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僧肇曰:虚心履道。谓之菩萨。旷济万物。摩诃萨也。应如下所说。则是降伏之方也。问降在后而答在前。何耶。住深降浅。故问者标深于初。降浅易习。故答之于前。问答有指。非其谬也。
所有一切 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僧肇曰:正答降伏之行也。万法虽旷。略为二科。一众生法。二五阴法。法不自起。因缘故生。但是因缘。自性皆无。斯则顺理为解。乖宗成惑。惑故生死流转。解则累灭无为。身心为苦。苦尽为乐。尽苦之道。其唯大解。解极惑尽。身心俱忘。寂然永乐。谓之灭度。非我弘化。群生岂济。凡解不自生。要由渐习。假名法粗。抑心则易。故始就众生空。以明降伏也。
皆无作皆空。惑故作惑即解。则作即。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僧肇曰:解会中道。不有不无。无性故不有。假名则不无。非无假名。故恒度众生。自性空故。实无灭者矣。
何以故。须菩提。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僧肇曰:释何故无灭者。若有我相。可言有灭。既无我人。其谁灭乎。但是假名。而横计我。执我为非。忘我为是。是非既彰。得失明矣也。
月下:须菩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但世尊先答降伏其心。后答何所住。因为“住深降浅”。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无自性,应顺此理则解悟,违背此理则坠无明,既然迷惘无明所以生死流转。故而一旦解脱,“身心俱忘。寂然永乐。谓之灭度。”
诸法无自性,故不有,而假名尚存,故不无。不有不无,“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即无所灭(众生),亦无灭者(我)!若菩萨心持灭者相,则是恒执“我相”。但执我是错误的,故而当无我人众生寿者之分别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