上的敌我分明让彼此刀剑相向,但当鼓声渐远,夜阑人静时,那些血肉模糊的面孔都逐渐清晰起来。他们或是邻家大哥,或是儿时玩伴,或是远方亲友,或是那素不相识却同样善良的人。
真希望这只是一场比赛,虽有阵营之分,但当哨声响起时,你我还能握手致意。
这确实是一场比赛,却不为胜负分,而为生死决。
历史的脚步太过匆匆。在这漫长的剧情里,无数的战争中,你我都只是其中的路人甲、兵勇乙,没有台词,看不清面孔。
但唯有每个鲜活的个体,才是战争意义的真正见证者。虽转瞬即逝,却从未消失,也不应默默地消失。
参考资料:
1. 《战天京》,作者:谭博牛
2.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作者:张宏杰
3.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作者:度阴山
4. 《我也有一个梦想》,作者:林达
5. 维基百科词条:南北战争、亚伯拉罕·林肯、葛底斯堡战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