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公众号,2015年10月,我大一。
当时没进学生会,进了系里面的一个小组织。
进入部门的第二个星期,部长对我说:“水韬,这个公众号以后交给你和xx负责了。”
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我和另一位小伙伴就这么开启了我们摸索公众号的道路。
后来还参加了院级组织宣传部给我们的公众号培训,培训内容大概就是:教我们用秀米编辑器。
因为是系里的一个小组织,对文章的内容没有太大限制,这一点让我有了足够多的练习机会。
于是呢,我一开始写的文章都比较的迷,我写过网传星座,追过春节六小龄童热点,写过情人节话题,写过孤独患者……
但准确地说,这些推文是微博的复制粘贴,我也灵活运用到了师姐教我们的推文排版技巧。
推文处子秀:你造吗!你的星座已经变了!
这是我公众号生涯的第一篇推送,虽然排版很丑,内容很差,但那天下午排版时紧绷的神经,推送扫码的激动,转发朋友圈的放松,永远忘不了。
现在想想。
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有这段在小组织宣传部的经历。
运营校园组织号的这大半年,让我熟悉了基本的后台管理,也敢自称入门小编了。
虽然没能拯救那个号,和现在很多校园号一样,没有灵魂,这大概就是很多校园组织号的归宿吧。
在那以后,我发现了排版,还需要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审美,于是我参与了刷爆朋友圈的一门训练营网络课。
没错,是一周进步的PPT基础训练营。
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也通过训练营、碎片化推文、付费课程掌握了一定的PPT操作水平,在几次朋友圈打卡引来众多点赞。
我天真地认为:自己的PPT水平已经能够在学校里分享了,于是我在2017年3月19号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取名就很随便:水韬呀。
当然,这第一篇文章愣是憋不出来,也让我对自己的PPT及输出水平产生了一定思考,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我还太嫩,会操作≠会输出。
于是我暂时地放弃了,选择了继续学习PPT,同时我开始在校外寻找新媒体编辑的实习,希望能够跳出学校圈子了解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凭借着PPT和H5的一些作品优势,我很幸运地获得了一份来自南方人才市场-广州市高指中心的一份新媒体编辑实习。
那年我大二,我第二次接触公众号。
比较政府官方性质的公众号,因为内容是固定的,所以我只要完成优化排版和视觉可视化设计即可。
传送门:广州市高校毕业生招聘数据统计
在那段时间,我了解到的更多是流程化与标准化,了解到一个公众号统一风格的重要性与提高排版效率的一些方法。
大三开学,在开启个人号的同时,我还和朋友一起创了个校园新媒体团队,做为初创人员,利用开学季热点及创意活动,一个活动下来涨粉2W,一举成为了学校公众号里的新鲜力量。
短暂的狂欢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当冷静下来的时候便会发现,太理想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如果没有内容支撑,那注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账号。
在第三个月的时候,我遵循了自己内心所承认的价值,选择退出,全身心投入自己个人号的内容产出。
在前三次接触公众号后,我开始对公众号运营,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在保持内容输入一年后,我决定开始尝试着输出。
而这一次。
第一篇试推文章没有像四个月前一样拖稿。
很多人都会创公众号,但90%的会在一个月后停更,原因可能有几个:对公众号没有一个详细规划,太注重数据,内容积累不足以支撑持续更新。
这也是我创号之初没办法确认的事情,而这次我有底气了,从规划到内容,再到运营心态,我用了两个通宵,完成了初代规划。
在第一篇试推推送里,我深受珞珈影响,完成了一篇80%的“模仿”,只对文章字句和素材进行了替换,模仿了一篇经典文章。
当我大半夜拿着这篇文章去给珞珈看,征求推送同意,很是感激,非但没有收到律师函,珞珈大大还第一时间给予了我肯定,当了前排VIP粉丝,还转发了朋友圈。
■ 第一篇推送在2017/07/25 晚上8点17分推送。
和很多人创号之初一样,文章数据很好,朋友圈大家都在转发和夸奖,一个晚上带来了300个粉丝,这部分人大多都还在。
