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三苏么? 三苏者,苏洵,苏轼、苏辙也。唐宋八大家,苏门居三,何等荣耀!
三苏祠,虽乃一爿立体园林建筑,然后学若我辈者,往来只可仰视。
它坐落在四川眉州纱縠行南街,我去过两趟。一次路过,探问苏轼故居被确认时强行驻留;一次是携文协成员自溪洛渡水电站采访返成都,有心再谒。
首进三苏祠,怀揣一片虔诚,见到的是一座典雅西蜀民居园林。在象征三苏的古黄桷和银杏树前逗留,甚感惶恐与疑惑:苏洵父子幸运享誉千载,靠的是才华文章还是人品?
细看得知,此祠原乃苏家住宅,占地只五亩许,后扩为百亩。明洪武年间建祠,明末却毁于战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旧址重建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和瑞莲亭;嘉庆、光绪年间又扩建大厅、抱月亭、快雨亭、云屿楼、披风榭、洗砚池等。2006年这里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将与之一墙之隔的清眉州考棚旧址划入,还将祠里的三苏陈列撤出,在祠外另建了三苏纪念馆。
祠外:三苏纪念馆再入三苏祠,再左顾右盼,步履便有些沉重了,感觉物也好景也罢,穿越的俱是明清时光,宋元两朝在这里毫无作为。出祠后俱是现实景象,幌忽间再回眸祠内,我突然明白:原来大宋朝的春光暖阳,也曾映照过眉州苏家。
怪哉,这二进二出三苏祠,相隔也没几年,同一个我缘何感慨迥异?
究其缘由,大抵与苏氏“遗传基因”有关。我曾在祠内启贤堂凝视眉山苏氏始祖苏味道遗颜,长髯飘逸,道骨仙风。苏味道,原本来是河北赵州人,武则天时期的凤阁鸾台三品(宰相),因属“持不同政见者”被贬为眉州刺史,眉山始有苏姓一族。
苏洵说三苏,首先得介绍一下大器晚成的睿智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眉山苏家虽非豪门巨富,却也算殷实人家。苏洵排行老三,天资聪慧,年少却喜游历,不屑学问功名,两位兄长都中举了,他才慌神“补课”。
《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读书一年多,苏洵去考秀才和举人,双双落榜,这对他打击很大。可贵的是,他并不灰心气馁,而是作出了一个决绝的举动:将自己写的书稿统统抱出屋,在空地上一把火烧了。尔后近六年时间,他坚持只埋头读书不著一字。再多年以后的苏老泉,民谣对他是这般赞誉的:“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此乃后话。
在三苏祠象征苏老泉的黄桷树下驻足遐思,我仿佛能窥见父子三人的身影,听得见他们远行的足音一一
嘉祐初年(1056年),已47岁的苏老泉颇为自信地又做出了一个非常举动:带儿子进京赶考。这一年,苏轼21岁,苏辙18岁。父子三人首次相伴出川,奔成都、经阆中、走金牛古道、穿剑阁、出褒斜栈道,开始了人生首次曲折艰难的长途旱路旅行。到达长安后稍事休整,便又一直向东直奔京城汴梁。
祠内象征:“父亲树”嘉祐二年(1057),京城开考。宋仁宗任命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为主考官,国子监直讲梅圣俞为副考官。欧阳修出的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梅圣俞阅卷时一眼相中一篇六百余字文章,欣喜地呈给欧阳修看,卷子考生名是密封的,欧阳修以为最好的文章非弟子曾巩莫属。为避嫌,他刻意把这篇夺魁之作排在了第二名,直到卷子验名,方知自己失误,高兴地接见了青年才俊苏轼。
三苏祠內:苏轼塑像同年三月皇帝主持殿试,苏家兄弟同榜高中。
在此期间,苏洵也没闲着。凭好友张方平举荐,他拜见欧阳修时呈上自己写好的二十篇论文。欧阳修阅后赞其大有荀况之风,便荐举给宋仁宗。一时间,京师的公卿大夫争相传阅,眉州三苏声名大噪。据说,仁宗曾对皇后云:“我为子孙选得了两个相才”。
依习俗,新科进士要向主考官上谢表。欧阳修读了苏轼谢表感叹道:“再过三十年,人们也许只知苏轼,不会再提我也”。
苏辙正当三苏应接不暇时,家乡传来噩耗:程老夫人病故。父子三人匆忙收拾行装,回乡奔丧。苏家兄弟开始了三年的“丁忧“(守丧)生活。
孝满后的深秋,一叶轻舟沿岷江顺流而下进入长江,苏家父子三人第二次出川选择水路携带家眷入京:过重庆、入鬼城、登白帝山、闯夔门、跨三峡、再越江陵走旱路北上。每行一处,父子三人必令船工泊岸,尽兴游览;回到船中,少不得吟咏唱和,然后笔录。至江陵弃舟登岸时,已汇集了一百多首,这便是著名的《南行集》,苏轼还为这集子作序。
抵达京城后,苏轼被任命为福昌县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均为九品小官,但二人都未赴任,欧阳修爱惜人才,推荐他俩参加秘阁制科考试。这是一项临时性考试。苏轼参加的是“极言直谏科”。试前,他写了二十五篇《进策》,
考试时,又作了六篇文章,最后仁宗出题,苏轼当殿作《御试制科策》,被评为三等。此项殊荣在整个北宋时期可谓凤毛麟角。
三苏祠象征:二子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