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五课  尊者启请(七)

第五课  尊者启请(七)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3:15 被阅读44次

        《佛说无量寿经》直解
          第五课  尊者启请(七)
          妙果寺达照法师 直解
            二0一九年一月五日
所以佛陀“出兴于世,光阐道教。”为什么要“出兴于世”?因为众生太苦了!如果这个人苦得没救、永远救不起来的,那你出现没意义了。就像有些宗教说“异教徒都是魔鬼,死了都得下地狱的,永世不得翻身的”,那如果永世不得翻身了,你还出来干什么?你就没意义了!所以佛说他是可以救的,地狱众生也是可以救的,他们现在需要救,因此他要出现于世,要出现在世间救我们,要“光阐道教”。“阐”就是阐述。我们后面这个叫什么?“大阐宗风”看到没有?就是佛教的宗旨、宗门的风格要大肆宣扬。这个“光阐道教”,“阐”就是宣扬,要把这个正道、菩提之道的教育宣扬出去,光化天下,所以“光阐道教”。
“光阐道教”有什么好处呢?他想要“拯济群萌”——拯救、救济“群萌”。“群萌”,这个“萌”就是被蒙蔽的状态,我们自己内在还被蒙蔽的,还被烦恼蒙蔽的。但是,这个“萌”是“草字头”下面一个“明”,上面被草盖住了,下面还是明的。就我们大家真心在这里,这个烦恼的草长满我们的自性本体了,我们的自性清净心上面长了五蕴的杂草遮蔽住了,所以用这个“萌”字很形象,就每个人都是很“萌”,不是卖萌,是你每个人内在都很光明,可是你都被草给遮住了。所以佛要拯救,要“惠以真实之利”。
什么是真实之利?证得真相证得实相,这个利益才是真实之利。世间的很多利益并没有让你明白真相、证悟实相的,那个不是真实之利,是有苦之乐。世间的欲望、获得的东西都会失去的,这个不是真实之利,你一劳永逸的才是真实之利。如果明白“无我”,从此不再轮回,那个“无我”才是真实之利。所以前面的“奇特之法”就是圆教的信、住、行、向、地,这些才是真实之利,它有“惠以真实之利”。
“无量亿劫,难值难见。”这个我们无量劫以来呀,轮回在路上,想遇到佛太难了,很不容易!说“犹灵瑞华”, 灵瑞花,灵瑞的花是指什么花呢——“优钵昙花,时一现耳,时时乃出”。这个“时时”不是随时随处,是这个时候现一下,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现一下,而且一现出来很快就过去了,这叫“时时乃出”。就是佛陀他有让这个真理出现在世间的愿望,可是众生要有这个福德,能接受佛陀正法的这个时机因缘,那也就是叫做师资道和、机缘巧合,你才能够闻到这个法。所以这个“时”是两个时,一个是佛陀出现在世的时,一个是我们大家不被蒙蔽、不堕落在三恶道的时,我们才有机会听到法。就像今天,我要有时间,你们也要有时间,两个“时时”在这里,好,“时时乃出”,这个法就成就了。那我们的修行、学佛也是这两个时,所以“时时乃出”。
“今所问者,多所饶益”。阿难这么一问,他说你要利益很多人,“开化一切诸天人民”。佛讲的《无量寿经》,可以开导、开化、打开,把真心打开,把信愿行、走向菩提之道的这个门打开;“化”是教化众生,教化一切众生。那什么是教化呢?通过教育使众生生命得到了升华和变化。所以一个真正发自内心学习佛法的人,他的生命一定会得到升华、得到教化,得到一个本质上的变化。如果你学了很久没变化,说明你时机因缘不成熟,还没学好。
后来佛又赞叹,跟阿难说,怎么说呢?说“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就像讲《法华经》,佛反复赞叹佛的功德。佛陀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的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具足,确实不是以凡夫的心、不是二乘的心、也不是菩萨的心能够衡量的,所以“其智难量”。
“多所导御”,就是如来可以对世间的、对出世间的、对恶人、对善人、对罗汉、对菩萨“多所”,对所有的众生他的处所、他所处的状态,都能够引导他们走向菩提,都能够降伏他们的烦恼。“御”是指降伏,“导”是指引导。所以教育众生就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把我们的善心给引导出来;一个方面把我们的烦恼给粉碎掉、降伏掉,这叫“导御”。
所以“慧见无碍,无能遏绝”。因为直到成佛,所有世间的一切烦恼、无明通通能够把它破除干净,所以没有障碍,也不能阻挡。“遏”是遏制、是阻挡,“绝”是断绝,就是没有人能够把佛陀的正法遏制和断绝。那你说末法时代是不是魔强道弱啊?佛法是不是隐藏起来了?不是!法住法界,不生不灭,因为它是真理,只差我们大家自己的发心——向上的力量不足,如果每个人他能够自己发心走向菩提,那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化。所以佛陀说“无能遏绝”,没有人能够遏制得住这个佛法的发展。佛法度众生的力量,谁也遏制不了,除非你自己把自己遮蔽住了,那没办法,只有有感而不应。
佛陀能“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佛“以一餐之力”,就是吃一餐饭的这个力量——没有多少力量,吃一餐饭很简单,以这么小的力量,都能够使他的寿命住亿百千劫。就是如来住世、住在世间,寿命很长远,而且“复过于无数无量”。
“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这是什么意思呢?说佛、佛陀的正法,包括佛的这种六根,它是常住在世间的,不是指佛的清净法身。佛的圆满报身也住在世间。但是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的化身,他随时因缘成熟了就出现,缘散了他就入灭了。但是佛的圆满报身随处都在,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讲法,你看一千年以后,智者大师还能够亲自看到佛在灵山讲法,灵山盛会俨然未散。一千多年了,佛还在那里,我们现在很多人到印度灵山都看不见,什么原因?事实上是我们不同的时空纬度,我们大家局限在三维四维的时空当中,实在太局限,很难超越。如果你因缘具足,时空一旦超越了,确实能看见佛在印度灵山讲法的场景,还是可以看见的。所以佛他是住劫寿命,住无量劫的寿命都有。
“诸根悦豫,光颜无异,姿色不变”,“所以者何?”为什么?他说“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佛陀就是一切法自在,叫法王,于法自在。所以他说“阿难谛听,今为汝说”,你要好好听啊,现在把佛的正法要告诉你了。那这么讲完以后,阿难马上就说:“好啊好啊,世尊啊,我很愿意听啊!”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课  尊者启请(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y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