大家都知道,公众号在2017年还是需要依靠活跃度和内容稳定输出来获取原创及留言功能,在那段时间我保持着白天写文,夜晚排版至四点的状态。
终于在第六篇推送的时候,我收到了开通这些功能的官方邀请,在那一天还有一个更令人兴奋的一个邀请:一周编辑部の邀请。
当时看到邀请,几乎没有思考,很快就答应了,这也是我后来的持续输出的动力所在,如果没有这个选择,可能九月份还没开学,我已经写不下去了。
在一周写文章,在大老师指导下,不断在学习探索,在内容设计层面上,都不断优化,让自己写文章变得更加流畅,写更多不同风格的文章。
在一开始,我给自己的公众号的标准就是:内容有用,排版好看,用户粘性。
关于内容,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大V所说:不少在技艺超过50%的人时,便停止学习去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
其实认同他的话,我也一直在践行:在超过50%的人以后,不停止学习,在保持输入的同时,带上自己的风格,不断地去尝试输出,尽可能多地影响别人。
在创号之初,我以个人学习经验来总结PPT,写出了基础大礼包系列文章,不少小白同学都表示极为有用。
虽然后来这一系列文章停滞了,回头看这类文章也比较粗糙,但我能做的,就是以我的风格,拆解每一个板块,写我觉得实用的文章。
当然,PPT领域我还写过其他类型的文章,偏工作型的文章,在此需要说声抱歉,一定程度上这些文章并不能算是好的文章。
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考虑了很久,我决定砍掉自己 “PPT” 这一标签,开始对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于是大家后来便看到了内容更多样的水韬。
不同的阶段,对有用的定义不太一样。
去年可能会单一的PPT传教与工具安利,确实帮到很多人解决了一些日常问题,在知乎也写出过一篇单篇50W阅读 的干货文章。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去年年底更新频率降了下来,没有再写PPT文章,没有再写单个软件的安利,因为我对自己的内容陷入了自我怀疑。
于是去年年底,我又停了下来。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写的文章,到底有没有有,要写什么等等问题,在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2019年,我更愿意写一些体系化的长文,生活化的干货文章,能够一篇文章内尽可能多地涉及内容,解决问题。
于是我写了几篇微信使用指南文章,写过1W字的公众号排版文章,也写过大学生毕业社会再教育文章等等。慢慢发现,PPT已经不再是我的标签了。
有人说,写干货的都活不久。
首先这句话,是对的,写过的人才知道多难。
没有一个公众号会永远地更新,如果哪天自己的内容没有特色的时候,便是这个公众号说再见的时候。当然,现在不是停下的时候。
接下来的内容,是向小伙伴们征集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家会关心的问题,在这里统一回答~
■ 运营个人号的收获 & 得失
两年了。有点感慨。
简单谈谈自己的得失吧。
很多同学一提起我,可能会说哇哦,万粉小博主,PPT大神,技术大佬,华商小网红诸多之类的标签。
虽然我不接受这些称号,但我把这些当作对我的肯定。
我以前是一个很自卑的人,通过这两年的运营,让我小有成就,我不再是一个小透明,我是一个写了文章会有千人万人看的小透明打字员了。
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感概人生的不确定性,高中拿过作文满分,也在高考时作文离题,大学放弃高中所爱的语文,却又因为干货文章重新面对文字。
我写了大概150篇干货文章,保持每周一更的频率,大多数的文章都是一个人在宿舍,在房间,在教室,在咖啡厅敲下,我很放松。
写字,似乎成为我主要的消遣方式。
除了肯定与消遣,我也获得了很多机会,进入一周,知乎机构号,课程,日常广告变现,甚至在去年还被出版社编辑约稿,当然最后我以内容不足以出书婉拒。
失的话,更多的则是时间与健康。
一篇文章所需的时间大概在2-3天左右,你可能需要很高强度集中时间去完成,有的时候对着电脑便是一天,做素材写文章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 某篇推文所需要的素材图清单
虽然我没有胖太多,但是还是有胖的。除了胖,写文章还会出现偶尔眩晕或者眼睛疼的情况,当然在这些问题之前,我还是先考虑怎么保住头发为妙。
■ 期间有没有想过放弃?
