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双双燕3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22 04:37 被阅读0次
夜读:双双燕3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

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

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相关文章

  • 【双双燕】

    同生天地,虽短隔,相望一帘门户。春来秋往,犹爱双飞双宿。未解情怀多少,入浮名,难能相顾。一时三宝殿堂,闻和同鸣钟鼓...

  • 双双燕

    凭栏眺望 镜中花月好 朱颜红装 执手情浓 轻声慢慢耳语 青丝抚我心尖 额点泪 落落红尘 泪眼婆娑自西去 足如千斤怎...

  • 《双双燕》

    髻鬟细摆,海棠落花钿,倩姿初见。台间步散,玉手附了团扇。看客无关风月,笑嗔这,红妆粉面。忽惊旧梦尘缘,忘却浮生决滥...

  • 双双燕

    花影阑干,素娥如练,高瓦明灯,旅人不眠,叹红尘,傍金财,人自老,春长好。丁香一支寄春去,风停春尽。乱落江花归不得...

  • 双双燕

    2020529 翠尾穿花剪红影,巧撩柳絮点池清。 旧巢栖翼华胥住,似约韵光留晚晴。 (华胥:华胥国,指梦境。)

  • 双双燕

    双双燕 剪风掠水,正捎几家春,旧巢还等。芹泥破软,最是一川佳景。衔缕牵丝绣径。咫尺去、无人语定。寻常巷陌流连,露井...

  • 双双燕

    燕子来时是春光。 双双燕,词牌名,由南宋词人史达祖创调。此调以《双双燕·咏燕》为正体代表,双调九十八字。 中国古代...

  • 双双燕 泳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 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 露湿晓月,过烟柳春溪,旧识新碧。匆匆陌上,怕误故人心语。犹带前山夜雨。...

  •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捎,翠尾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双双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x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