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七年前,长江中游一个地方,北靠大别山,南滨长江水,虽景色宜人,却也异常荒凉。
这年九月,一个秋夜,一位年近五十的男子,与好友共饮于城东别墅,醒而复醉后,正是夜深时分,男子揉揉惺忪的睡眼,捡起地上的手杖,跌跌撞撞地踏上了归途。
到了家门口,大门早已紧闭,院内鼾声雷动,任他怎么敲,始终无人回应。
男子无奈之下,酒意又醒了三分,索性不再敲门,竟倚着手上的竹杖,于这茫茫的夜里,细听起滔滔的江水声。风声夹着水声,一阵凉意袭来,思绪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旧时往事纷纷而来。
他想起幼年时,家有慈父,兄友弟恭,受业于父亲膝下,嬉闹于别院凉亭,那般温馨时光,如今想来,仍觉心头一暖。
二十岁时,正逢盛世,初入京城,便名动天下。遇良师,得益友,文章独领风骚,仕途平步青云,此生的志向似乎近在咫尺。
三十岁时,父亲骤然病逝,回乡守孝,三年之后,再回京城,已不是当初时光。良师益友已零落天涯,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京城。他虽已察觉,却不肯违心,直言针砭时弊,也因此得罪了朝廷新贵。之后远离京师,数年的地方任职生涯倏忽而过。
四十三岁时,当初得罪的人并没有忘了他的存在,搜罗了各种罪名,想要置他于死地。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最后虽然有惊无险,那百余日的狱中生涯却终身难忘。
出狱后第二年春,他便来到了这个濒临长江的小地方。时光匆匆,到如今,委身此地已有三个年头了。再心宽的人,也难熬这日复一日的寂寞,鬓边不知何时添了几根白发。
思绪从过去回到现在,望着流动的大江,就着深沉的夜色,他竟然生出了懊悔,若当初不去追求功名该多好,若这是一场梦该多好。若不去追求功名,便没有一生的坎坷,这一夜,定不会纵情酒乡,这一刻,亦可得安然入眠。若只是一场梦,总会有醒来的那一天。
可惜这一切,并不是南柯一梦,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求解脱而不可得。所以,他想着不如趁着这夜色,乘一叶扁舟,消失在茫茫江海,逃开这残酷的现实。
一阙好词,就在此时诞生,这位男子,就是苏轼。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还记得这一年的春天,他还曾豪情万丈,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句。谁知到了秋天,便生出逃离这一切的想法。
原来,寂寞总能侵蚀人的灵魂,时光最能消磨人的耐性。豪放如苏轼,也不能幸免,何况你我平凡人。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煜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此刻的苏轼,大概是信了他们的邪吧,才会想到在醉乡寻求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