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返璞归真”

作者: Ange方甜甜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06:04 被阅读33次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的性格有先天性就有的,有的是后天性养成的。听过一段新闻是这么说的

“孩子时代以学习为主,中间的时间都依从着父母之命。而等到孩子读完了博士后,孩子几年都不出去,一直玩游戏直到现在。”

我的这段话并没有那么深情的表达出孩子和母亲的正常交流。不难看出,社会上现象出现了偏极端的问题——总会以为,孩子有了过高的成绩,母亲心里就很踏实。可是却忽略了孩子心里应该有的童贞,因为童贞在孩时最能体现纯洁纯贞之气时代,却被剥夺了。导致了成人完成学业之后变成了“大孩子”。

反过来问,这样的教育方式和社会切实联系起来了,难道不好吗?如果说一味以教育为根本原则,那时候失去的会很多,问题在后面更加明显。从实际情况来看:

1、孩子性格孤僻不擅长交流;

2、家务事不能自理,喜欢一个人独处;

3、虽有才,但实践不行,容易被现实唯命是从。

一个人,被剥夺了孩子的天性,随暂时不会复发,但会在一定的时间变得越加厉害。所以,现实社会的教育还是得适中,全方位考虑。积极向上的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本色也千万不能扼杀。

总结出:人的自以为是是以社会上不确定的经验所造成的。没有真实的看待问题,没有确切去思考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如果生命用价值衡量,会是多少了!?

当然也有这么一句话“社会如此严峻和复杂,必须让自己有影响力、有价值”,不可否认一句话具有挑衅的味道。对于我来说,我是认同的,只能是单一方面认同,觉得这只是内心调理好积极进取的态度,也是自我的内燃机,随着社会变化燃烧自己,给自己带来动力。而并非自身买了多少保险,身价就提高了;也非在意外时,他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等。这样的意义就偏激了,不能完全真正的成立,反而会越陷越深,怕无可自拔。

人这么一身总会被些许事情所打扰、所耽搁、所牵绊,不要怕。想想事物并非真实,没有返璞归真能力,但须有积极向上态度求真若渴的理性思维看待生活!相信生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以为是”——“返璞归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s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