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专题推荐集想法教育
学会孤独,才能更好的爱---教育随感(二)

学会孤独,才能更好的爱---教育随感(二)

作者: 沙子0001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9:04 被阅读586次

    第二部分 爱、孤独与边界

    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的战斗。---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01 孤独其感

    你孤独吗?如果你曾有过这种感受,你是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感觉到的呢?你是逃避,还是主动获取这感觉呢?

    关于孤独,知乎上有个问题是这么说的:

    30多岁的男人,在下班以后很多不想立刻回家。因为推开家门以后,他立即从员工、下属、管理者,转变成了丈夫、父亲、儿子,这些角色的重负,让他喘不过气来。

    在车辆熄火以后,他宁愿在驾驶室里再多坐一会儿,听听CD,发发呆,在这个15分钟的封闭空间里,他谁也不是,只是自己,可以静静的享受一下“孤独”。

    教育里,谈到责任,也不可避免的讲到孤独、界限与爱的关系。这几个关键字,也是我思索过很久的问题,我愿意说说自己的感悟。

    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曾说:“我对自己重复过很多遍,人是极其孤独极、极其孤独的。”她特别聪慧,20岁出头就读完了研究生课程,她也极为孤独,但这也不妨碍她创办了国内最大的心理学网站,简单心理。

    对于我而言,我拥有健康的身体,支持的家人,和谐的婚姻与伴侣,可是我仍常常感到孤独,这感受是宏大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哲学的一部分,挥之不去。

    为了消解孤独感,我曾做过许多努力:我买了蒋勋的书《孤独六讲》,我翻看贾平凹的散文集《自在独行》,我让人推荐哲学入门书,比如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努力参加单位、小区、团体里的各种活动:比赛、演讲、读书会、辩论赛,我也写作,刷微信微博,时不时与新老朋友聚会、交谈;虽然我做了这么多尝试,可是每当我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我仍然感觉到深深的,孤身一人的感觉。

    我想起《直面内心的恐惧》,里面谈到人的四大恐惧类型,我似乎是“痴迷型”,无比恐惧被抛弃,千方百计消除距离。书上都说人的依恋类型与行为方式,与幼年养育有着深深的联系,我开始低头回忆,那所有的点滴过往。

    02 反思与梳理

    我的妈妈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关爱并且包办我的一切,这使得我和她曾经缺乏界限,就像传统的中国家庭那样。我们过于亲密,以至于无法正常的拒绝,要么就是爆发剧烈的争吵。

    经过我的痛苦反思与尝试,我和妈妈的距离终于调整得刚刚好。可是融为一体并不代表滋养,我的爸爸又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爱的匮乏仍然一路跟随,我的个人边界似乎也有些模糊。在不断的思考、梳理与领悟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

    一个女孩从少女转变成女人的过程中,她要和很多人产生亲密的关系,爱人、孩子以及社会关系。如果你有些敏感、脆弱、依赖,那么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早年缺乏一些爱和滋养,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没有建立起清晰又富有弹性的界限,又或者在生命的长河中,你遭遇过一些伤害,那么这可能带给你一些纠结。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承认边界的存在,女人可能会过度渴望亲密而消除距离,渴望的样貌也可能有些扭曲:母子间可能纠缠或者隔离,夫妻间也有控制、占有、讨好,对待不合理的外界要求也难以拒绝,更远离了自由。

    网络上常有段子说,辅导孩子作业,导致妈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下面这些对话也许你不陌生...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是为了你好啊…

    你可得对妈妈好,妈妈一切都给了你,离了你我觉得生活没意义....

    生活中,你也许常常因爱之名,行控制之实。那些纠缠、牺牲、主宰,本不应该,那些崇拜、依赖与炽热,本不存在。纠缠与控制不能赢回爱,如果你将这么多的期望与梦想,孝道与顺从,全部倾注在一个人身上,只会导致伴侣或孩子的沉重、内疚、窒息与逃离。

    有时候,我们会搞混淆很多事情:

    家务你不用做,你搞好学习就行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体谅妈妈的心?

    这么好的饭菜你不爱吃?你太让妈妈伤心了!

    通常,你由于分不清楚“你的事”,“我的事”的界限,而产生一些混淆,于是你可能做一个“拼命给孩子洗短裤,却又让孩子照顾自己情绪”的人,你对万事万物抱有美好的幻想,如果理想化的程度太大,你又容易怨恨而失望离去,因为30岁的你,内心深处,年芳二八。

    你没法做一个,真正让孩子承担好自己的责任的坚定母亲,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宣讲,而来自内心深处的笃定与充盈。

    03 先育己,再陪伴,终目送

    教育课看似是教育孩子怎么做,其实首要的是要关照好自身,关注并承认那些需求、渴望与爱的流动,是真正自己爱好自己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脱离父母而成为他自己,而绝非与父母产生什么关系。终极目标是孩子能够独立、健全、强大的在社会上生存,最终获得幸福与快乐。

