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历史
《背影》的背后:朱自清曾与父亲水火不容

《背影》的背后:朱自清曾与父亲水火不容

作者: 大熊飞罐 | 来源:发表于2016-11-18 22:35 被阅读1863次

文/大熊飞罐

描写父子之情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应是非常著名的一篇。记得中学时学这篇课文,老师显然经过精心准备,也许更是因为与其心有戚戚然,那节并非公开课的语文课堂上,我的眼泪竟被他讲了出来。回头看看现在的初中课堂,在把课本上的一切都分解为知识点、得分点的情况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想必都很难再有这样的心境了吧?

及至年岁再大,又多读了些书才知道,原来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远非《背影》中的脉脉含情:一个舐犊情深,一个在心里事亲至孝。甚至也不是文中轻描淡写的一句:“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背后的真相是,朱自清曾与父亲闹得不可开交,父亲甚至不许其进家门,两人一度数年不通音信。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1927年,朱鸿钧与儿孙们摄于扬州。前排中间坐者为朱鸿钧,左为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先,右为朱自清的二女朱逖先。

朱自清的父亲名叫朱鸿钧,字小坡。1869年出生,1945年去世。他曾在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1917年被解职。《背影》中写到:“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其实朱鸿钧的下岗非常不光彩。

朱鸿钧下岗前任徐州榷运局长,这个职位主管盐、烟、酒专卖,是个肥缺。朱鸿钧也如一般旧官僚那样,下馆子,吃花酒,还娶了多房姨太太。此事传到扬州老家,一位潘姓姨太太大怒,从扬州赶到徐州,大吵大闹,搞得满城风雨,当地的报纸都上了头条。朱鸿钧无奈,只得又花大笔钱把姨太太重新打发出门。而更糟糕的是,因为这件事影响太坏,朱鸿钧被上级革职。听闻这些消息,朱鸿钧的母亲急火攻心,几天之后竟去世了。这便是南京车站父子离别的背景。

当时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家里因父亲的荒唐做法而产生如此变故,他当然会对父亲非常不满。《背影》是事情发生8年后的回忆之作,而当时,朱自清怕没有这样的好心情。

朱鸿钧失业后并未消停,他与儿子朱自清的矛盾因为一件事而更加激化。

朱自清

朱自清1920年在北大提前毕业,后去杭州第一师范任教,又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任教学主任。此时朱自清已结婚4年,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其父亲朱鸿钧凭着与校长的私交,竟瞒着朱自清拿走他的工资。朱自清极为愤怒,他决定离开扬州,到宁波、温州等地当老师。1921年冬天,朱自清又将妻儿从老家接出,在杭州安家。作为封建意识浓厚的家长,朱鸿钧看到儿子这一系列举动,他比儿子更为愤怒,父子从此失和。

朱自清第一位夫人武钟谦是一位名医的女儿,她只活到37岁。

朱自清从小接受父亲的传统教育,“孝”在他心中还是有很重的地位的。1922年暑假,他想缓和父子矛盾,主动带着妻儿回扬州老家,但朱鸿钧开始竟不让儿子进门。后经家人劝说,让朱自清一家进了门,但却对其不理不睬。朱自清自觉没趣,几天后离开了。此后,双方进入“冷战”状态,朱自清几年未再回老家。

不过,随着年岁渐大,朱鸿钧也再没有更好的发展,便也有了思子、思孙的感情,于是便以关心孙子为借口,给朱自清一家写信,父子之间的矛盾慢慢缓解了。

1925年10月的一个夜晚,朱自清写下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书名就定为《背影》。

书出版后,朱鸿钧看到了这篇文章,他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读完,不禁老泪纵横。父子之间的嫌隙终于弥合。

以上便是《背影》一文涉及到的故事的完整版本。朱自清写出以及读者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也便如我们认识人生的过程吧: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文中的纯情语言、感人情愫;阅历渐多,又看到纯情背后的种种真实生活中的肮脏丑陋;而最后,那些曾经的肮脏丑陋又被记忆抹上温馨的色彩,才感觉到,它们中存在着生活真正的暖意。

相关文章

  • 《背影》的背后:朱自清曾与父亲水火不容

    文/大熊飞罐 描写父子之情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应是非常著名的一篇。记得中学时学这篇课文,老师显然经过精心准备,...

