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刚经注(一)

金刚经注(一)

作者: 一觉yijiao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3:27 被阅读0次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佛并非像我们理解的佛一样,其实也不是佛。佛似常人,吃喝如常。佛似异人,不在乎常人之言。看似如常的画面,常人难以接受,而佛却如常。

【经文】我相。    【注】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只要证得我的存在,即有我相。人往往要求生存为己身,求工作以为己财,求事业以为己名,求权利以为己位。财色名位,利益熏心,常怀利己之心。人自我感受到自我痛苦的来源主要为我相。担心,是对自己不好的不确定性。害怕,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不确定性。兴奋,是对自己赞扬的情绪。灰心,是对自己贬低的情绪。七情六欲皆我相。可以试想一下,如若感受不到自我,那么一切苦都将不存在。不会烦恼别人打扰你,不会在乎得不到某财务,不会在乎别人对你自身的看法,不会执着于追求美好的生活,不会有疼痛、心痛、紧张、伤心之感,而仅仅像佛陀一样,简简单单地活着,不执着于一切世间百态。弃我相,则弃掉你我之分,大家平等。

【经文】人相。        【注】以分别心看人,认为他是富人、有能力的人,认为他是坏人,认为他家境不错、素养很高,认为他是素质低下的人等。以分别心看待其他生命,认为蚂蚁是低等的,认为细胞是无知的,认为细菌是有害的,认为牲畜是为人所宰割的,认为人是最灵性的生命等。弃人相,则弃掉人、兽、微生物之分,生命平等。

【经文】众生相。        【注】对生命及分生命无分别心。石头其实与人无区别,都是物质构成。风雨雷电与人无区别,皆是大自然产物,形态不同而已。有生命与无生命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人类划分而已,于自然无异同。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

【经文】寿者相。        【注】对有实体的、无实体的,存在的、不存在的无分别心。过去存在的,现在不存在了,或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现在存在的,将来也会不存在。存在与不存在对等,有与无对等,生与死对等。可以理解为一直都存在着,也可以理解为一直都不存在,无有分别。

【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注】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人往往因为世界中的相,内心发生改变。或者内心发生改变而看世界的相也是变化的。此所谓境随心转,心随境转的道理。而实际上,你的内心和外界的境都是虚妄的。山河大地、亲朋好友、生老病死、财色名位、七情六欲都是不存在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声色香味触法。本来存在,本来不存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果能够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妄的,那么就感悟到了最无上的心,此心可降服妄心。人应看透世间诸相,以度内心所求之恶,弘扬正气救世善心。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当持孝扬善,绝淫弃邪。如此方能佛陀一样得正道,活得明白。

相关文章

  • 金刚经注(一)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 金刚经注(二)

    【经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萨。 ...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一

    昔鸠摩罗什西来,启承龙树、提婆般若性空之学,门下学僧数十人,唯僧肇智发精纯,笃守至诚,得法极正。龙树一脉,破一切有...

  • 金刚经全集(济佛和六祖注解视频)-东方阳熹恭诵

    来源:道德真源网《东方阳熹视频讲座》栏目 金刚经视频下载地址请点此 金刚经音频下载地址请点此 金刚经(济佛和六祖注...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六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僧肇曰:虚心履道。谓之菩萨。旷济万物。摩诃萨也。应如下所说。则是降伏之方...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五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僧肇:夫神钟虽朗。非扣而不鸣。圣不孤应。影响唯...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四

    尔时。 世尊食时。 日营资膳。食熟之时。此时人家皆有。施心易生。 着衣。 着僧伽梨。福田衣也。佛观良田。因命侍者。...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二

    肇公曰: “夫理归中道。二谛为宗。何者。万法之生。皆假因缘而有生灭流谢。浮伪不实。称之为俗也。因缘诸法。皆无自性。...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八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肇公曰:圣言无谬,理不可越,但当如佛所教而安心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七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肇公曰:次答住行。即明法空。谓法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注(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qi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