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雪封门》讲述了一个南方来的,从来没有见到过雪的男孩林慧聪,在北京等一场大雪封门的故事。他每天提着两笼鸽子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努力生活,希望有机会能看到大雪封门是什么样子。
如果大雪封门,这是慧聪高考的时候写的作文题目,因为他没有看到过雪,南方的老师也没有看到过雪,觉得他写得毫无逻辑,判定他写走题了,所以他连个大专都没有考上。但是对于雪的执念,他投奔了在北京,并且混的还不错的二叔。开始了分担二叔的部分工作,每天放养两笼鸽子。此时,我才知道这个男孩才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这里第二次提到了大雪,慧聪在寒冷的北京一直期待着这场雪。
第三次提到大雪是慧聪搬来和“我们”住在了一起,来到一直向往的屋顶,“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说话时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
接下来的一段话应该是文章想表达的主题,借慧聪的口表达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是对方的亲戚。”
这里应该也有一种隐喻在里面,一个没有读过很多书,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渴望平等、渴望亲情、渴望温暖,渴望美好的思想吧。
第四次提到大雪是二叔知道鸽子持续的丢失后让他把鸽子交回去,“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能让我来得及看见一场大雪就行。”可是鸽子继续丢,大雪迟迟不来。大伙让聪慧把鸽子交给二叔,继续留在北京跟他们干是一样的,此时慧聪说:“你们不是我,我也不是你们;我从南方以南来。”
这里作者又借助慧聪的口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慧聪和他们不是一类人,他有理想,他的根不在北京。
当二叔跟慧聪说,不能干就回家时,终于,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跑完步刚进屋,行健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对我大声说:“告诉那个林慧聪,要来大雪,傍晚就到。”慧聪看看天,对他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
终于等到了这场封门的大雪,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他终于见到了梦想中的大雪封门。
吃过早饭到屋顶上,慧聪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 “这就是雪。这就是雪。”
从我的视角看到的,我对雪景不是很满意,因为雪没法遮住所有的东西,而从全知视角看到,慧聪看到了黑白分明的肃穆,他还想起了大海边的岩石和浪花。这里的描写视角进行了短暂的转换,我们能感受到慧聪实现了愿望的欣喜。
全文所有的环境描写似乎都在为这场雪做准备,每次对天气和风的描写都让人体会到彻骨的寒冷,似乎大家也都在等待一场大雪,通过这些场景描写,让慧聪期待的这场大雪贯穿了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