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人际沟通的课堂上最常被人问到的问题是:老师,我们将会学到什么?
我会说,针对每期学员的不同,基本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适合你们这期学员特点的案例来讨论和分析。
没错,我的沟通课每一期都会有变化,训练内容会有,课上案例会有,课下的案例解析也会有,甚至结业考试题都会有不同。
因为,在我看来,沟通是双方个性化的事情;同样,我和每一期学员之间的课程学习过程,也是一场大的长时间的沟通,所以,每期都不同。
这也是我管我的沟通课叫做高针对性课程的原因。
下面是写给第五期学员的结业寄语。
一 沟通千万变化 套路时常不灵
我讲个例子。
和领导怎么沟通?假如是我课上讲课的话,这是一个大的主题,有些共性的原则和策略,以及方法;但是放到你们每个人身上,它就是个个性化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和你领导之间的问题,始终是你和他之间的事情。
所有的套路都有可能会失灵。
有人说你要平时和领导搞好关系,有机会多接触聊点私人话题,你的领导恰好是公私分明的人,特别烦别人聊工作以外的事情,你要是听了那个人的建议,你正好撞枪口上了,领导估计烦你烦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人说,和领导提涨工资你要这样提,先说自己做了什么成绩,然后说需求和期待。
现实中是什么样呢?
你想好一套说辞,列好草稿,然后你一进领导办公室,领导说,小王正好,这有个项目你赶紧跟一下,合作方那边有情绪,你快去打电话处理一下,特别急。处理原则是一,二,三……
这个时候你打好的草稿有用吗?就算领导说完了,又问你,你找我什么事儿?这个时候你之前准备的那一堆话你还准备原封不动的说出来给领导听吗?
你告诉领导说,我做了什么什么,领导没听完就直接打断你,行,做的好,赶紧先去把我刚说的那个项目处理一下吧。
你的需求根本没机会说,你怎么办?赖在办公室跟领导闹,非要涨工资不成?
我讲这两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沟通就和下棋一样。是个应激性的互动过程。
沟通就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呀什么叫应激性的?
你们看谁下棋之前会找个纸,把走的每一步都计划好,全都算出来,然后再去下棋?
没有人这么做(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能做到,但你这个大活人一定做不到)。因为下棋是两个人来下的,你不知道对方会走哪一步,你只能根据对方走的棋来判断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
这个过程跟沟通是一样的,是时时的互动,是考验一个人的应激反应的。在前一个沟通信息的刺激下,你如何做出回应。
套路是死的,沟通过程、对方的话,都是时时变化的,是灵活的,沟通的套路就失灵了。
所以,我在课上教你们的,都是如何去分析,如何去根据一个人的反应做出判断,你如何应对,如何在应对过程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说,你们不止会学到棋谱,你们还会学到怎么设计棋谱。
我教的更多的是你怎么思考,将沟通的方法融入到你的思维当中,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这是我课上教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这是你们在这个课程中要学习的最关键的点。
二 没有套路但是有规则
你去游乐场玩过翻滚过山车没有?上车前会有管理人员提示你,一定要扣好安全装置,摘掉眼镜,还会告诉你头要靠在椅子背上,不要向前使劲伸脖子。为什么呢?因为强大的离心力会容易让你晃在空中的脑袋拉伤颈部肌肉。
沟通也有它的规则,在某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人和人之间也在遵守着一套或是多套规则。
中午你下楼帮我带一盒午餐上来好不好?没有特别的事情估计你一定会答应的。嗯,你感觉你在单位和同事的关系还不错。没想到,转天上级来做内部调研和考评,这个同事背地里在领导面前给你扎针,说你的坏话。你就奇怪了,前几天还感觉关系挺好呢,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明明总裁都让你接收总监的工作了,你都干了小半年了,公司人事就不下正式的雇用升迁公告。你以为志在必得,结果某天突然来了个空降兵直接当了总监,你还被削权了,原来带的团队人少了一半。你说窝火不窝火?
我的课上不会讲中国人的人情关系,不会讲如何走后门搞关系,但是我会讲--
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沟通和关系中有这样或是那样的表现;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都是有些共性的规则的;
多人的复杂的人际关系该怎么处理,如何去分析你的处境,用什么方式去沟通摆脱困境;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掌控和控制,在关系中如何做到既不对他人过度的控制又不让别人来控制我们。
所有的这些,都和人性相关,都和大的规则相关,和明的暗的规则相关,不弄明白,你会死的很惨。
市面上很多的沟通课都在讲方法,你这样说就对了,你这样做就对了。为什么这样做就对了?为什么这样说就对了?假如不了解人是怎么回事儿,人在关系中有哪些表现和期待,你怎么可能有正确和恰当的应对方法呢?
同样的一个原因之下,放到不同的情景上,遇到不同的人,说的话和方法都可能不一样了。但是背后的大规则不变,背后的人性不变,把这些弄清楚,你才会有更灵活的应对办法。
这是我课上要教的,如何把握那些规则,把握人性,如何在沟通中实现灵活应对。
学生们上过课会说,老师讲了很多人性的东西,是以前从来不知道不了解的,这些东西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了之后,再学习课上的方法,才能体会沟通的强大作用。
一切离不开人性三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小姑娘写的,4个月脱产考上研究生,6级水平都没有怎么能通过考研英语,文章中写她每天花3分之二的时候在学习英语,记单词,背,做真题,一遍一遍的背,写作题,一篇一篇的背范文,坚持了4个月,非常辛苦。
我们从初中开始正经八百开始学习英语,到你长到现在,你曾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几千几万甚至更多的时间。
可是,在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事儿上,你投入了多少时间呢?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是把沟通当做一项技能来训练的?
这并不像英语一样,是一个硬技能,但是它却是在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技能,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我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学习这项技能上花的时间有多少呢?
我指的是真正的刻意训练。
一项技能从你开始接触了解,到你能大概掌握,到最后你变得非常精通,这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总是会对一个美好的结果有着特别多的期待,成为人际沟通高手,成为万人迷,但是我们在这件事上花的时间比刷朋友圈的时间少得多,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在沟通方面是有天赋的,真正有天赋的人在刻意训练自己的时候你并没看到,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成功了的美好影像。
所以,6周的课程,加上橙子学院前面的4小时课程,再加上课程期间你们的训练和复习,这些时间加起来依然远远不够。
知道和做到之间,相差很多很多个小时的练习没错,没有硬性的考试,像考研一样考核你们,人际沟通考多少分,没有这样的考试,而最可怕的就是没有考试,没有强制性的考试,因为所有的考核都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你答错了,你就失掉一次机会,一份工作,一大笔钱,这比考试的考核还严竣,因为你的每一次沟通过程和沟通经历都是最终结果,你没法重考补考,错了就错了,搞砸了就只能搞砸了。
同时,没有硬性的考试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荒废,上完课扔在那里,直到下次沟通遇到问题再来看看。
一项技能,只到你真正把它内化成你自己的一套思维,信手拈来,拿来就用,才算真正的掌握。从上课听内容到这个阶段,距离着很多很多小时的训练,思考和回顾。
希望你们在课程结业之后,依然能花时间在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学习和训练上坚持成长,相信你们上过课程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还希望你们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有更大的提升,成为真正的人际沟通的高手。
最后祝你们都能在和交往相处沟通这件事上获得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