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国学与传统文化
煮酒论酒—酒文化漫谈

煮酒论酒—酒文化漫谈

作者: 东木与木东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07:51 被阅读71次

酒,它与中华民族有着说不出道不明的渊源;酒,它本身就带有一种魔力,它成就了多少英雄好汉,也让多少英雄好汉毁在了它的手上;酒,它可以让陌生人一席间亲密无间,也可以让手足情顿时毁于一旦。毫不夸张的说,酒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历史成就了酒的辉煌。

你可以不喝酒,但你不可以不知道酒的历史和文化。就像某个啤酒广告写得那样:“干杯或许比会说你好更重要。”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莎士比亚,每个人对酒都有其独特的理解。笔者虽然不饮酒,但在这里权且斗胆向各位酒友漫谈一番自己眼中的酒以及其背后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就当是一番“酒话”博君笑之。

世界有三种蒸馏酒举世闻名,从古至今无人不爱,无人不知。它们是英国的威士忌,法国的干邑,中国的茅台。威士忌起源于英国,风行于欧美,其味微苦,性烈。它代表着是一种奔放自由,代表着一个男人的铮铮铁骨,代表着一种张扬不拘的个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上将麦克阿瑟都钟爱此酒。或许酒如其人,或许人如其酒,两位英雄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是这种酒文化的最好阐述,虽然不乏英雄人物为此酒挣足了脸面,但总的来说威士忌就像一位地道的蓝领工人,混迹于大大小小的酒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却出生低微,显然与后者法国干邑无法媲美。

法国干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作为一种地方性特产,只有法国干邑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成就这种酒独有的风味,其酒口味香甜醇厚,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路易时期,此酒作为皇家贡酒得到了皇室贵族高度的称赞。此酒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欧洲之王拿破仑将此酒作为最高奖励犒赏得胜的三军将士。在其被流放孤岛的囚徒生涯中,干邑作为其留在身边为数不多的几样物件伴其左右。总的来说,法国干邑就像一位孤傲的贵妇人,人人都想占有她,人人都无法靠近她,她总是高不可攀,非俗人所能企及。据说,一瓶上了年份的原产干邑在国内的身价是7位数,每年限定的产量使其成为了富人们又一竞相投资的奢侈品。

中国茅台,既没有威士忌的那种草根,也没有干邑的那种贵气,要形容它的特性的确很难,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恐怕只有用“神奇”二字。

相传在红军长征途中攻克了贵州省的茅台镇,战士们被该镇大大小小酒廊散发的酒香所吸引,饮后酣畅淋漓,酒香久久不能散去,于是便将这些酒作为战略物资加入了长征途中。如果仅仅是酒本身的“味”绝,或许不能成就茅台的传奇。后来在战争岁月里成为了无所不及的“圣酒”。渴了累了,一饮茅台顿时精神抖擞,生津解乏;伤了破了,一洒茅台顿时痛感全无,不日即愈;头痛感冒,微尝茅台即会病体无恙,生龙活虎。就是因为这些神奇奠定了茅台的传奇,后来我党执政后,茅台理所当然成为了中国的国酒。如果一个人能阐述茅台酒的精髓,此人无疑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总理温柔谦恭,正如茅台酒外表的朴素无华,内心却回味悠长;总理不卑不亢,在面对国家利益时,舌战列强,据理力争,不怒而自威,正如茅台酒的烈性,不胜酒力者绝不敢贸然尝试。总理本人也一生视茅台为挚爱,每每在历史留下的珍贵资料中,看到其举杯而庆,气宇轩昂。平常人一杯茅台下肚早已醉意朦胧,而总理豪饮数杯仍谈笑风生,酒量堪称神奇,也只有我们的总理才能喝出茅台的大量雅量,同时也只有茅台才能配得上我们魅力四射的总理。关于茅台与总理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说,总理一生从不吃药,偶尔头痛脑热伤风感冒,往往让警卫员泡一壶热水,一壶茅台,脚泡于热水中,头覆一方热毛巾,微饮几口茅台酒,不出一会儿,出一身大汗便症状全无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尼克松访华时,总理向来宾表演了一个关于茅台酒的“魔术”,他用一根火柴点燃了手中的茅台酒,蓝色的火焰发出神奇的光芒令在场的美国人无不惊讶不已,随即熄灭杯中之火后总理笑着一饮而尽,他的这一举动让美国人折服于总理的个人魅力的同时,也折服于茅台酒的神奇。此后,尼克松回国后特地请总理赠与其一箱茅台,他也想学总理点燃茅台的潇洒,不过不巧的是,尼克松不是周恩来,这个总统“见证奇迹的时刻”非但没有实现,还差点把白宫烧成灰及。