这种想法,去年到现在大概产生了快1000遍,每次写文章遇到瓶颈遇到选题荒,或者自己写着难受的时候便会这么想。
但当我冷静下来,思考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理由是什么?我在90%的时候会把原因归于我自己,自己能力不足才会这么难受。
如果因为自己“蔡”还自怨自艾,那就太不man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发现不足,再去改变问题。
如果因为写不出文章就放弃,岂不是对不起关注我的同学,当然如果真的哪天不写了,那一定是我成长进步了,我不用维持更新了,到时候会好好告别。
■ 第一次盈利是什么感受?
大家可能在知乎都看过很多“从零开始公众号运营月入2K”“下班之后利用公众号月入过万”的一些回答帖子,我之前也看,但比较难实现哈哈。
公众号盈利变现,一般个人号可以从文章打赏,流量主,软文三个入门的变现方式,我都大概说下感受。
我的第一次打赏,在17年,当时打赏是看不到打赏人名字的,文章每次都有150+的打赏,让我信心倍增,产生一种可以靠文章发家致富的错觉。
当然,后来我知道这些都是我老爸老妈打赏的,我爱他们,他们这两年非但没有反对我干这事,还经常提醒我记得给粉丝发红包。
流量主就不必说了,公众号最稳定的收入之一,当然现在大家点击的意愿都降低了不少,再加上会被恶意举报,所以应该是稳定且低。
第一次接软文广告,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是与一节版式设计的外国课程合作,当时自己对流程都非常不熟悉,好在与媒介对接非常顺利。
具体啥感受:开心呀。
我还记得当时我才大三,我是蹦着回宿舍排版软文的,收到款的时候就给自己买了一双挺贵却一直没买的鞋,恰饭真香。
过去一年大概接了10条,对于软文内容及课程有一些自己的要求,所以最近几个月拒绝掉的投广大概有20条。
接下来的规划,抽空会重新启动自己说了大半年的的付费社群,希望九月开学季能够上线,希望大家会喜欢。
■ 对于想做公众号的建议?
很多小伙伴也在问这个问题,校园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可能性与发展。
首先要说,以我的眼界很难给大家画出三年规划五年发展,仅以当前发展的环境与发展,我可以简单谈谈一些观点。
① 做个有内容的号。
内容永远是王道,大家可以利用活动套路抽奖等方式快速涨粉,但如果你想要长久,一定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及形式。
有人会说,现在说内容王道都是傻子,利用各种裂变涨粉哗啦哗啦多好多快,我个人比较抵触所谓的流量池裂变,我更希望大家认可内容,而不是为了满足利益点。
以我们熟悉的@粤知一二及@不会画出版社,便可以知道优质内容对一个公众号的重要性。
当你有了内容,做其他的营销变现活动,也会有底气很多。
② 我不太建议做个人公众号。
你可以做,虽然很难,你一个人要负责整个公众号,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难度不会小,如果耗费太多精力没效果,可以换其他的学习方式。
但如果你真的想进入新媒体行业,有一个个人号运营经验会是一项很好的加分项。
另外,建议给自己设置一个进阶性的规划,避免做无用功,及时止损。
■ 对粉丝说的话
这部分是小伙伴们要求的,想听一些油腻的话。
我不是一个太会表达的人,当然这篇文章已经写了5k字了,那就在最后简单说一些对粉丝说的话吧。
其实我不太喜欢用粉丝这个词,我不是什么大V,也不想当个大V,我更喜欢称大家为小伙伴。
大家能在千万个公众号里找到我,关注我,并一直支持我,成为我的“水军”,成为朋友圈刷屏的夕阳红,甚是感谢。
无数次想放弃,就会在想,万一这篇文章写出来对100个人,对10个人,哪怕只是对1个人有用呢,每一个好评点赞,都是无限动力。
现在看来,我还坚持着两年前的初心,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在这个两周年的文章里大家又看到了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