    对于父母自身而言,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深刻清醒的认识到,孩子完全独立于我们,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我们无法解决、拯救、包办孩子的一切问题,天下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哪怕至亲,哪怕伴侣。

    这不是说,我们狠心的抛下孩子不管,而是说,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孩子建立温暖连接,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支持、鼓励与陪伴。对中国家长来说,学会撤退,学会放手,是更重要的事。孩子自己,才是生活的完全的主人,他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我们是站在孩子的旁边,像两颗辉映的木棉,我们是陪伴在孩子左右,是两颗独立的鸡蛋。我们是温暖、滋养、陪伴孩子一段日子而已。如果我们非要控制、占有、吞噬,那只会导致鸡飞蛋打,突破了天然存在的边界,我们只能被厌恶和嫌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目送》

    04 生命的见证

    1)珍惜缘分

    真正的教育是看见、接纳,更是见证,见证一个富有灵性的生命成长。

    今生,我们成为母子、夫妻或挚友,这是天赐的缘分。

    孩子爱你是缘分,更是他自然的情感选择,而非你用关系、亲情进行的强行捆绑。李安曾说:“做了父亲、丈夫,并不代表我能自然而然的得到他们的尊敬,我每天还是要来赚取他们的尊敬,要达到某个标准,这是我不敢懈怠的一个原因。”

    同时,缘分的意义在于,知道生命的流动,生活总处在变化形成的过程之中。面对深爱,同时具备“情深义重”与“难以割舍”,深知时间不止,“爱”也会静静流淌……

    尽量感知那并不恒久的缘分的美好,可能蓄谋已久,可能猝不及防,缘分不是在每一分、每一秒,而是在某些分、某些秒,因岁月有限,缘分本身有常又无常……

    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生活总处在变化形成的过程之中。---卡尔.罗杰斯

    生命流动在每一秒,没有时间害怕付出与投入,或伤感于消散与逝去,这是每个人度过的珍贵历程,也是别人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亮色。

    02)接受孤独,承认有限,辐射温暖

    没人陪你老,也没人陪你死去,人生而孤独。人生的本质,就是了解无常,无力与不可控,了解到自己的渺小与无足轻重。天地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是我们人力能随意控制的。我们只能承认这种有限。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真的无限与永恒。婚姻制度的有限,使得唯一的选择显得珍贵,生命本身也因其有限、易逝与善变而彰显出它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 —— 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王小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对于我而言,学习、阅读、写作,温暖陪伴孩子与家人,对朋友付出真挚与真心,都是我与更广阔世界产生连接的方式。约翰.邓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主体的一部分”。

    如果你因为不知何种原因,与这个更大世界版图的人们发生联结,有人因你被触发灵感,有人因你而对人或事物寄予深情,那么你有更大的可能,对抗停滞、厌倦与枯竭,所以你可能不朽。

    无论在什么时刻,连接与爱无法也不可能,只来自唯一的,永恒的人。人活着是自己为自己负责,昂然独立,行走在星空下,偶然遇见同类,互相看见、交谈,然后仍挥手告别。顾城在《门前》里写道: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环望四周,体味当下,感知却不贪恋,一切皆美,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你精彩过活,于是安心等待命运的宣判。

    总之,孤独是我们的出厂设置,而爱的匮乏,更加剧了孤独。孤独无法消除,只能面对。面对孩子,我们要付出爱,并产生温暖连接,却并不是占有和吞噬。让我们好好学会与孤独共处,守护好边界,更好的去爱吧。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自然派妈妈:我也买了孤独六讲,我还推荐你看《孤独,怎么了?》我觉得对通俗的理解孤独很有益处。我很喜欢蒋勋的话,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孤独。我也喜欢你的主题,学会孤独,才能更好的爱!加油哦!
        沙子0001:@自然派妈妈 谢谢你的肯定与认可,你的推荐我记住啦: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亭玉子:写得很好打动了我,反思,总结,觉醒是人生必须要学会的一种能力,你做的很棒,加油!
        沙子0001:@亭玉子 谢谢你的喜欢: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 清心倾心:重度孤独患者飘过:smirk::smirk:
        沙子0001:@清心倾心 来来 握个手吧!
      • 芷渃蒹葭:爱的边界,很棒的一种体验
        沙子0001:@芷渃蒹葭 是的
      • 冰千里:最爱孤独,写的很好(✪▽✪)
        沙子0001:@冰千里 谢谢冰千里 我要鼓起勇气 试试你的心灵写作
      • 佳期ofelia:超过十万字了,恭喜恭喜!
        沙子0001:@佳期ofelia 对啊,开心呢!:heart:
      • 依然歌唱:人生而孤独,我们只能面对,可是大部分时候人们排斥孤独,逃避孤独,于是痛苦纠结。对罗老师的教育课程领悟深刻。
        沙子0001:@依然歌唱 谢谢你喜欢
      • 青青子衿_dc2c:写得真好,打动我心
        沙子0001:@青青子衿_dc2c 谢谢你的认可:heart:

      本文标题:学会孤独,才能更好的爱---教育随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l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