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阁

作者: 不吃蛋黄的拾柒 | 来源:发表于2021-08-19 21:38 被阅读0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据说每逢元宵佳节,镇上便有稀奇事发生。

    小镇依山傍水,对外交通还行(仅有一条上个世纪的铁路还在运行)。人们朴实憨厚,颇有《桃花潭记》的韵味。虽然对外交通不便,但,新式建筑却随处可见。

小镇的规模不大,说得上繁华的也就那条“中心街”。这里什么都有,肯德基麦当劳随处可见,但小店的装潢却极为尴尬。说起新式,这个小镇还算是时尚界里的守旧派。也许和交通有关,或许带有自身的魔力。

    小镇的镇长一般由这个小镇的族长担任,他们一般德高望重同时也是党员同志。突破大家想象的,小镇的管理仍然是“紧跟时代”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复古与时尚的小镇中,我们的故事才得以展开。

清晨窝在床上,胡乱的点着手机,生怕要错过世界,赶忙刷一遍朋友圈,哪怕和自己并不相干,又如何呢!早已过了那个爱发动态的年纪,这或许就是迫不及待的成长,亦或许是网络时代的牺牲品。

     小镇的规模规模不大,但“种类齐全”。就好像裹小脚的女人,身躯很小,却精通各种家务琐事。冰雪初融的快感笼罩在这个小镇上,今天刚好正月十五,空气中寒意却并未减淡。街上人来人往,刚呼出口的空气与较低的温度相遇,似乎也变得魔幻起来。小镇长街的尽头,一座建筑与周围的格格不入。

阑珊意为:尽头

阁为建筑

阑珊阁意为坐落在尽头的建筑

宋淳熙元年夏历正月十五,元宵,临安。

    东风呼呼,那街上的人来人往似乎与我无关。但我又深陷其中,我迷失其中。万千灯火像极了一个太平盛世,它们在伴着东风,随意飘舞。我应该是孤单一人的,又好似有人相伴。她在哪?下个转角处?我不知道。

     哈,远处的天上的光亮给人温暖,那会是星星么?应该或许是的,它那样璀璨夺目的光晕,不是繁星又会是什么?

前面有一酒馆,闻着淡淡的酒香味。我的双脚便不听使唤。

    “小二,来二两黄酒”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甚是惬意。我不曾参与,可我一直都在其中。那华贵装饰的马车应该是富贵人家的专属,走的缓,走的又急,顷刻间消失于街巷。唯有淡淡的清香,可以找到它存在的痕迹。酒意正酣,忽闻有人吹起玉箫,循声望去,那女子两眼微闭,专心吹奏。静态的她于动态的萧声巧妙融合,静态的我与往来动态的人群交相呼应。

不便久坐,酒尽欢,人应及去。我融入到动态的群体中,那个糖人,那个风筝,那些小物件儿都是很好的。迎面走来的那个女子好像面熟,她的不经意间的拂袖,我能闻到那个专属宋代的香味。

     她,在哪?我要怎样去寻找她,下个街口?或许可以,但我对她却没有太多记忆,我要怎样去寻?不经意间,灯火变得微弱。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美好又毫无征兆。微光中,一女子站在阁楼二楼处,头顶的红灯笼,刚刚好。四目相对时,便发现,要寻之人,在此。

相遇地,阑珊处,巧遇见,一阁,一人。便名曰:“阑珊阁”。

相关文章

  • 阑珊阁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 一筝一舞

    南湘湖畔,灯火阑珊,新月半,南桥湾;水中亭阁,阁上月影,阁下音。 白衣绮梦,绫罗烟火,细眉似柳叶,凝肤胜轻...

  • 醉江南

    烟雨如幕织江南,草色青青几增寒。 珠落青瓦惊觉梦,西阁倚窗意阑珊。

  • 汴河怀古

    花天月色红阁清,玉宇流河两岸平。 夜市阑珊灯火处,金蹄破灭靖康声。

  • 月开半盏嗅窗阁,萤火阑珊梦几何。闺中易怜当年事,一往情深江水多。

  • 无题

    一方青石写春来 尘梦琉璃满阁台 难悟阑珊旧年梦 月华清照紫藤苔

  • 雨落珠盘,夜阑珊,寂寥难眠 独忆江南,梦清寒,惆怅无边 情难断,心难安,空守思夏阁

  • 天涯明月刀记

    今夜无眠, 独忆阑珊, 欲语天外何人? 天涯明月, 凄凄草木, 更有孤鸟不闻! 苍山海阁, 幽幽芳谷, 灵盛景秀。...

  • 湖泊,星河

    路过,还是路过 这一湾,宁静的湖泊 水里的倒影,窈窕如歌 亭阁隐隐,阑珊婆娑 微风,皱起,泛波 繁华,渐行,渐多 ...

  • 优美句子摘抄七

    1、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阑珊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oa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