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读书笔记】

有一本书叫《百岁人生》,作者是两位伦敦商学院的教授,书里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问题:如果你能活一百岁,请问该如何去规划和看待你的人生?其实在此之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停留在退休以后或者离开体制。我想这应该是另一种人生了吧。
因为无论是退休还是离开现在的工作,我将面临的是两种状态:无聊和痛苦。就如叔本华的那句“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一样,因为无所事事而无聊,因为重新开始而痛苦。这次将战线拉长,我们或许不再是简单的学习、工作、退休三段式人生,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流动性更强、节奏更快的多段式人生。在未来的多段式人生中,将没有任何行业会是铁饭碗,不愿接受新事物,害怕改变的人将被逐渐淘汰。

回头再来结合周岭的这本《认知驱动》,或许能有新的感触。作者认为,能解决无聊和痛苦悖论的就只有给我们的人生安排一个B计划。也就是在我们的主业之外还能有另一个人生目标或者追求,它可以让我们填充空暇,排解无聊甚至创造成就!试想下,如果你一有空余就会想着去做一件有益且有趣的事情,那么,生活中的空闲时间的属性就不再是无聊,而成为你最宝贵的资源。
B计划就是最好的跨界,而且是跨得越远越好
一个行业,即使入行时再喜爱,也总会有倦怠的一天,对付倦怠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所以说,这个B计划最好不是自己熟悉或者擅长的领域,而是需要我们跨界,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跨界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换脑休息,比如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写作后参加下运动,这样就可以激活大脑中负责运动的脑区,同时关闭疲惫的抽象脑区。
这种交替使用脑区的积极休息方式,能让我们的大脑利用率更高,比起单纯第看手机、玩游戏等消极的休息,它能让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
还有个好处,就是跨界不仅仅不会削弱主业,甚至还可能为我嫩的主业带来更多的优势。不要怕被人嘲笑不务正业,试想将一项差异极大的能力与主业进行两个维度的复合,产生的效果可不是一般的。

前段时间有一套畅销书,就是半小时漫画系列,这套书的主理人二混子陈磊,把历史和漫画结合起来,成为爆款。不过原本是汽车行业设计师的陈磊,在漫画行业中不算顶尖,在历史题材中更算不上专家,但是人家就是可以把漫画和历史结合起来,用爆笑又富创意的手绘形象和创意段子,成为90后、00后喜爱的书籍,被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成为开创了另一种写史方式的现象级作者。
李笑来说:比在某个技能"死磕"更好的策略是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单维度的,比的是长度,两个维度的,比的是面积,而三个维度的,比的是面积。
独立潜行,让你走得更快也更远
既然谈到跨界潜行,除了跨界,就是潜行了,这个“潜行”注定就是孤独的。但是这里的“孤独前行”并不意味这和行业隔离,闭门造车,而是要和行业内人士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这个行业的顶尖知识和思想,也要游离在这个行业的大圈子之外。
独自潜行,让我们能够保持圈外人的独特视角,防止自己的思想和风格被驻留同化。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行业的圈子里有时候,很难看得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将要遇到的困难。而我们的独特性,将成为胜出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作为圈外人,我们没有特别的身份标签的限制,这样反而更能创新。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它的产品却不仅仅局限于电子产品,还涉猎了家电、玩具、服装、生活用品等等,据说现在正准备进军汽车行业。
而它的产品,也一直收到消费者的青睐,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它没有将自己定义成某个圈子的公司,于是它可以不受那个圈子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设计、创新。
对我而言,写作也是一项我正在跨界潜行的行业,我的本职从事法律行业,包括我的文章和这个行业也没有太多的关联。在工作之余的读书、写作,却甘之若饴,没有感觉疲惫和倦怠,这或许就是书中所提及的不同脑区的运用。

除此之外,我设计文章标题图片,制作短视频、喜马拉雅录制朗读作品,这一切或许在他人眼里就是“不务正业”,但是与我而言,就是一次次跨界潜行。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无论是对我的文章、短视频、还是朗读,因为我本身就不是这个专业的,我就是“玩儿”!
或许某天,我退休了,或者离开了体制,开始另一段人生,这些将是我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
跨界潜行,是否也开启了你对人生耳朵新思路?

(本文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