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被放在待读书单里已经许久,作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读完了弗洛伊德、荣格,怎么可以不读阿德勒呢?
近日,终于有幸阅读了此书,为我打开了个体心理学的冰山一角。
图片来自网络读完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你、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卑情结患者,或有意识、无意识的逃避着一些事情。我们都自称是积极健康的个体,可是终究最难以面对的也是自己。
“自卑感就某种程度而言普遍存在于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希望改善自身。如果我们抱有勇气,我们就会以直接、务实、满意的方式-通过改善环境-着手摆脱自卑感。但是假想一个人缺乏勇气,假如他不认为如果他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环境就会改善,那么他依然无法承受自卑感,虽然他会努力摆脱自卑感,但是他竭尽所能却未让自己更进一步,他的目标依然是不屈服于困难,但他不在克服阻碍,而是尽力沉醉或陶醉于优越感中。同时他的自卑感会与日俱增,因为产生自卑感的环境并未得到改变。”
1.不敢爱竟是一种害怕失败的规避策略
读到这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身边那些不能爱、不敢爱的“患者”。
在普通人看来,那样的他们痴情、专一、爱情的受害者,可是反过来想,也许就像书中说的似的:他们在爱情面前犹豫、停滞,甚至是后退,尽力限制自己行动的范围,更专心于避开失败,这样的他们也是在追求优越,却不是指向解决问题,而是指向了生活无用的部分,通过逃避躲进了自己的舒适区。
爱是人类的本性,但却不在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另外一个人配合,每一位不敢爱的人必定是经历了感情中不能承受之重,当时的他不能自我消化、承接,也没有外援可求,于是像个孩子一样把自己关了起来。
因为,那样真的很舒服,不在恐惧、不在受伤、不在权衡,自由自在,唯我独尊。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超越了自卑获得了救赎。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通过限制自我、逃避失败只会将痛苦延长、加深,它会时不时出现,成为生活的困扰。尤其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恐惧感、无力感更加愈演愈烈、与日俱增,成为生活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其实,每一位不敢爱、害怕爱的人都是异常渴望爱和被爱的“孤儿”,只是在那特定的时期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欣欣然而不能自知。
也许问题的解决除了外力,更加需要自我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只有更深的认知自己、坦诚的面对问题、积极的转化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救赎。
2.过分洒脱竟是一种遮盖恐惧的隐藏手段
面对感情,所有人都会劝我:要端正态度、着点急,差不多就好…。许多时候我也会说:哎,这都是命,着急也着急不来呀,我能做得只是去积淀自己,给自己可能…。慢慢的大家认为我态度不端正、努力方向错了。
两位好友曾语重心长的劝导我,一位还特意让我排序,你现在最想做和最该做的三件事,我说:结婚、生子、找到自己…。那天我流着泪给他发完信息。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举止上似乎优越于别人的人,我们会怀疑他是否需要做出非常特殊的努力来隐藏自卑感。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我向好友诉说:其实最着急的人是我,可是又能怎样,向每一个人哭诉?拉着每一个人帮我介绍朋友…?好友说:你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现在看来,原来这也是深深的自卑情结。因为害怕、恐惧,所以遮盖,用一副仿佛百毒不侵的盔甲来保护自己,好像是舒服了一些,不再在乎,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内心的恐惧依旧挥之不去,而且与日俱增。
书中说: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不再关注找到恐惧的原因,而是识别它的目的。
那我又是为了什么呢?想来想去,也许有三个目的吧:一是,逃避面对,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不能承受;二是,自欺欺人,仿佛所有问题都不在是我的问题,全都是命运使然,这样可以逃脱责任;三是,渴望被认可,“你真洒脱、你真坚强…”,树立自己正面的形象。
可是问题还在那里,根本解决不了。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人只会被架在那里,持续的自我麻痹,自卑感愈演愈烈,追求优越的路越走越偏,方向错了,怎么可能超越。
想来,此刻我最该做的应该是坦然去面对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该美化自己就去美化自己,该示弱就去示弱,改变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逃离安逸区,与恐惧相伴,超越自卑。
以上是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两种自卑,它们都被外在的某种坚强、无所谓掩盖,如果不是读到这本书《自卑与超越》,我永远都不会想到,原来我们都是严重的自卑情结患者,落在自己的心魔里,欣然自得却不知中毒已深。
书中说: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或者应对,且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了。而我应该就是这种无力感所导致的吧。
现实生活中,肯定还有许多人,自卑却不自知,陶醉于自我优越中,令事态不断恶化。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更好的认识自己,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超越自卑,实现优越。
网友评论
我是不是偏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