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晚明人口接近两亿,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朝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经济也是中国经济一个繁荣的时期,但是为什么明朝会灭亡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3774/48dc8cc33f983444.png)
我认为除了天灾之外,人为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晚明的收入和国家权力基本上被当时的读书人、官员、勋戚蚕食完毕。
天灾面前,只要有钱处理得当,基本都很容易度过,但是当时的大明朝,一个诺大的帝国根本拿不出来钱,国家根本没钱,那么国家的钱去哪了,都在读书人、官员、勋戚这些人的手里。
首先说说农税,农税在封建社会基本是一个国家收入的最根本来源,但是农税在明朝后半期基本被当时的读书人和官员蚕食完毕。明太祖高皇帝当年想优待寒门学生,所以就对寒门子弟免除一部分农税,读书人都是相互帮忙嘛,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个优待政策已经被读书人的代表“官员”普及到了所有的学生,不管你家境如何,都给你免税。不仅如此,士绅和读书人还利用国家豁免赋税的优待,开始对土地疯狂的兼并,一旦考中举人马上让周围的老百姓投献土地,让他们把土地放在自己名下然后不用向国家交税,基本上读书人越多的地方,国家赋税就越倒霉。因为老百姓都把土地归到读书人名下了,自己只需要交少量的税给乡绅就可以了,因为对乡绅和读书人的豁免政策,国家根本收不到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3774/24ee09bb30086e67.png)
国家收不到农税没钱怎么办?于是想征商税,但是商税侵犯了商人的利益,商人的背后都是乡绅官员,官员都说这是“与民争利”,最后不了了之。
商税农税收不到怎么办,万历皇帝想收矿税,结果呢?地方乡绅为了自己的利益蛊惑旷工闹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各种税收都收不上来国家办事没钱怎么办,官员说找老百姓收税,老百姓种土地能有几个钱,况且还有底层各种胥吏的剥削,于是老百姓最后越来越穷。遇到了天灾,政府发钱救助,但是官员贪污腐败,老百姓根本得不到救治,最后为了生存下去,老百姓不得不起义,老百姓起义政府再镇压消耗大量国力,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3774/e6d2f6ee8810fe67.png)
明朝有钱吗,有钱,但是政府没钱,钱都在乡绅官员手里。到了最后,崇祯皇帝想调兵最后连200万白银都拿不出来,好笑的是起义军却在乡绅官员哪里得到了几千万两的白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冷笑话。
我认为明朝最后灭亡归根结底是官员腐败政府没钱引起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乡绅官员读书人这些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