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大院》

作者: 尚畏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9:28 被阅读115次

太祖爷吕士章种田是个好把式,村里人人都敬佩他。人人又都象蒙在鼓里。他种什么庄稼,什么庄稼就收成好。谁知道谁都觉得奇怪。古语说,人以食为天。人活一天要吃饭,人活两人要穿衣。庄稼人说的都很直白。如果,地种不好,没有了吃的,说什么都没用,家里没了粮,人人都心慌。

那一年,本家人北岗子留的旱地,春天雨水适宜,土地滋润,墒情最佳。就耩上谷子。出苗后一直长势良好,黑油油的谷苗,齐腰多高了,谁看到都这样说,这谷子绝对今年有个好收成。亩田收个5石都没的说。

太祖爷吕士章在南岗子也种了晚谷子。象个对阵的大擂台,激烈的拳打脚踢竞争高低。两块地向对一南一北,只隔东西一条大路。太祖爷心中有数,晚茬子要赶早播种,他抓紧时间有续不乱地就耩了晚谷,经他细心管理。锄地砍草,间苗,长势确实也没有本家的谷苗好。从谷苗上看,的确输给了本家一局。人知常情谷苗矮了大半节,但是桔杆都棵棵粗壮硬朗,出土上的扇根也牢牢扎入土壤中。

天有不测风云,狂风暴雨是庄稼第一害点。结果,暴风骤雨过后把北岗子谷子碾为平地,谷桔杆软棉棉的,扶又扶不起,站又站不了,齐腰深的谷苗就这样蔫烂在了地里,眼巴巴地看着丰收在望的谷田,心里很不是滋味。愿天无应,愿地无回。只有自己认输无话可说了。

奇妙的是太祖爷吕士章南岗子的谷子,不但没被风雨打倒,而且长势一天比一天好。拔节,打包,抽穗,灌浆,长长地象猫尾巴似的慢慢垂下了,变成了金黄色。微微风儿吹过,迭宕起伏,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本家人看到南岗子沉甸甸谷穗,惭悔地对太祖爷吕士章说:”士章老哥,你早种早收,晚种晚收。我家种的这么好的谷子,一点都不争气。一定跟着你学,你种啥,俺种啥。你啥时候种,俺就啥时候种,粘粘你的运气。勉得又白忙活了一年,颗粒没收。”其实不是运气。

太祖爷坦然的面对,谦谨地说:”种庄稼,要早种稀,晚种密。还要看地肥咋样,种贫饥地也要密种。种的要合理密稠,长的又细又高不是好事。”

太祖爷吕士章对普通种田一件事,也细心观察,认真琢磨。他做每件事,都有着他独特的性格,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去做,仔细思考,有续不乱的条条找出正确合理答案。

现在的后代年轻人要学好祖上的精神,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必须有着先前默默地付出,辛勤地耕耘和努力,如饥似渴地深学知识。要想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同类比试分出高低。老古语有一句名言,”出水看背嘟篓的。”

相关文章

  • 吕家大院

    口传太祖爷吕士章在加祥县境内家家户户无人不晓。在济宁洲境内也闻名遐迩。提起他的绰号”皮巴掌”,就知道是”吕仙爷”,...

  • 《吕家大院》

    太祖爷吕士章他博学多才。他种田是一把好手,做生意也胸有成竹的。当他发一笔大财时,很多人说他运气好,有财神爷暗暗帮助...

  • 《吕家大院》

    太祖爷吕士章种田是个好把式,村里人人都敬佩他。人人又都象蒙在鼓里。他种什么庄稼,什么庄稼就收成好。谁知道谁都觉得奇...

  • 吕家大院之殇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大同县杜庄乡落阵营村就是这样一个古村落,2016年被住建部列入第...

  • 日渐凋敝,吕家大院叩问前路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根。2016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

  • 《县委大院》众生相之 众口烁“吕”淹青山

    《县委大院》众生相之 众口烁“吕”淹青山 《县委大院》演到第七集时换了“院主”——县委书记,吕青山作为绿叶,似...

  • 人无善则凶无德则朽

    口传吕家大院,太祖爷吕士章,小时候,是个人人瞧不起的孩子,同伴不给他玩耍,传言他是皮了蝠专世,是个不正常的人。娘刚...

  • 【行走】村记·丁村的老宅子

    山西的大院出名,去过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等,要是这些大院凑在一起肯定好玩。山西有这样的地...

  • 耿家大院

  • 陈家大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家大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q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