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忙得有点像陀螺。
上周四、五新昌教研,周六写教育随感《故善者因之》一篇,2667字;周日爬山摘紫藤花,晚上做糕,周一凌晨写散文《紫藤花糕》一篇,2005字。
周一上午一二两节课,三四节课改上周四五外出时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午去一初拿征文的资料,下午继续改作并备课。晚上看征文资料,看到睡着。
周二教体局来我校例行检查,要推门听课。上午三四和下午第一节有课的老师都有可能被抽到。
我是上午一二两节的课,第一节课在与学生的闲聊式互动中轻松结束。正准备去上第二节课时,接到电话说要来听我的课,我愕然,通知者说是被指定的,让我把课调到第三节。
十多年没有上公开课了,如果评高级职称的一堂课算是最后一堂公开课的话,也快有十年了。说实话,有点小紧张,尤其是看到我们教研员大美女刘老师带着一行美女和帅哥来到,并且告诉我这个美女曾是是一初的语文老师,那个帅哥是市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这个美女是局里管幼教的陈书记等时,压力在无形的加重。
然而当陈书记转身我也转身看到彼此时时,都不由得说,“咦,是你啊?”
刘老师问:怎么,你们认识?怎么认识的?陈书记笑着跟我说:她在问我:我们怎么认识的。
然后我笑笑,陈书记也笑笑。
好吧,我算是幸运还是倒霉?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些行家、专家,对我都形成一种压力。所以当我走进教室门时,第一句话就是,十多年没有上过公开课了,老师有点小紧张。
可是当我说完这句话后,走到熟悉的讲台前时,我的心马上安定下来了。我干嘛要紧张,自信来自于底气,我马上以一种非常自信放松的状态进入我的常态课。
根据学情,我以作业本上的预习一、二、三和杨绛先生的一句话“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导入《老王》这篇课文。
预习三是字词检测,让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来书写出来,其他同学校对,读两遍。
预习一是课前让学生去整体感知文本,感知老王的艰难处境和孤苦身世,然后能够在课堂里带着问题进入对文本的认真仔细的解读。
预习二是以老王的视角,设置四个场景来观照杨绛先生和她女儿对老王这样身处卑微的小人物的情感态度。
本单元目标: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发现小人物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从而引导学生向善求真。课堂上就是紧扣这一单元主要目标来引领学生,通过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来达成目标。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的解读比较顺畅,出乎意料的好。这篇课文预设上两节课,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时,恰好完成一节课须完成的目标。一、多角度展现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二、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归纳这三个片段,并思考在这三个片段中老王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此处插入时代背景的介绍)和作者对这样的老王所具有的情感态度。
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是详写部分,也是文章高潮部分。解读作者的感念和愧怍之情是文本的难点。这部分放在第二节课里去解读了。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刚好解读完一二两个部分。然后布置作业:1、订正作业本预习一、二、三;2、课本思考探究题一。
中午去父母家里吃饭,下午第一节课说课、评课。
说课思路:本单元目标、学情、文本重难点及要达成的目标、操作思路和方法、对作业本的使用情况和困惑等等。
评课意见:
教研员:真实、常态课、根据学情预设、老师引领到位、教师素质高。
本校备课组长:注重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蛮朴素的课,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这样的课堂是我一直追求的课堂。
教研员建议:1、预习三字词检测可使用方格纸,养成学生规范书写,把字写漂亮的习惯。
2、场景一二三四可以借助ppt的形式展示,从…可以看出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从…看出杨绛对老王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让听课老师也看得到。
3、朗读体会情感。杨绛与老王的对话可以让学生读读。
4、作业本分层落实。
教研员的建议都很中肯,也可以操作。
教后总结:
教师须在充分了解学情和读透文本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点来预设学案。教学重点: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这个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的本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语句,引导体会老王和“我”的善良。
2、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从细节中推究,深入理解文本思想。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从同情到愧怍,理解“我”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的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评精神。
感悟:生活就是一堂堂不断预设和生成的写作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