当然,在中国不仅仅只有茅台,就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酒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古井贡酒、山西汾酒,绍兴黄酒、五粮液等等等等。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也都有一段独特的有趣故事。酒的背后伴随着多少英雄,成就了多少帝王,埋葬了多少将士,覆灭了多少王朝。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些诗词或许悲壮,或许张狂,或许洒脱。英雄往往用酒壮志,以酒释怀,依酒为生,为酒而死。

诗圣李白一生嗜酒如命,酒既是其文思才华的源泉,也是其坎坷仕途的最好安慰。“人生不得意,酒中寻欢颜”,就连李白的死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据说,这位诗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晚,泛舟湖上,醉生梦死,在酒仙的催促下,伸手去揽湖中的明月,不慎跌入湖中,写完了人生最后的一句诗篇。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小亭中“青梅煮酒论英雄”,在酒仙的揭露下,刘备的大奸大伪与刘备的似真实伪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为了三国中永恒不变的经典。

水浒中的武松景阳岗徒手打死老虎,也是因为在酒仙的帮助下,凭着“三碗不过岗”的酒劲成就了其妇孺皆知的故事。

古往今来,英雄爱酒胜过爱江山美人。开国虎将许世友爱酒,时常以酒量考察部下的能力,以酒品衡量部下的人品。长期戎马生涯使其养成了不把别人喝倒绝不罢休的性格,往往逢餐必找人拼酒,逢拼必让对手一醉方休。后来,周总理为了帮助其改正这一毛病,把其招至北京与其拼酒,结果总理连饮数瓶而不倒,许将军这位战场上酒桌上的常胜将军终于醉倒在总理的桌前,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许世友至此再也不找人拼酒。但其一生爱酒如命的性格未能更改,在担任南京军区军区主席时,往往倾囊而出把自己的补贴用于购买茅台,导致家中常年没有积蓄。

可见,每个英雄人物都离不开酒,当然酒在这些人手中往往成为了一种豪气的表现,但酒在那些自控力不强的人手中往往成为了一把匕首。

“酒壮熊人胆”那些本性懦弱,自恃不力的人以酒为借口,胡作非为,贪杯误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那时酒已不是杯中美味,而是口中毒药。酒不是成就功名的利器,而是诲人不倦的砒霜。同时,酒品即人品:在酒桌上偷梁换柱之人,必定在生活中也是个投机之人;在酒桌上夸夸其谈之人,必定在生活中也是个浮夸之人;在酒桌上搬弄是非之人,必定在生活中也是个惹事之人。

翻开历史,关于酒的故事有千千万万,关于酒的趣闻有万万千千。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酒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成为我们历史长河中难以抹去的一笔财富。

煮酒论酒—酒文化漫谈

相关文章

  • 煮酒论酒—酒文化漫谈

    酒,它与中华民族有着说不出道不明的渊源;酒,它本身就带有一种魔力,它成就了多少英雄好汉,也让多少英雄好汉毁在了它的...

  • 没有研究过中国的酒文化源起何时,只知道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就是个酒罐子。从古代的煮酒论英雄到现今的酒桌、酒局、酒文化...

  • 这也许是张飞打过的最有“脑子”的一仗!

    煮酒论英雄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后,两人的友好关系就此结束。(PS:养生学上青梅煮酒是比较健康的饮食,看来...

  • 12生肖新春联

    来源‖青梅煮酒论国学

  • 琴淋

    煮酒论英雄,自弹知新流

  • 感情深,干完这杯酒?半杯行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酒文化堪称中华文化之缩影,独树一帜,源远流长。从“葡萄美酒夜光杯”到“煮酒论英雄”再...

  • 酒文化

    酒文化,应该是一种文化。 譬如,“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煮酒论英雄。 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感盛...

  • 赞大师姐

    杯酒释情怀,煮酒论英雄。 英豪不亚男,志气冲天高!

  • 煮酒论手机

    某日,罗永浩邀请库克上门做客,库克煮可乐招待。 席间,罗永浩问:“当今天下,手机界谁可称为英雄?” 库克:“魅族蛟...

  • 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煮酒论酒—酒文化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