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遇到生活难题,或者别人询问某件事该如何处理,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人生管理术》的课题分离,和《洞悉相处之道》的道。
尽管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这两个课程确实改变了我很多看问题的角度。
今晚正好有人问,如何理解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就是袖手旁观吗?
我说,不是的。
课题分离最基本的概念有两点:
1,不把别人的课题背在自己身上。
2,不把自己的课题扔给别人。
还有第3点就是,在此基础上,你想帮多少就帮多少,不想帮就不帮。
如果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可能我会看不下去想帮忙,但帮的时候也会带着怨气,愤怒,指责。
如果课题分离做完了,我再帮忙就是自愿的,心平气和的,甚至可能是慈悲的。
心境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那么,回到第1,2个问题,如何区分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呢?
举个栗子:崔璀在《人生管理术》中讲到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去做心理咨询,妻子控诉丈夫对她如何如何不好,抱怨发泄起来如淘淘江水绵绵不绝。等她控诉完,咨询师问:“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妻子委屈道:“我什么都没有做,时间一长他就这样了,男人都这样……”
咨询师说:“啊哈!他这样对你,而你竟然什么都不做。”
是啊,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做法。
在这个案例中,丈夫如何对待妻子,妻子决定不了,因此仅仅抱怨,也不见得丈夫就能改。因为,说到底那是丈夫的课题。
但是,对于丈夫的做法,妻子在回应方式上可以有所作为呀!而不是一直忍让。退一步讲,忍让也是一种做法。但是如果不想再被这样对待,那就需要换一种方法。比如,准确说出你的感受,表达期待,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