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国近三百年,虽然深受天下臣民拥戴,但意图“改朝换代”,觊觎皇位的阴险分子却不绝如缕,虽然一次次冲击重创帝国,但阴谋最终都未能得逞。比如下列11位身居高位的臣子,因主动或协助作逆叛乱,窃号自娱,在欧阳修的《新唐书》中,获得了比“叛臣”更恶劣的称号“逆臣”,被永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
1.安禄山(703-757年)
安禄山出身杂种胡人,在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时从军报效,因骁勇善战,被张守珪收为义子,不断地予以提携,37岁时便出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善于逢迎,好邀宠固位,最终竟做到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深得玄宗及杨贵妃宠幸。
安禄山手握百万雄兵,眼见内地防守空虚、朝政紊乱,渐生谋逆之心,加之与权臣杨国忠不和,最终于755年举兵叛乱,并于次年自称燕帝。安禄山晚年失明,且深受毒疮之苦,性情暴躁好杀,经常责打次子安庆绪,终于被杀。
2.安庆绪(?-759年)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起初深受宠爱。安禄山称帝后,因长子安庆宗之前已被唐朝处斩,所以安庆绪自然就成为帝位的继承人。然而,安禄山此时却喜欢段皇后所生的幼子安庆恩,加之晚年昏暴,经常责打安庆绪,终于让安庆绪动了杀心。
公元757年,安庆绪与大将严庄、宦官李猪儿等人弑杀安禄山,随即自立为帝。安庆绪僭位两年时间,屡败于唐军,不得已求援于史思明,结果反遭其毒手。759年,史思明弑杀安庆绪,自立为帝。
3.高尚
高尚素无节操,但勤学多才,被新平太守李齐物推荐给高力士,高力士又转荐给安禄山,担任平卢掌书记,深受倚重。高尚与另一位心腹严庄见安禄山有异心,于是借图谶之说引导其反唐。安禄山僭位后,封高尚为中书侍郎,负责拟定诏令。
安禄山被杀后,严庄与孙孝哲争权,因担心被杀,于是“反正”归唐。高尚因此“独典政事”,官拜侍中,之后事迹无闻。
4.孙孝哲(?-759年)
孙孝哲是契丹人,因母亲是安禄山的情妇,所以得以成为其心腹。安禄山反唐僭位后,孙孝哲被委任为殿中监、闲厩使,备受重用。与张通儒留守长安期间,大肆屠杀宗室皇族百余人,手段极为残酷。
安禄山被杀后,孙孝哲又成为安庆绪的心腹,759年与其一起被史思明所杀。
5.史思明(703-761年)
史思明原名阿史那崒干,是安禄山的“发小”。史思明在幽州时,因设计诱捕奚族大将有功得到朝廷赞赏,由此官运亨通。安禄山发迹后,史思明投靠他,并成为其心腹干将,参与谋划叛乱。
安禄山造反后,史思明负责经略河北,清除大后方的抵抗势力,势力不断扩大,渐生自立之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自立为帝,数次击败唐军主力,在占领区烧杀淫掠,危害极深。761年,史思明被长子史朝义所杀。
6.史朝义(?-763年)
史思明宠爱幼子史朝兴,很想借故杀掉长子史朝义,所以经常对其责打非难,终于激起后者的杀心。公元761年,史朝义的部将骆悦、蔡文景弑杀史思明,拥立史朝义为帝。
史朝义僭位的第二年,唐朝借回纥军进行大反攻,史朝义一再败退。763年,众叛亲离的史朝义自杀于莫州,“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7.李希烈(?-786年)
李希烈为名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的族侄,779年驱逐祖叔,自任节度使。781年,李希烈因有平定梁崇义叛乱之功,被封为使相。
782年,李希烈奉命讨伐李纳叛乱时,却与李纳通谋,并与河北叛乱各藩镇朱滔、田悦、王武俊勾结,相约互相称王。783年攻占汴州后,李希烈自称楚帝,之后屡被唐将刘洽击败,仓皇逃亡蔡州。786年,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杀。
8.朱泚(742-784年)
朱泚原为幽州将领,772年被拥立为节度使,774年入朝觐见,结果职权被弟弟朱滔篡夺。朝廷为安慰朱泚,让他相继担任泾原、凤翔陇右节度使,进位太尉,受朱滔造反所累,被罢职留京。
783年,泾原军东征平叛,路过长安时哗变,拥立朱泚为秦帝。朱泚僭位后,重兵围攻德宗逃难之地奉天城,数次将要攻陷,幸得守将浑瑊坚守才未能得逞。784年,名将李晟率军勤王,朱泚兵败逃窜,被部将所杀。
9.黄巢(880-892年)
黄巢为屡试不第的落魄文人,因痛恨朝廷,遂投身王仙芝的农民军阵营。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拥立为主,因北进受阻,遂在南方进行大范围的流窜作战,曾攻占广州并屠城,罪恶累累。879年,黄巢再度北上,进占洛阳、长安,自称齐帝,大肆屠杀长安民众。
883年,黄巢被唐将李克用逐出长安向东流窜,一路上烧杀淫掠,大规模的吃人,无恶不作。翌年,黄巢兵败虎狼谷,被外甥林言所杀。
10.秦宗权(?-889年)
秦宗权本为许州牙将,880年占据蔡州,因追随大宦官监军杨复光击败黄巢有功,被委任为奉国军节度使。883年,黄巢退出长安东进,秦宗权迎战失败后投降。黄巢伏法后,秦宗权却依然作乱,进占河南20余州,并于885年自称齐帝。
秦宗权为人极其残酷,管下州县无不被焚杀掳掠,并大规模的吃人以解决军粮短缺问题,流毒极深。889年,朱温攻占蔡州,秦宗权被押赴长安正法。
11.董昌(?-896年)
董昌出身杭州地方豪强,因组织土团军队抵御浙西叛将王郢劫掠有功,被委任为石镜镇将,后篡夺杭州刺史之位。886年,董昌击杀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割据两浙,被任命为义胜军节度使,拜使相,封陇西郡王。
董昌小人得志,求封越王被拒后,竟于895年自称大越罗平国皇帝,被昭宗下诏讨伐。896年,董昌被部将钱镠击败,势穷投江自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