  • 8月15日 读《父亲的病》有感

    读过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另一篇文章:那便是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曾和父亲有过小小的隔阂。但鲁迅与父亲却...

  • 父亲的爱

    父亲的爱 说起父亲的爱话题,不由地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朱自清因为父亲的背影而感到幸福。。。。。。 父亲像...

  • 父亲故事三则

    《背影》里共鸣最深的是朱自清写到:父亲老而迂,自己太聪明了。 上午偶然翻到朱自清的《背影》,想到了父亲。 父亲是一...

  • 读《背影》~献给所有的父亲

    父亲节,怀念父亲!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1948)于1925年所写...

  • 深沉的父爱

    朱自清一篇《背影》曾感动了多少人,那深沉的父爱足以让人流泪。他的父亲也如《背影》中的父亲那样朴实,爱却深沉。 那一...

  • 2019-01-07

    你的背影文/一树繁花 多年前朱自清的感动缘与父亲的背影 多少年之后父亲的背影让人子泪腺崩溃 快两周年了 父亲!...

  • 我的父亲

    在此之前我曾写过一篇与父亲相关的文章以表达为人子对父亲的感恩,此次再列文字则是复读朱自清的《背影》后情不自禁之举并...

  • 读《背影》有感

    晚上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朴实文字背后的深情感动了。也让我想起了我那许久未见的老父亲。 记得以前学习《背影》的...

  • 父亲记忆|二

    关于父亲,记忆最深刻的,应当是背影。与朱自清所写的背影不同,我是坐在自行车后座看着父亲骑车或者推车。 小时后家里田...

网友评论

  • a2f3b63cef5f:几个日期都错了吧
    大熊飞罐:哪几个日期?
    a2f3b63cef5f:@梦之羽暖 真好
  • 一缕清风袭来:读背景的时候,理感觉父子关系不是融洽
    大熊飞罐:@一缕清风袭来 是啊,里面流露出来一些
  • 希望之蓝: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谢谢作者分享
    大熊飞罐: @希望之蓝 😊
  • 邪邪恶恶皮卡丘:喜欢最后一段
    大熊飞罐: @邪邪恶恶皮卡丘 谢谢!
  • a429570ca492: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背后的故事,现在在看到这个文章,忆起中学时的时光
    a429570ca492: @大熊飞罐 是的,那个老师确实很好,不过没教我多久,因为家里有事教了初一
    大熊飞罐: @偏执狂的执着 你也碰到了好老师!
  • 诺夏的书包:长知识,原来这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真令人唏嘘不已……
    大熊飞罐: @诺夏的书包 是啊,了解这种背后的真相往往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 很老很老的猫:赞一个,感动
  • 6号特工:最后一句很棒
    大熊飞罐: @小李飞书 谢谢!
  • 哐叽:朱自清接受的传统教育,同时社会变革加剧影响下成为新时代青年,并没有改变孝之核心,在当下也值得深入思考。
  • 云隐雾轻:非常棒,涨知识了
  • 大熊飞罐:谢谢少怀主编的肯定。
  • 50e10d26b8b9:想当一个能把课上得生动的老师,而不是只会教书
    大熊飞罐:@我才不要和和别人重名 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理想了,尤其在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
  • 大熊飞罐:中国传统家庭,儿子与父亲是天然的敌人吧?但他们终会和解。
    f87b5b09c2ea: @大熊飞罐 虽然父亲没怎么读过书,但是父亲做苦力那么卖力,为了自己,可以吃水煮饭,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爱父亲,没有理由与父亲对立
    大熊飞罐: @Minhal 能崇拜父亲,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不过,有时崇拜与对立不矛盾。
    f87b5b09c2ea: @大熊飞罐 我感觉一直很崇拜父亲啊

本文标题:《背影》的背后:朱自清曾与父亲水火不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uspttx.html