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小兔
引用某乎上的一个问题,看了下面的许多回答后,发现有太多人都过得很辛苦。
上了班之后才发现,孤独是多数人的通病,只不过每个人的感觉域阈不同,有的人感受深一点,有的人感受浅一点。我是前者。
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上学的时候住宿舍,与同学同住,这就意味着没有一个封闭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但也就意味着总是有人可以说话可以互动。
我真正感受到孤独,是一个人开始生活以后。
一个人住不必在意别人的作息时间,不必在意与他人使用厕所和浴室的时间冲突,也不必压低声音注意措辞与别人通话。在家里我想怎样就怎样,可以通宵达旦地让房间充斥着喜欢的音乐,可以衣冠不整的在家里瞎溜达,可以懒的时候不打扫房间。我得到了这份自由,但与自由向来如影随形的孤独也开始侵入我的小小地盘。
这份孤独一直包围着我,以至于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忧郁,心里盘算着到家要去干什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家还要面对无尽的孤独。为了消磨时间,我会认真给自己做一顿晚饭,尝试一些菜的新做法。从Pad上找一部下饭剧,吃完饭后躺在床上,百般无聊地聊微信刷微博打游戏。玩手机时间久了也会觉得困倦,但是放下手机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你问我孤独真的会摧毁一个人吗,我的回答是,会。
孤独会让人堕落,会让人颓废,我会胡思乱想,怀疑人生,甚至整晚睡不着觉。第二天黑着眼圈上班,完全打不起精神来,即便是这样,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关心与问候。夜晚神经质一般跑出去买酒,啤酒咕嘟几口下肚,大脑短暂缺氧,晕晕的感觉。虽然爸爸不让我喝酒,我也知道酒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某些时候,我需要它,它能让我在短暂的振奋过后沉沉的入睡。
这样堕落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是的,这种状态,如果发展下去,完全能毁掉一个人。
我知道我应该做出改变,给自己找点事干。比如认真打扫房间,不放过地上的一根头发。比如整理一下书柜,按书的类型摆放。比如去逛逛商场,认真地给自己挑选一件小礼物。
也就是“和自己玩”的感觉,就像我小时候,一个人玩芭比娃娃也能玩的津津有味,也能和芭比娃娃说好长时间的话。但是无论我怎么回忆小时候那种不孤独的时光,都难以逃脱内心煎熬的时刻。
这种孤独的状态久了,就逐渐发现自己有了很多负面的心情。看到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不去逃避孤独,而是面对它,欣赏它。”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种负面的心情由何而来,同时细细品味心里那种复杂的焦躁不安,直到它们自然平息,不去逃避,而是去面对。
开始与人交往,也交到了朋友,与朋友一起摆摊卖耳钉,一起在家里做饭,一起拍照。互相分享自己见到的有趣的事情,我发现我们在一些方面上志同道合,因为我们都是孤独的人。
她养了只猫,一只叫泡芙的蓝猫,她说:“养了猫后就觉得有趣多了,让我觉得我下班后房间里不是我自己一个人,还有个小家伙陪着我。”她劝我也养一只小动物,我摇头说不。这种状态的我,连盆绿萝都能养死,养宠物简直是害了那个小家伙。
后来我开始观察我那盆绿萝,还没有完全被我养死,只是枯黄了一片,我基本没怎么理会过它。我修剪掉枯黄的枝叶,定时给它浇水,没过几天,它又重新冒出新绿色的叶子,我感到欣慰,并赞叹这顽强的生命力。
家里有了一些绿色,感觉明朗了很多。我也开始沉淀下心来去做一些事情,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看书、写作、发呆,越来越能沉得住气了,不再去想那些消极的事情,不再把思维固守在“我只是一个人”上。就这么,我发现自己似乎由坏的循环走进了一个好的循环。
对于孤独,我们别无选择,但是可以用不同的心态面对。你越用“一个人”的心态,你越走不出孤独这个圈。如果你在孤独中审视自我,在孤独中寻求自乐与自恰,你会发现,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很好的和自己相处。
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习惯罢了。习惯之后,发现独处的时光也很惬意。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不去麻烦别人,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
在我一个人住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做饭,也学会了怎么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自己扛四十斤的水桶上楼,自己拖着一后备箱的行李搬家。自己拍了写真照,来纪念美好的二十岁。自己处理了交通事故,自己办理了ETC。孤独之后才能成长,因为很多事情不得不一个人去做。
所以,感谢孤独,在折磨我的同时,也让我内心更强大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面对孤独,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依附于任何人,才能保持灵魂的独立,从而保持心里上的平衡。
孤独不会摧毁人,在孤独中选择堕落的人才会被摧毁。
你不妨试试一个人的时光。

公众号:素写旧梦
等待你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