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谈到了,阴阳家出于方士,相关的术数可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1. 天文
以日月星辰等天象的变化判断吉凶,比如《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
2. 历谱
阴阳家的历谱主要用于确定四时和方位,并结合日月五行的运行规律来考察吉凶悔吝。比如《艺文志》中说:“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
3. 五行
倘若没有超自然的信仰存在,五行学说更像是一门科学,用于解释、预测客观的现象,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比如《艺文志》中说:“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4. 蓍龟
这里分别有“卜”和“筮”两种方法。“卜”就是: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龟甲或兽骨上,钻凿一个圆形的凹缺,然后用火烧灼。围绕着钻凿的地方,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就可以知道所问的事情的吉凶。
这让我想起来了最近看的电影《封神》中,殷寿让比干占卜国运时就用的这种方法。
5. “形法”
“形法”包括了看相术以及后来叫做“风水”的方术。
风水的基本思想是:人是宇宙的产物。因此,人的住宅和葬地必须安排得与自然力即风水协调一致。
6. 杂占
关于术数的科学性
虽然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所以,倘若术数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那么术数就变成了科学。
宇宙发生论
在解释宇宙的结构组成及起源的问题上,中国古代的思想一共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
这两条路线在当时是独立发展的,比如《洪范》和《月令》,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儒家的《易传》却相反,阴阳讲了很多,五行则只字未提。可是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互相混合了,都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