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打卡第3次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打卡第3次

作者: 默默努力的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22-07-27 20:38 被阅读0次

【书目】《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进度】第54-86页

本书的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前半部分的内容,于永正老师介绍了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做法:

1.多读多写。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要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养成读写的习惯。多读书,从老师的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的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语文能力是长期积淀而成的。

2.“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1)重情趣。情是情感。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趣”,是课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首去要钻研好教材,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颖性。正所谓“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2)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悟,首先是悟其语,悟其义。怎样悟?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备课要备“读”。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第三件事是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书感悟。

(3)重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和感受的积累。语文教学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与耦合的过程。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

(4)重迁移。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读出悟性,写出童真来。

(5)重习惯。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激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法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运用语言的习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3.纠正错别字的做法。小学生错别字多的原因是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应当重视在大量的“写话”实践中,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和书写字词。这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初中生也适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打卡第3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zz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