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大大小小的节日,总是免不了在外婆家吃团圆饭。一家人,在家的一定都要到齐,从小时候到现在,似乎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桌团圆饭越来越冷清了。
冷清的背后是我们彼此不同的追求和信仰,在不同的年代里我们有这各自的时代使命,或者说是追求,在或者说是不得不去做的事。
三代人不同的生活饭后,我们在山边散步
我和弟弟妹妹早就奔上了异乡求学的道路,已经是好久不见,饭后避开长辈谈着彼此的近况。
似乎我们这一代人,不敢太在父母面前说那些糟心的事,因为我们随便说说,父母总会记在心里。怕他们担心又怕他们多想,也怕他们的唠叨。
我们几个人,峰哥早早的出来工作,我和表妹在不同的地方读书,弟弟在读高中,人生出于不同的阶段,似乎都有彼此一定要面对的问题。
峰哥年纪到了,家里都希望给她张罗一门亲事;我在考证,想着毕业之后找什么工作;表妹的专业似乎并不理想;弟弟的升学似乎比我们任何人压力都大,可是那种有明确目标似乎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晰。
我们这一代看似无忧无虑,什么不懂,却在心里一遍一遍模拟考核自己的人生。因为是和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们能给的人生经验已经在这个范围里失效。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只能自己去摸索。
三代人不同的生活87年的老字典,页面已经泛黄
这是舅舅上学的时候买的大字典,一直放在家中的书架里,偶然间翻起那是属于舅舅的青春。
舅舅是村里最早的一批大学生,也许他可以给我们许多人生经验。可是他早已在生活的磨砺中失去了棱角。
人到中年,依旧在大城市里蜗居,摸索着未来的道路,可是他的道路应该在那坐城里被禁锢了。
他不时常回家,父母也不常见到他。总是来来去去匆匆忙忙,我们渐渐也快忘记了他的模样。对他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他意气风发的壮年,可是现在怎么样,我们没办法说清楚。
他最早走出去,也许他是比我们更迷茫的一代,他的可参考性更少,他的打拼和时代背景有更多的不确定。而他的青春岁月,就像那本老字典一样,被忘却在角落里,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手抄的圣经,似乎代表每个人不同的信仰
外公是一个前尘的基督教徒,至今依旧每个周末去教堂。手抄《圣经》是多年来的习惯,有时还会和朋友一起讨论教义,他虔诚的信仰,已经是年老时的打发时光慰借心灵的方式了。
我听过外公和伙伴们一起唱诗,浓浓的家乡话掺在普通话里,可是认真的样子让你无法失笑。每个团圆饭依旧提前隆重的准备,等待着家人到齐才开席,他的生活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仪式感。
三代人各自的人生,外公似乎才是真正的超脱。而我们是不是也要到了那个年纪才能明白看清许多事,才能认真的生活。
如果因为时间很多,我们还可以浪费,所以迷茫。可是我们的时间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充足,带着属于自己的信仰,认真过好每个阶段的生活。
请认真青春,认真生活,认真老去,时代不同,认真的态度从来没有失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